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策略

2020-11-22 01:59唐山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28期
关键词:辅导员岗位职业

■张 妍/唐山学院

我国高等教育根本任务的实现除了加强管理、授课教师的积极参与外,辅导员教师也发挥着积极作用,随着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出现了新变化,在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出现了新的挑战,为了更好做好大学生群体的教育与管理工作,关心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把他们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我国高校辅导员群体就应加强综合专业知识的学习,积极创新、开拓进取,不断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

一、新时代我国高等院校辅导员教师队伍职业能力界定

要想提升高校辅导员教师队伍的职业能力,就必须明确职业能力的概念,这对种能力进行统一界定,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从宏观角度来说,职业能力指的是岗位工作人员根据本职工作的工作性质、服务对象与工作内容等,不断加强学习,来逐渐培养出胜任本职工作需要的业务技能、工作经验与沟通技巧等综合能力。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能力就是辅导员教师胜任本职工作所具备的岗位能力总和,根据教育部2017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包括:在校大学生价值引领与思想政治教育、班级建设、学风管理、日常事务管理、党团干部队伍建设、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与心理咨询、突发事件处理、重点学生关注、职业规划与职业指导等。但是,从发展的角度来说,辅导员教师队伍仅仅具备这些技能还是不够的,因为辅导员这个岗位充满了挑战性与竞争性,每位辅导员教师都应加强业务学习,做到与时俱进,充分考虑到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关注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新变化,不断提升自身职业素养,满足岗位不断变化的职责要求。

二、新时代我国高等院校辅导员教师队伍职业能力的具体构成

(一)道德品质能力

我国高校辅导员教师队伍最根本的工作就是加强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好这项工作最基础的要求就是具备优秀的思想政治素质,正人先正己,正如总书记说的那样,“做一名好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理想信念”,通过自身坚强的理论来引导大学生增强理论,做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帮助他们系好成长过程中的第一粒扣子。要想增加理论、提升道德品质,辅导员教师就应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除了学习经典马列思想外,还应积极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积极传播先进的理论思想、弘扬正能量,用自身的人格魅力、良好的道德修养来感化学生,同时,在日常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关心爱护学生,热心帮助每一名学生,尤其是重点关注后进生与问题学生,为学生的成长树立好指向标。

(二)熟练的岗位业务能力

不可否认的是,辅导员岗位是个充满挑战性、专业性较强的平台,从事这项工作的每位辅导员教师每天都会面临大量工作,每天的工作时间毕竟是有限的,这就要求辅导员教师具备熟练的岗位业务能力,提升工作效率,将繁杂、琐碎的工作处理得井井有条。这种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辅导员教师在增强相关知识储备的基础上,还应加强工作锻炼,接受新事物的挑战,在工作中积累,在积累中提升,然后达到个人升华。具体而言,辅导员教师的日常工作包括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心理咨询、班级建设、奖助学金评定、贫困生帮扶、突发事件处理等,每项工作都充满了挑战性,需要相应的专业知识作为指导,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需要创业就业知识、心理咨询需要心理学知识、突发事件则需要公关知识与法律层面的知识、贫困生帮扶涉及到社会学领域的知识等,可以说,只有不断学习,并且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具体而言,辅导员教师的岗位业务能力包括沟通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指导能力与处理能力等,只有具备这些能力的辅导员教师,才能发挥出沟通桥梁与纽带作用,其中沟通能力可以有效节约时间、提升工作效率;组织管理能力可以有效调配各种资源,组织好各项社团活动,加强班级建设,打造出一支作风过硬的班团干部队伍作为辅导员教师的助手;指导能力可以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帮助他们顺序成长、做好人生规划,心理咨询能力则可以帮他们排忧解难,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最终把他们培养出优秀专业人才。

(三)可持续发展能力

辅导员岗位是一项充满挑战性的平台,辅导员教师只有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升自我,增强工作经验、掌握必备的工作技巧,才能胜任不断变化的岗位需求,故此,辅导员教师应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学习新知识,尤其是信息时代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对于辅导员教师而言,可持续发展能力也是自身成长的体现,是增强人生厚度的重要标志,因为辅导员教师的工作对象就是一群充满朝气的青年学子,青年学子不拘泥现状,喜欢创新、勇于挑战,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鲜事物层出不穷,新的观念、新的方式、新的媒体与媒介纷纷涌现,这就要求辅导员教师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加速思想与观念的更新速度,不断丰富自我,在满足岗位需求的同时,也能实现自我发展,使辅导员教师从技能型人才转化为知识型、专家型人才,不断激发自身潜能,提升核心竞争能力,在高质量完成本职工作,促进学校发展的同时来实现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

三、新时代我国高等院校辅导员教师职业能力的提升策略

(一)立足辅导员岗位,做好自我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人对自身职业发展的一种计划过程。高校辅导员在繁忙的工作中,要有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不要只埋头工作而不抬头看路。要明确所在高校对于辅导员职业的发展路径,特别要关注培训提升、岗位晋升、职称评定等发展路径,结合自身的优势,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职业发展规划的第一步是清晰明确的自我认知,辅导员科学全面的自我认知是规划自己职业发展的前提,可以通过各种科学测评工具进行分析,全面客观地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动力来源等内容。在形成对自己正确认知的基础上,分析自己的外部环境,确立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有侧重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高校辅导员要确立具体的近期和远期职业目标,制定职业学习规划,发挥自己的业务能力,实现自身发展。

(二)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

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前提就是提高高校辅导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高校辅导员要提高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就要读懂读通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中的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从内心深处信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并在实践中努力践行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理论和方法,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自己的实际工作,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灵活运用。

(三)积极参加辅导员技能大赛

辅导员技能大赛对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作用。近年来,从国家层面到各个省份再到各高校都会定期举办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为辅导员提供了自我展示、同行交流的平台,能够有效促进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比赛过程中辅导员能很好地展现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专业知识等,可以接受专家评委的指点,观摩其他辅导员的表现,在交流、改进、借鉴中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

四、结语

辅导员岗位是高校高等院校管理机构中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教师在高校中发挥出承上启下的沟通与联络作用。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学生身心发展中呈现出来的新特征、新迹象、新趋势要求辅导员教师严格要求自己,加强理论学习、开拓创新积极进取,不断提升职业能力,当好青年学子成长征途中的人生导师。

猜你喜欢
辅导员岗位职业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青春,在为国奋斗的岗位上闪光
提高少先队员“四史教育”有效性 辅导员可以怎么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森林消防通信岗位上的“蓝凤凰”
职业写作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我爱的职业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