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管理会计应用问题研究

2020-11-26 11:42
市场周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财务财务管理管理

杨 奇

(周口师范学院,河南 周口,466000)

一、 引言

传统会计以核算并提供历史会计信息为主要目的,而管理会计侧重于决策,以企业的价值运动和增值对未来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规划和控制。 管理会计作为会计的一个重要分支,代表了未来会计改革的主流趋势。

管理会计在我国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历史并不长,主要采用预算控制体系、本量利分析、业绩评价、现金流分析、价值评估分析等基础方法,分析过去、控制和评价现在、规划未来,并为实现一定的战略目标而合理决策。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如火如荼,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之后,学校招生规模逐渐扩大,高校的各方面基础设施得到很大的改善,高校发展的资金来源渠道多元化,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较为严重的经费短缺问题,高校负债规模逐步扩大给其带来较大的还本付息压力,要求高校探寻资金合理配置方式,促进资金的科学、合理、有效运用。 高校在财务管理中引入管理会计的方法,能提高财务管理的决策水平,克服传统财务会计核算的不足之处,推动高校在传统财务会计核算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资金的筹集、投资和运营等方面的权衡,实现在高校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以价值增值最大化为目的提高资金的使用效果,服务于高校的百年大计,提升高校的综合竞争力。

二、 高校引入管理会计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推行高校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是管理会计的一项重要应用,目前,高校针对高校预算管理存在重投入、轻成本效益的观念,预算资金在各个院系、部门之间进行分配时,主要的考虑因素是各个院系、部门教职员工数量和目前在校学生规模,没有结合各个院系、部门之间对资金有效利用程度和学院、部门的发展情况以及未来战略规划等因素进行绩效考核,未针对下年资金预算实施长远规划,各院系、部门资金分配不合理,到后期钱多的部门想着法子把钱花完,钱少的不够用,都想要追加资金,然而资金是有限的,尽管财务处千方百计地扩大资金的各种来源,争取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但是高校的资金矛盾仍不可避免,财务部门疲于平衡各院系、部门资金需求。 在高校财务工作中引入管理会计,可以把高校内部各个院系、部门视为不同的责任中心,对各个责任中心的工作进行记录,并筛选出明确的、重要的内容与预算标准进行比较,评判和考核各个院系、部门的经济效益及教职员工的工作业绩,为来年的资金预算分配提供参考,全面做好高校整体上的资金规划,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高校发展。

(二)有利于完善高校财务管理

传统的高校在财务管理方面,重核算轻管理,重财务信息轻非财务信息,重历史信息轻未来预测,传统的财务会计核算提供的对外财务报告主要反映出的是高校短期业绩,没有反映高校在长期业绩方面所做的努力以及高校的长期战略规划。 在高校的财务管理中适当、有效地引入管理会计,能充分融合财务会计和现代管理会计,发挥出二者的优势,规避其缺点,完善财务决策机制,使高校本来就紧张的资金用到刀刃上,恰如其分地发挥出最大效益。

(三)有利于提高高校办学水平

高校经济业务活动主要是教学活动、科研业务、后勤管理活动、行政管理及离退休五大业务活动,传统的财务会计主要以核算和会计监督为工作重心,而管理会计则更加注重预测和决策评价功能,管理会计的有效实施可以为高校改善经营管理提供决策的思路。 目前,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各地高校之间竞争进一步加剧,一方面是学生生源的抢夺,另一方面是高校办学资金来源渠道和资金创收能力。 高等学校要想在教育业未来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占据一席之地,需要逐步引入管理会计决策机制,塑造长远发展目标和战略规划,建立鲜明的办学特色,打造高校自己的品牌效应,吸引优质生源,激发自身活力和创造价值,提高办学水平。

三、 高校管理会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成熟的管理会计理论指导实践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为推动管理会计发展的政策,虽然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管理会计的实践应用,但是我国有关管理理论框架并不成熟,一方面主要参考国外的理论,另一方面管理会计在我国主要是企业应用较多,而在高校这一板块,起步较晚,尤其是高校管理会计理论,没有专门的研究。 一方面,高校没有实施管理会计的动力,对于之前一直提倡的绩效评价和成本管理,大多数高校持观望态度;另外一方面,缺乏高校实施管理会计的实践,这使得大部分高校不敢轻易涉足,即使有部分高校走在实施管理会计的前列,但也大多数是蜻蜓点水,还在试行阶段,这势必影响高校管理会计的应用。

