高职教育课程信息化背景下教学设计探讨

2020-11-22 01:59台州职业技术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28期
关键词:高职信息技术课程

■罗 丽/台州职业技术学院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信息技术与教育的结合更为紧密。也让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师角色发生了转变,教师不再是课堂中的主角,他们变成了课程的开发者,课堂的组织者,教学活动的引导者,而学生才是课堂中的主体。[1]如何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进行有效的教学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是当前“互联网+”时代下新的教学思考,也是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的重大考验。

党的十九大后,国家加快了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步伐,《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政策相继出台,大力推进“双高”学校和专业建设,实行高职百万扩招,拉开了新一轮的高职教育改革发展进程,高职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国家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中提出了要提升信息化水平,要促进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全过程,提升师生信息素养,广泛应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促进自主、泛在、个性化学习。

一、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

不论是高职教育还是本科教育,在教学设计之前都要考虑到学生知识储备、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兴趣的差异,而高职教育相较于本科教育的更为复杂之处在于学生生源的多样性。比如高考招生的生源与“3+2”贯通培养生源的学生在学习特点上会存在较大差异。[2]学生的多样化可以满足社会需求的多样化,但是对统一化的教学设计会造成一定困难。因此,高职教育中的教学设计不仅要针对不同的生源进行不同的教学分析和教学设计,还要对同一生源的学生特点进行特定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教学设计的第一步是教学分析。教学分析包括课程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和目标分析。首先教师要分析所授课程的具体内容,分析如何安排知识内容的阶段性和循序渐进性。再者,教师要对所授班级的学生有充分的了解,分析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前期学习情况,并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然后教师要分析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清楚这门课程应该达成怎样的教学目标,并分析该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岗位需要的技能,分析这门课能带给学生在工作岗位上怎样的帮助。

(二)教学目标的设计

“知识、能力、素养”是高职院校对学生培养目标设计的三个维度。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是学生在校需要掌握的初级目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对岗位技能的能力是学生学习的中级目标,而实现学生的职业岗位素养和社会核心价值观是学校对学生要达到的终极目标。

“互联网+”时代的教学目标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本课程的教学目标,还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互联网思维。让学生掌握借助互联网处理和传递信息的能力,学会熟练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和大数据检索能力,并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高职院校学生的教学目标还要结合企业和社会岗位来进行设定。除了让学生了解基本的理论知识,更要让学生掌握未来岗位中的职业素养和操作技能。这也是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的出发点。

(三)教学环节设计

1、信息技术手段的选择和设计

传统课堂上教师只需要一本教材和备课计划就能完成一门课,但是新型课堂,要求教师具有选择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以及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设计教学内容的能力。当前信息技术进课堂存在一个较大的问题,就是信息技术掩盖了教师和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也存在着为了信息技术而信息技术的现象。而真正成功的新时代课堂,是将信息技术当作工具,成为教学内容的载体,并丰富师生互动过程。所以教师应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手段。然后结合信息技术手段和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使两者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2、课前引导 互联网学习

借助互联网进行教学的课程,在教学设计上要注意引导学生利用课前学习平台上的学习资源,利用课后巩固知识,获取更多的拓展知识。互联网时代的学习,将时间和地点充分自由化,学生可以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但是学习资源仍需要教师进行科学设计。比如平台上的学习视频时间不宜太长,否则学生会没有耐心看完,甚至会产生厌烦心理,所以学习视频和资料要尽可能简单明了。再者,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除了由学生的自主性和自制力决定外,也取决于学习资源的价值性和吸引力。因此,平台上的学习资源应直接呈现课程的重点,辅之扩展内容,让学生既有必看的内容,又有可供选择的资源。[3]

3、推动自主学习 设计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环节设计要分两类,一个是不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教学,一个是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教学。不基于互联网平台的课程在课堂教学环节设计上,要充分发挥课堂的现场效果。在课上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辅助教学,使课堂教学更为生动形象,将抽象的内容直观化。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教学,则需要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思考和知识输出的作用,让学生在课上将课前学习进行建构,并向同学和老师进行有效输出和讨论,实现真正的意义学习。

