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课程,让学生们爱上“作业”

2020-11-25 13:37
关键词:器皿保温融合

姚 蒙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望湖路小学)

许多老师一定和我有过一样的困惑,布置什么样的作业孩子们才爱完成,甚至主动完成,还收获颇丰呢?于是,我一直在探索研究,如今结合学校的融合课程、百种体验活动,我发现学生们渐渐感受到了做作业的乐趣,甚至爱上了这样的作业……

一、项目式学习,让作业富有创意

我校的融合课是学校课程改革中的特色课程,老师结合每个单元的特点,组织同学们进行专题式项目化学习。有一个单元是冷热与温度,结合这个单元的特点,我们号召四年级的同学们开展了“我是造热小工匠”的项目化学习活动。活动中,教师鼓励孩子们主动参与、小组合作,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和大胆创新的意识。

作业一布置下去,同学们显示出前所未有的热情,并结合生活实际进行了有关保温器皿的调查。通过调查研究,他们发现不同的保温器皿的保温情况有所不同,这跟保温器皿的材质、保温器皿的保温层制作工艺、保温器皿的颜色等密切相关。在保温杯的设计理念上,同学们融合了科学、道德与法治、综合实践、美术、卫生等各学科的知识,着重宣传利用环保材料来制作,注重保温器皿的保温性能,并进行了科学的保温测试。孩子们大胆地对保温器皿进行创新和美化,在家长和老师的协助下,我们的小工匠打造出许多造型新颖独特、具有时尚风格的保温器皿!为此,我们还进行了作业的评比和展示。寒冷的冬天,同学们自发将亲手制作的保温器皿送给坚守在不同岗位的辛勤工作者,这是爱的传递,这是温度的传递,这是正能量的传递,也是望湖路小学“爱的教育”精神的传递。

像这样的项目式学习还有很多,例如:纸“魔术”——再生纸的制作探索,家长们也参与到同学们的活动中,在感受纸文化的同时,亲子关系更加融洽;落叶飞舞——逐梦童年活动中,一幅幅精美绝伦、富有创意的剪贴画,提高了孩子们的设计能力,培养了美感,同时唤起了他们珍爱美好世界,保护美丽环境的意识……

一段时间下来,我们发现孩子们对项目式学习参与的热情更高了,学习能力更强了,这样的学习使孩子们的学习视野更宽,探究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二、实践式活动,让作业富有乐趣

为了让同学们接触更为广阔而真实的世界,融合课的老师们结合课本主题内容,从学生视角出发,精心设计研学内容,让实践与体验成为一份丰富的作业资源。上学期,我们围绕研发的主题课程《水的奥秘》开展了一次“一滴自来水的旅行”实践活动。活动分三个板块:我知道——微调查;我行走——微发现;我感悟——微思考。“行”之前先做好小组分工及查阅资料,了解沈城自来水由哪里来,调查小组队员每家用水情况,感受自来水在城市生活中的重要性;“行”之中小组队员合作,倾听、记录、拍照、提问,熟悉自来水的净化过程和净化工艺;“行”之后要写下自己对保护水资源的独特感受和思考,和同伴、家长一起分享。同学们首先积极参与“微调查”,继而走进水厂近距离感受净水工艺流程,边体验边聆听边发现,感受着沈城百年供水的历史,赞叹着自来水净化流程先进的自动化管理方式,对每一道工序、每一处管道、每一种仪器,同学们都充满了兴趣。参观中,同学们对科技的进步感到骄傲,对叔叔阿姨的辛苦工作充满敬佩,也不忘在“微思考”中分享自己对保护水资源的新思考、新打算。

带着思考参观水厂,了解一滴水的旅程;在明媚的春光中走进花卉市场,聆听种植者养花的经验;亲手养殖蚕宝宝,在耐心中体会收获的喜悦;轮流值日融合园,在坚持中体会采摘的快乐……

实践活动,是最美的语言,同学们在一次次的主题实践活动中收获成长与快乐 ;融合课程,交创意的作业,让孩子们由被动地“写作业”到个性地“展作业”,从而真正地爱上“做作业”!

猜你喜欢
器皿保温融合
门窗是外围护保温中的难点
能“保温”的雪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保温
我和这个世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了
为什么热水瓶可以保温?
媒体的五个融合和两个不融合
满盈者,不损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