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求职的影响

2020-11-23 09:40林荣诗
就业与保障 2020年10期
关键词:政治工作教育

文/林荣诗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信息化发展创造出大数据环境,为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等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校政治教育作为高校教育活动的重要环节,教育方式也在不断发展变革[1]。大数据时代为高校政治教育工作的传播与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对学生未来求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帮助,能够显著提升高校办学的质量,培养优质的高校人才,同时大数据时代下的数据采集、大数据预处理、大数据储存、大数据分析也让高校保持着一定前瞻性,有利于高校的长远发展。

一、大数据时代高校政治教育现状

大数据是信息技术演化而成的产物,简单的解释就是大量的数据。我们在生活或者工作中应用的互联网,每时每刻都在产生数据,人与人之间信息交流也是数据交换的过程。大数据可以在我们日常的网络生活或者日常生活进行相应的分析与推算,所得到的结果可以支撑我们开展相关教育工作,比如作为政治教育工作评估依据等。从大数据的生命周期来看,目前我们理解的大数据包括四个方面:大数据采集、大数据预处理、大数据储存、大数据分析。因此,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数据的采集、处理、储存以及分析。最重要的是,大数据技术中的数据内容是不断更新和变化的,这种动态变化与我们的生活和发展规律相适应,因此需要保证大数据推算结果的准确性。目前大数据可应用在很多行业中,比如互联网零售、媒体娱乐个性化推荐等,都能够帮助提高分析的准确性。而将大数据应用到高校政治教育中,可以通过对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学生学习特点,进行政治教育相关工作的质量评估,为高校学生政治教育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大数据更倾向于复杂数据推演的相关技术,基于大数据环境,人们的日常行为以及性格特点分析变得更加具有规律性和可行性,高校政治教育也在这种情况下面临着挑战、迎来了新的机遇[2]。首先面临的挑战是:大数据时代下信息的数量增加并且更加复杂,大量复杂的数据中有相当一部分并没有实际的分析作用,高校想要利用大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结果就需要更高质量的专业技术和人才,而在学校应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政治教育相关工作时,技术上和人才上的局限性限制了相关工作的展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给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不同于传统政治教育中教师单方面对学生的了解,大数据时代下汇总的学生信息更多,内容更丰富,能够从多方面还原学生的真实状态,高校整治教育工作开展得可以更加顺利。

二、大数据时代高校政治教育措施

(一)重视大数据对政治教育的影响

在大数据时代下开展高校政治教育,必须要重视大数据对政治教育的影响。一方面,大数据的数据统计和分析能够帮助教师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对政治教育的理解;另一方面,大数据也为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就业教学模式,借助大数据为学生就业提供对应的教学课程[3]。因此,高校在进行政治教育中应当重视起大数据的利用,在进行相关教学活动时,优先思考利用大数据开展工作的可行性和优势性。高校只有重视起大数据对政治教育的影响,才能够真正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相应的教育活动上去,保证对大数据技术的合理应用,更好地提升政治教育的质量。

(二)培养高校师生的大数据意识

培养高校师生大数据意识是大数据时代进行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内容。这里的大数据意识培养侧重在学生和教师的认知培养上,大数据产生时间并不长,但发展相当迅速,高校内多数教师和学生对大数据缺乏系统了解。因此,应当在学校内系统地开设有关大数据相关的课时,应通过课程时间的讲解让师生对技术有所了解,树立大数据意识[4],以便开展政治教育相关的调查和研究,完成相应的表格填写、问卷调查、学习兴趣搜集整理等活动,也有利于教师在进行政治教育中,更加科学地进行学生就业方向大数据调查,为政治教育课程开展提供优势条件。除了通过课程活动进行大数据意识的培养外,高校丰富的课外活动应该是增加师生了解大数据的更为积极的途径,在学校内积极推广大数据相关的宣传活动,引入优质互联网企业特别是大数据相关企业在学校内开展会议,能够让学生不自觉地产生了解相应概念的兴趣,帮助增加学生的大数据意识。

(三)建立政治教育数据库

大数据在政治教育中应用的主要方式,是建立政治教育数据信息库。政治教育数据信息库的建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数据调查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只有准确可靠的数据才能支持后续的研究和课程开展;其次是数据库定期维护以及更新,高校学生信息更新速度较快,因此,数据库维护工作必须要重视起来;最后是数据库的数据分析和调用应当保证科学,不断更新算法积极了解新的算法技术帮助完成数据推演[5]。在进行数据库录入时,需要基于大数据原理调查了解学生的政治素养水平,以及政治价值观念等,并将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能力等内容录入进去,从而完善数据库。

(四)高校政治教育内容创新

创新是高校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在大数据时代下开展政治教育必须要保证创新性、趣味性等,才能够更好地完成高校学生的政治教育工作。高校政治教育进行内容创新同时关注大数据的相关特点,为此需要注意将大数据嵌入进政治教育测评环节中,使用多种来源、不同数据汇总的方式进行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估,保证评估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此外对数据算法进行优化可以确保分析的准确性。在课程教学中合理运用大数据完善课堂的检验、课后评估等方式,帮助提升教学的质量。另外在政治教育中需要留意到政治所产生的针对性,大数据能够为大学政治教育提供的针对性是一种普遍的大范围的针对,并不适用所有学生,因此在利用技术的时候也要注意到这一点,更为合理地开展相应活动。

(五)大数据在高校政治教育的合理使用

大数据在高校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中使用的合理性是应用过程中必须注意到的一个问题。尽管近年来大数据技术在飞速发展,各种基于大数据以及数据模型得出的结论也比较准确,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一点是数据与算法不能代表一切,完全依靠大数据进行政治教育工作评估是不科学和不理智的,在应用大数据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也需要注意到这一点,将大数据作为一种好用的工具而不是裁定一切的尺度。为了保证大数据在高校政治教育中能够合理使用,首先需要保证的是大数据中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此在进行数据录入和搜索中需要重视准确录入,此外合理使用的关键在于使用的适度,既不浪费数据技术也不滥用数据技术。应及时对大数据应用中的问题进行上报,并且做出对应的系统优化与整改,发挥大数据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中的优势。

(六)引入大数据专业技术人才

大数据在高校政治教育中应用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引入专业性技术人才。很多高校的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专业等都可能有开发关于大数据相关的内容,但要保证大数据相关技术能够更好地应用和大数据技术的优化,除了高校自身的研究进步之外,引入专业人才是十分重要的一种方式。通过人才引进以及公开招聘等方式寻找大数据专业性人才进入高校,从事大数据相关工作,帮助高校通过大数据对政治教育工作进行进一步优化,准确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政治修养等,并通过大数据得出的相应结论为下一步政治教育工作制定科学的行动方案。

(七)建立高素质的政治教育队伍

对于大数据时代下的高校政治教育开展来说,若要既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又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就必须充分应用大数据分析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特点及优势,掌握开展方法,进而提高教育水平。这些内容的实现都需要高素质政治教育队伍的支持,对此,高校应当加强政治教育人员培训,通过强化专业素质、信息素养和综合素养两方面的培训,同时根据大数据分析来掌握学生在未来就业方向可以接受的特点,构建高素质的政治教育队伍,为学生树立师德榜样,从而提高教育质量。

三、结语

大数据时代给高校的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高校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大数据时代下高校的政治教育中,应当更加重视对相应技术的使用,重视对应概念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发挥出大数据的优势,帮助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完成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估和就业教育培养,创造出更加优质的道德素养、政治素质和专业素质俱佳的人才。

猜你喜欢
政治工作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不工作,爽飞了?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