在课堂教学环节设计上,应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的作用。高职学生相对本科学生而言,知识储备较少、学习兴趣较低、自觉性也较差,所以教师要在课堂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作为刚成年的大学生,他们有着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当为他们组建自己的团队时,他们会为了团队的荣誉和彼此的自尊心而努力学习。[4]团队协作的另一个优势在于小组成员间可以互相帮助。学习的真正价值在于知识的应用,当小组成员在相互帮助,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时候,就是将知识输出并进行应用的过程。学生之间的交流也利于他们进行思维的碰撞,对知识点有更深的印象。再者,团队协作学习能让学生更为放松,更畅所欲言,教师也能从更多的方面了解学生,了解教学效果,并及时作出调整。

但是团队协作的学习对课堂教学的主题和讨论环节的设计要求较高,教师需要根据本班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课程内容作出科学的设计,并考虑到课堂中可能出现的状况,及时做好应对措施。

4、教学评价和反馈

教学评价的设计是检验教学效果和进行教学改进的关键。教学评价环节可以包含两个内容的设计。一个是设计检验学生教学成效的方法,这包括课堂观察,平台数据统计分析,期终考核等等。多元的教学评价有利于了解学生学习过程的每一个阶段,对教学作出及时的调整和改善,也是公平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有效手段。另一个是学生对课程的评价,可以是教师设计好的问卷,也可以是开放式提问,了解学生对课程的想法和建议。这是很多教师会忽视掉的评价维度。传统的教学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这不符合现代化教育的要求。当代高等教育要了解学生对课程、课堂、教师的评价,这也是保障课堂教学质量,督促教师提高教学技能的重要手段。

二、教学设计中的课程思政

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文件精神,高校应通过加强实践教学来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笔者认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上和政治觉悟上总体低于本科院校,所以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更为迫切。然而,高职院校本就学习年限少于本科年限,又要注重企业的实习实训,在校接受理论学习的时间较少,思想政治课程在整个教学安排中也只占较小的比例,所以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每个课程中,使专业课、公共课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这将是真正的教育改革和提高。

同时,《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提出,要实现思政课教学“配方先进”。在新时代背景下,网络技术的发展为高校思政课“配方先进”提供了可能。[5]高职院校的教师应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中,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和行业对人才的要求相结合,在教学设计环节就分析考虑本课程可以实现怎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学生在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的同时加强思想品德修养,让他们在进入社会后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判断是非美丑的能力。也要深入研究实践教学活动组织的网络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化,推动传统教学方式与新媒体技术的有机结合。

三、教学监督与诊断、改进

教务处作为高校教学运行的管理和服务部门,应对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都承担一定的监督和诊断职责。职业院校教学诊断和改进是指质量保证主体为高质量地全面达成预定目标并不断创造性地超越既定目标,在质量生成过程中,以采自源头的实时状态数据/信息为主要依据,根据按目标组成要素制定的指标体系对现实状态进行的自我定位、诊断和调整、改进。[6]

在教学监督和诊断中,除了将学生评教、教学督导评价列入考察范围外,还要将教学设计列入考察。因为诊断不是目的,改进也不是最终的目的,教学质量的提升才是。[7]所以高校的监督管理部门,除了要了解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情况,还应从关键入手,在教学设计环节开始就监督指导教师,以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只有在教学设计环节就做到科学,才能保证后面的教学实施环节获得更好的成效。

四、结语

教学设计是教师的基本技能,也是教好一门课的重要前提。无论是教师本人还是高校的教学管理和服务部门,都应对教学设计有足够的重视和监督。高校要注重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培训和考察,教师自身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设计能力,多接触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多尝试新媒体新技术,为学生呈现更好的教学。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高职院校的本质要求我们广大教师需要结合企业的岗位需求和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教学设计,也要结合当前互联网时代背景,充分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同时也要防止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的情况的出现,在教学分析环节就要充分意识到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利用信息化手段呈现,抑或是教师是否真的能合理且科学地应用这个技术来呈现该教学内容。如果这两个方面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就可能导致信息技术的负面影响,学生在课堂上的关注点被信息技术所吸引,而忽视了真正的学习内容。

猜你喜欢
高职信息技术课程
现代信息技术赋能中小学装备管理
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的重要探索
——评《中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研究与实践》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探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信息技术应用
微视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高职教育动画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