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中学如何有效开展体艺大课间活动

2020-11-24 19:20马成林
读与写 2020年5期
关键词:体艺操场课间

马成林

(甘肃省和政中学 甘肃 和政 731200)

本文系临夏州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LX[2019]GH166。

1.完善体艺大课间活动基础设施

中学学校管理人员应提高对体艺大课间活动的重视度,充分认识到体艺大课间活动对提高中学生自我约束力与身体健康素质的重要性,适当的提高其在学校日常教学管理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在全校范围内营造出体艺大课间活动十分重要的良好氛围,逐步增加体艺大课间活动相关的资金技术与设备投入,定期检查维修大课间活动基础设施,购买中学生喜欢的好玩有趣的活动设备,拓展了中学生体艺大课间活动形式与活动内容的选择空间。例如,学校可以适当的扩建操场,增加操场面积,及时填平操场坑坑洼洼的地方,保持操场的平整与干净卫生,根据中学生兴趣爱好等来将操场划分为不同类型的活动区域,不同年纪或班级的中学生按照学校体育组提前设置的体艺大课间活动计划表来使用不同的活动区域,将朗诵、韵律操、动感舞蹈等融入到大课间活动之中,提高了中学生体艺大课间活动类型的丰富性与活动目标的明确性。老师可以与中学生共同制定简单方便的活动器材,比如,沙包、长皮筋等等,组织开展大多数中学生都比较喜欢的丢沙包、跳皮筋等游戏活动,既锻炼了中学生的动作操作能力,也增强了中学生的体育运动量,更对提高了体艺大课间活动形式的灵活性与多样性。

2.保证充足的时间

中学学校应分析原有体艺大课间活动时间与活动效果之间的辩证关系,明确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并以此为基础来调整体艺大课间活动的时间,比如,继承原有大课间的传统,每天上午继续坚持3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每周的周一、周三、周五下午为各班体育活动时间,每周的周二、周四下午为艺术兴趣小组活动时间,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不同项目,并在规定时间内到指定教室参与项目活动,比如,喜欢绘画的中学生可以参与艺术兴趣小组,参加各种绘画比赛、绘画展览等活动。项目老师则对参与活动的中学生进行点名确认,确定没有参加活动的中学生数量,并与中学生的班主任进行对接,了解中学生没有按时参加活动的原因,有效保障了每个中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1]。

3.师生共参与

老师与中学生共同参与体艺大课间活动能有效的提高中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充分发挥了老师对中学生的督促与引导作用,有效弥补了原有体艺教学模式中老师少、中学生多的弊端。老师可以根据学校体艺大课间活动主题来确定班级活动口号,也可以根据班级大课间活动现状来设计与众不同的活动口号,加深中学生对体艺大课间活动初衷与核心内容的理解记忆,强化了中学生大课间活动参与意识,同时,也有效增强了中学生班级凝聚力与集体荣誉感,为构建和谐新型师生关系奠定了基础。大课间活动与体育活动时,班主任与任课老师应按照既定方案与计划来组织开展大课间活动,加强对中学生大课间活动中具体行为的观察分析力度,及时为中学生解疑答惑,发现并帮助中学生纠正不良行为习惯,扩大了其对大课间活动的指导作用,另外,老师还应及时发现潜在危险因素,快速处理突发事件,保障大课间活动的有序开展[2]。

4.完善相关制度

中学学校管理人员应加强对体艺大课间活动的检查与监督力度,根据素质教育改革目标与新教育理念等来及时调整大课间活动相关各项规章制度,既可以将大课间活动结果纳入班级管理考核与老师教学评价范畴之内,提高了大课间活动评分规则的精细化与灵活性,将中学生大课间活动中的具体行为表现纳入其期末评价范围之内,对中学生大课间表现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提高了中学生期末评价结果的全面性,扩大了其对中学生未来发展的指导与促进作用。另外,学校还应完善大课间活动应急预案,完善大课间活动安全机制,及时清除可能会给中学生造成伤害的潜在因素,对于出现摔倒擦伤等意外情况的中学生进行紧急救治,定期组织开展安全知识讲座,强化中学生安全防护意识与自我救助能力[3]。

结论

正视原有农村中学体艺大课间活动模式的弊端与漏洞,充分认识到开展体艺大课间对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通过调整大课间活动时间、完善大课间基础设施以及师生共同参与等途径来提高农村中学体艺大课间活动实施效果,培养中学生的个性特长,促进中学生身体健康素质与团结合作能力等的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体艺操场课间
操场的一天
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研究
学校操场
江苏乡村体艺教师定向师范生从教意愿的调查研究——以江苏H高校为例*
下课了
课间10分钟
课间10分钟
快乐课间
课间10分钟
中学“体艺2+1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