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小学低年级语文核心素养而教—小学低年级写作教学策略

2020-11-25 11:43刘海青
名师在线 2020年8期
关键词:教师应核心素养

刘海青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磨坝中心小学,甘肃陇南 746042)

引 言

语文核心素养逐渐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语文教学中,目标教育、教材编写、教学实施等都会受到核心素养的影响[1]。教师应充分意识到核心素养的价值,积极思考在何种环境下开展写作教学,如何在写作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理念。本文从多方面出发,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希望对小学低年级写作教学有一定的帮助。

一、小学低年级语文写作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存在价值

(一)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

当下,应试教育仍会对教学工作的开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导致一些教师过度关注学生的成绩,却忽视了实践。在灌输式教学模式下,小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探索能力受到了限制,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学生的成长[2]。低年级语文作文是锻炼小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的方法之一,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一些个性化、人文性的语言工具,提高学生的作文素养,让学生快速掌握写作技巧。

(二)推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当教育改革工作持续推进时,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下的教育需求。因此,教师要形成明确的目标,对自己进行精确定位,采用有效的手段改善当下落后的教学现状。教师应真正将核心素养融入低年级写作教学,对小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在激发学生创作热情的同时,符合当下的改革标准,确保素质教育的顺利开展。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低年级语文写作教学策略

(一)设计贴近生活的写作案例,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教师在低年级写作教学中减少抽象性知识,应引入一些贴近生活的案例,让小学生意识到写作的主要目的是懂得如何进行自我表达和人际交往[3]。教师应结合当下学生的发展要求,不能将考试成绩看作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而要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上,让小学生多与社会进行有效交流。教师应尽量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实际需求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如讲故事、猜谜底、春游等,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使学生懂得利用已有知识去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感。教师还可以找出一些与生活相关的文章,用朗诵的方式强化学生的体验,找准机会,对学生进行点拨,培养他们的真情实感。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写日记。由于日记的形式简单,且写作领域不会受到限制,学生完全可以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回忆自己经历过的事情,然后写下来。教师在批改日记时,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支持。有部分学生的日记可能看起来天马行空,与实际不符,但这也是他们发散思维的一种体现。教师若一味地否定学生,便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以鼓励为主,当学生完成创作后,正确引导,让他们学会自我反思。

(二)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

低年级写作教学不应是一门独立活动,教师不能过分要求学生必须写出高质量的文章,而应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强化对小学生语感的培养,让他们从语言中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在写作前,学生心中必须有积蓄,具备明确的审美标准,只有这样学生写出的文字才能让人产生共鸣。从阅读中获取情感,体会语文的魅力,学会基本的表述结构和思维模式,是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实际上,语文教材中的每篇文章都是例文,小学生在阅读时,教师要主动引导他们分析文章的结构、情感等,然后让学生将这些逐渐内化成核心素养,最后通过写作的方式表现出来。例如,在《找春天》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积极实践,在阅读后,引导学生从直接的语言文字中感受春天的美好,让学生摘抄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进行仿写。以“小草从地下探出头……”为例进行仿写,有的学生写了:“风筝从天空露出了脑袋,那是春天的手臂吧?”“早开的柳树一枝、两枝,那是春天的头发吧?”将阅读与写作结合在一起,小学生能现学现用,将其逐渐转换成自己的写作模式,借助句式结构、修辞手法提升自己的语言应用水平,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

(三)在写作练习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习惯和学习方法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有时候语文教师会引导学生将重点放置在写作练习上,但最终效果不够理想,学生的语言习惯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的原因是教师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学生只是程序式地学习,无法理解和感受语文的魅力。低年级学生对事物的认知仍处于不清楚的阶段,教师一定要按照学生的特点,将思维展示看作主要载体,从教学实际出发,将重点放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上,优化写作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品格。例如,在《秋天的图画》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秋天丰收的景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欣赏和体会秋天的美景。教师可在课前进行导入:同学们都知道哪些描写秋天的词语?有哪位同学能将这些景象画出来?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观察秋天,收集词汇,锻炼他们观察、积累和总结的能力,当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后,就能将其灵活应用在写作中。

(四)在创新中写作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修养

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章都体现了中国语言的文化魅力,体现了人性和社会的美好,对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具有促进作用。写作教学也是展现学生品德的方式之一,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能够提高审美情趣,塑造优秀品格。教师在作文选材中,要充分认识到小学生的生活阅历浅、思想单纯,对社会中不良行为的识别能力较弱。对此,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提高他们对事物的认知水平,在每次写作前,指导学生选材,尽量选择那些有意义、有价值、与生活相关的写作素材。如热爱自然、诚实、守信、团结、奉献等,教师应坚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引导抒发自己的真感情。将品德教育融入写作教学中,学生在思考生活时,也会提高写作热情,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念,提升核心素养,从而真正将写作和成长结合在一起。

结 语

核心素养培养是现阶段人们对教育教学的基本认知。相关工作者不能从单一的层面去理解,而应结合多方面内容,主动吸收这一先进的教育理念。同时,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语文教师应将核心素养培养看作一种指导方法,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在积极创新的过程中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教师应核心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