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辩证法思想

2020-11-23 06:31高天
北方文学 2020年20期
关键词:唯物辩证法

高天

摘 要:马克思与恩格斯结合黑格尔的辩证法与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而创造出来的“唯物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辩证法思想发展的高级形态。中国古代的很多文学作品中都体现出了辩证法的思想,本文以苏轼的《前赤壁赋》为例,论述该赋体现出的事物永恒发展的观点、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否定之否定规律、矛盾的對立统一规律等辩证法思想。

关键词:唯物辩证法;中国辩证思维;《前赤壁赋》

中国古代的很多儒道著作都对辩证法思想有一定的体现,如古代朴素辩证法的代表作《周易》和《道德经》,虽然其表达的思想有一定的缺陷性和不足,但这种古代原始的辩证法也认识到了一切事物的对立统一,以及世界万物都处在普遍联系和运动变化之中。与此同时,后世的许多作品,如苏轼在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所作的《前赤壁赋》,豁达自如、理意透辟,具有很高的文学地位,同时也为中国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

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的联系之中,关于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恩格斯谈道:“当我们通过思维来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副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联系无处不在,纵观《前赤壁赋》全篇,联系的观点随处可见。首段中所写的清风的拂动与江面的涟漪、月出东山之后的运动轨迹,一件事的变化必将与另一件事的变化息息相关,不存在完全孤立的东西,自然界中的万物都处于普遍联系和交互作用之中。联系具有普遍性,同时联系也具有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样的,因而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客人由江上清风明月之景而心生愁绪,正体现出了外界事物与个体内在情感之间的联系,这种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即事物之间的联系方式之一。

联系的观点与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任何事物都不存在完全的、静止的状态。与苏轼一起泛舟的客人对眼前的赤壁之景及苏轼叩击船舷所唱的歌有感而发,吹出了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洞箫曲,并发出了对曹操作为一个时代的英雄人物“而今安在”的感慨,说自己就如寄生于天地之间的蜉蝣小虫一般,生命短暂,须臾一瞬而已。苏轼与客看似两人,实为一人,这篇赋借客人之口传达出他的人生疑惑,风景依旧,英雄已逝,物是人非。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这是我们解决任何问题的前提,很明显苏轼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过程是由状态组成的,状态是发展过程中的状态,他清楚地认识到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世界都在世界的发展变化中存在然后消亡。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新事物的产生必然会带来旧事物的灭亡,杰出人物是适应时代的需要而出现的,即“时势造英雄”,一定的时代环境会产生适应其社会发展的“英雄”,引发客人曹操这样的英雄也不能永存世间的感叹。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当代与时俱进的思想观点,展示了中国古代哲学在辩证法方面的进步性。

二、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表明,事物是永恒发展的,运动则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动者无界,静者有界,世界上不存在不运动的物质,物质世界的运动具有绝对性,正如赋中所说,“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从事物不停运动变化的一面来看,天地没有哪一瞬间不发生变化,其表达的思想与唯物辩证法中的绝对运动观点不谋而合;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绝对静止的概念是不存在的,相对静止的概念是指一个物体对于它周围的另一个参照物保持位置不变,苏子在感叹逝者如斯之后又说,“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与生命从事物不变的一面来看,万物与自己的生命都可以是无穷无尽的。江水明月、水流淙淙,其实并没有真正的逝去;头顶的银月虽然阴晴圆缺,但悬于天际的终究还是这一轮。纵然天地间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但“静即含动,动不舍静”,人的生命与千年不变的长江赤壁相比和与不可语冰的夏虫相比,意义是完全不同的。

同时,运动不仅是物质的运动,人的思维也处在不停的运动变化之中,运动“涵盖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直到思维”。苏轼从听完洞箫之后到最后的豁然开朗的心境变化恰是符合这一观点的。尽管由于时空的局限,其表达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这种认识到运动普遍性及静止相对性的古代朴素辩证法思想正是中国古代哲人的智慧所在。

三、辩证否定观

第一,苏轼对曹操辩证的评价。事物自己发展自己的完整过程构成了否定之否定规律,辩证否定观是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相对立的哲学观点,辩证的否定即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苏子登山临水、凭吊古迹,但并没有为已逝去的乱世所拘束,而是根据社会历史条件的不同进行了客观的表述,不因其伟大而顶礼膜拜,不因其失误而全盘否定,中国的古人已经可以熟练地辩证地看待历史人物。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正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第二,苏轼的自我否定。该赋通过虚拟主客问答的形式着重描写了苏轼由泛舟之喜到矛盾、戚戚然,转而又在问答中获得超越和自我纾解的复杂过程,通过对自己原有思想进行“扬弃”的自我否定,克服消极因素、保留积极因素,使自己的认知升华到新的高度。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是个体认识事物完善思维的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四、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转化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任何事物都是正反面伴随而生,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如老子在他的辩证法中所说的“长短相形”“高下相倾”[1],苏轼在他的赋中也表达了有无相生的观点。天地之间凡物各有归属,江上清风与山间明月都是大自然恩赐的宝藏,人们不能占有,却能根据自身需求将其转化为有利于自己的事物,苏轼对客人说这些自然之物都是“你我之所共适”,即实现了自然之“有”和你我之“无”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老子在《道德经》中讲“企者不立,跨者不行”[2],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换,只有两者结合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二者都不能单独存在,缺一不可。

四、结语

中国的辩证思维起源很早,自伏羲八卦、阴阳五行,辩证法便在中国流行,李约瑟曾对古代的中国做如此评价:“当希腊人和印度人很早就仔细地考虑形式逻辑的时候,中国则一直倾向于发展辩证逻辑。”这里所说的“辩证逻辑”即中国传统思维模式的一个突出内容——辩证思维。孔子讲“叩其两端”[3],即探究问题要从正反两面进行思辨才能得到真正的解决办法;老子说“反者道之动”[4],“反”即黑格尔所说的“否定性”,又说福祸相依、“万物负阴而抱阳”[5],认为事物是在对立关系中存在的。中国哲学的辩证思维注重的既是对立的统一,充满了唯物主义精神和辩证法思维。由于时空的局限,中国古代朴素的辩证法缺乏必要的科学证明,不可避免地会有缺陷和不足,但其思想对今人而言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新时代的唯物主义者,我们要弃其糟粕、取精用宏,对其形而上学的观点加以纠正,使其能古为今用,使中国古代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互补会通、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道德经.第二章[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

[2]道德经.第二十四章[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2.

[3]论语.子罕篇[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2:20.

[4]道德经.第四十章[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0.

[5]道德经.第四十二章[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1.

猜你喜欢
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双重视域下的“意识形态终结论”批判
钢琴教学与演奏的唯物辩证法思考
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几个问题
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几个问题
WADA运动员行踪报告制度的合法性基础——基于唯物辩证法视角
初中数学教材中量变到质变的素材倒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