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足球”视角下学校大课间活动创新实践

2020-11-24 13:10李宝华
少年体育训练 2020年10期
关键词:足球运动课间足球

李宝华

(杭州市景华中学,浙江 杭州 310020)

“快乐足球”理念下,学校大课间活动的创新势在必行。打造校园足球大课间,实现足球运动与大课间活动的有效融合,带给学生良好的参与体验。足球运动渗透到校园大课间活动中,让足球运动在学校环境中快速普及。把握“快乐足球”的本质,让足球运动成为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以大课间活动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足球运动的理解。

1 学校大课间活动现状

学校大课间活动开展以来便备受好评,大课间带给学生充足的体育课外锻炼时间,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起到了积极、正向的影响。学校大课间虽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大课间活动放在今天的教育环境中出现了“供需矛盾”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活动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对学生毫无吸引力。大课间活动本身就是学生的活动平台,带给学生丰富的活动乐趣,让体育活动的价值得以充分展现。但由于多年来大课间活动依旧是以广播体操、跑操等传统的形式为主,内容上的单一、枯燥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大课间活动形式缺乏与学生需求的与时俱进,限制了大课间活动的有效性,使其长期处于一种僵化状态,对学生的成长影响力十分有限。(2)片面追求形式,活动实效不高。大课间活动作为学校的教育组成部分,大部分学校并未将大课间的侧重点放在学生的参与体验和感受上,而是为了达成教育目标和教育部门提出的全新教育要求。这种片面追求形式化的现象普遍存在,且一部分学校并未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虽然各学校正努力优化与革新校园大课间的开展形式,但时效性不高,大课间的内在价值受到严重冲击。(3)管理缺位,组织混乱,缺乏有效性。部分学校在开展大课间活动方面主要是由体育教师负责大课间活动的组织工作,并未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管理和组织,极易在一些特色大课间应用和尝试的过程中由于教师的专业性不足而出现问题。

2 “快乐足球”视角下学校大课间活动创新实践方案

当前大部分学校大课间活动的开展情况并不理想,普遍存在创新性不足等问题。为响应校园足球的发展要求,将“快乐足球”的核心理念逐步渗透到学校大课间活动中,为新时期学校大课间活动创新实践指明方向。

2.1 明确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部等6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要求,为了全面贯彻与落实校园足球的核心育人功能,强调对校园文化的营造与宣传,围绕各学校校园足球的发展现状,创设“快乐足球”的校园环境,让学生可以“爱足球”“踢足球”“看足球”。校园大课间活动作为主要的校园文化宣传模式之一,打造大课间活动框架与方案,为校园大课间的创新实践提供新思路。

2.2 把握活动目标

学校大课间活动的创设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改革传统单一的体育大课间模式,优化固定的大课间内容结构,让校园足球全面渗透到大课间活动中,以多元形式达到特色多彩大课间的开发要求;(2)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考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好足球活动的有效安排;(3)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并尝试开发新资源,为大课间活动打造提供新思路;(4)以校园足球大课间活动的构建,调动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参与热情,让校园足球得到全面推动。

2.3 明确活动原则

(1)全体参与原则。学校大课间活动的打造需要全体师生参与其中,发挥大课间活动的价值,展现大课间活动的影响力和普及程度。(2)安全第一原则。学校大课间活动的打造要以学生的安全为核心,突出强调安全的重要性,保证以安全为前提,推动校园足球的发展,展现足球运动的魅力。(3)科学性原则。学校大课间活动的设置要以学生为根本,并将足球运动有效融入学校大课间活动中,做到有序、高效、科学,从根本上摸索大课间活动规律的变化特征。(4)教育性原则。学校大课间活动既是教育的组成部分又关系到教育的有效性。学生参与大课间活动,对其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教育性原则既是大课间活动创设的基础,又是大课间活动创设初衷。(5)趣味性原则。传统大课间活动之所以需要革新,一个主要原因是传统大课间活动引力明显减弱,学生对传统大课间活动参与积极性下降,造成传统大课间活动难以发挥自身作用,严重影响大课间活动效果。为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尝试以趣味性的方式让“快乐足球”融入大课间活动,为学生带来良好的参与大课间活动的环境。

2.4 明确活动要求与具体形式

大课间的活动要求:学生行动迅速听指挥。大课间的具体活动形式:在下课铃声之后,学生有组织的进入事先确定的场地位置,并按照大课间活动具体内容开展大课间活动实践。

2.5 大课间活动内容设置

大课间活动内容设置要以校园足球为依托,开展为期1个月的大课间活动创新实践,具体内容安排如下。(1)“猴子抢球”。场地器材:足球场、足球。活动方式:将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划分为不同的小组,每小组为10~15人,选定1名同学当“猴子”,其余同学围成1个圆圈,然后随机用脚传球,被“猴子”抢到,传球人与“猴子”交换位置,重复以上动作。活动规则:手不可碰球,传球失误同样需要交换位置、以地滚传球为主。(2)脚夹球投准赛。场地器材:足球4个、竹筐4个。活动方式:在空旷的场地上画两条相距3~5m的线,将4个竹筐以2m的距离摆放,每组对应1个球筐,并安排1名学生进行监督,每小组内的学生用脚夹球,将球投入到竹筐中。活动规则:队员投准,要站在规定投准点,以双脚夹球投准。(3)“踢球对战”。场地器材:灌满沙子的矿泉水瓶、足球。活动方式:在场地上画1条线,在上面将灌满沙子的矿泉水瓶排列其中,每个水瓶之间的距离控制在30~50cm。踢球人排成1排,并要求穿过矿泉水瓶,模拟射门的方式。如果击中目标物,则相应地要扣除1分,反之则加1分。(4)“保龄足球”。场地器材:足球4个,标志桶若干。活动方式:标志桶摆放成1个三角形,队员站在远处,通过用脚踢球的方式击中标志桶,以倒地的数量来计算成绩与得分,确定最终分数。比赛规则:比赛分为2组进行,每组2队,人数均分,每次1人,每名学生距离标志桶5 m,2次机会,取最高分。

3 “快乐足球”视角下学校大课间活动方案的实施效果

从“快乐足球”大课间活动的具体实践可以看到,学校大课间以多元的内容替代了传统的以广播体操为核心的大课间活动的形式,展现出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3.1 学生体质状况改善

相比于传统的大课间活动,本次围绕足球的大课间的实践以各类游戏活动为核心,兼具娱乐性和教育性原则,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于乐,让大课间的氛围更浓郁,学生的锻炼环境得到全面优化。长此以往,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将得到全面改善。

3.2 得到普遍认同

相比于传统的大课间活动,“快乐足球”大课间活动的实践受到了学校、家长和学生的一致好评,且均认为丰富多彩的“快乐足球”大课间活动对学生的成长有着多方面的影响,将学生带入到足球运动情境中来,对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起到多方面的影响。

3.3 学生对足球感兴趣程度增强

校园足球的持续推进,各学校都在努力做出尝试。本次的实践探索,实则是校园足球的一次全面推进,将校园足球与大课间完美融合,激活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具体实践成果来看,无论是在组织环节还是大课间的实施环节,学生都表现出了浓郁的参与积极性,以足球游戏的方式开始去逐步地认识足球、感知足球、体会足球的魅力。

3.4 推动全面素质教育进程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的自我成长和自我发展备受关注。传统的大课间活动本身枯燥,学生缺乏充足体育锻炼的支持,极容易影响其健康成长。而“快乐足球”大课间活动的创新实践,是以一种全新的形式优化大课间活动,让足球运动进入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对科学的体育锻炼有一个新的理解,在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滋润身心,达成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

4 结 语

“快乐足球”理念下将足球运动全面融入大课间活动中,要以特色为前提,以多元手段的整合应用为根本,使得学校特色多彩大课间活动的创新实践发挥作用。但也需要注意,要围绕当前的足球大课间活动做好保障机制的制定和执行,如建立管理机制、明确执行体系、规范师生行为等,最终让大课间活动与足球运动完美融合,在浓郁的氛围下打造全新的、具有极强影响力的学校大课间活动。

猜你喜欢
足球运动课间足球
快乐足球
包头市第十一中学学生足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
课间10分钟
课间10分钟
中职体育教学中有效开展足球运动的研究
世界杯
让足球动起来
少年快乐足球
快乐课间
认识足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