(二)应用管理会计的成本较高

管理会计以未来为导向,更关注对未来的决策。 由于未来是尚没有发生的,是预测的,是评估的,这样有就会导致对影响经济活动的因素的考虑有可能和实际发生的有出入,是具有不确定性的,同时管理会计对信息的需求多样化、准确性和及时性迫切要求高校在组织管理机构设置和财务人员配置等方面加强基础建设,这都会一定程度上增加管理会计推行成本。

我国的管理会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一定成就,但整体仍处于较低水平,高校由于受传统财务会计影响,使用的主要是财务软件的核算模块,或者仅仅使用一小部分管理功能,高校进行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高校本来就经费紧张,这无疑加大了推行难度;同时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建设需要培养专门的管理会计人才,既要懂计算机又要懂会计,更要懂运筹管理、统计学等的复合型人才,培养难度大成本高,各单位在推进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方面积极性不高,持观望态度。

我国的高校无论公民办都属于非营利企业组织形式,单纯的办学投资成本和经济效益产出指标不能借助有效的数学模型计算,比较难以计量,主要是定性地分析,这些涉及财务会计、人力资源、后勤管理、市场环境等方方面面,获取这些信息需要成本。

(三)财务管理体制不健全

充分发挥管理会计的预测、决策、控制、评价等职能需要一定的制度保障。 高校各项战略目标的实施和落实依赖于高校能够建立相应的组织结构体系,并保证内部控制有效运行。 我国高校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规模较大的学校可以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①《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财〔2012〕488 号。。 有很大一部分高校没有按照要求设置总会计师岗位,实施财务负责人制度;在财务管理科室方面设置交叉现象;没有专门的人员负责管理会计对财务数据做出分析和预测;没有明确职责权限,岗位和人员职责不匹配,没有实行职务分离,明确会计人员对应的职责和责任。 内部控制制度没有建立有效的保证业务活动顺利进行、保证资产安全与完整、防止舞弊及纠偏措施,内控设置有漏洞,存在风险因素。

(四)缺乏管理会计的理念

高校作为一个输出人才的产地,并不匮乏高素质的会计管理人才,但是由于高校体制性原因,并不注重绩效产出评价,高校资金最主要来自财政资金支持,其次是高校的一部分科研收入和经营收入,很多高校中高层管理人员不重视甚至忽视管理会计的重要性,没有意识到管理会计对提高高校资金利用的意义,政府新会计制度于2019 年在全国高校全面展开实施,高校业务处理活动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财务会计核算,而是开创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双分录并行局面,更加需要引入管理会计,评价高校资金运用绩效。

四、 高校管理会计应用的策略

(一)建立高校管理会计框架,推进管理会计实践

以高校经济业务活动为切入点,引入管理会计,能形成有效的高校治理体系,推进高校建立现代化的治理能力;能科学评价高校预算管理,积极推行绩效管理、降低高校办学成本;能纵深推进会计转型升级,加快深化会计改革,更好地满足会计服务于高校的发展。

目前,我国已发布了一系列管理会计政策,譬如:2014 年11月,正式出台《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2016 年6月,财政部印发了《管理会计基本指引》;2018年12月27 日,财政部发布《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204 号-作业预算》等5 项管理会计应用指引;2020 年2月25 日,发布《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等。 国家在制度、理论层面的重视迎来了管理会计改革的新时代,为会计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基本指引对管理会计相关内容进行提取凝练,为全面指导企事业单位进行应用管理会计,构建基本框架提供了方向和标准。 绩效评价结果的分析,将成为政策完善、预算安排、加强管理的重要依据。

目前,我国的管理会计框架体系建设按照理论、指引、人才、信息化加咨询服务的“4+1”体系展开。 我国高校实施的事业单位会计,管理会计在高校的应用不应拘泥于某一管理会计方法,而应建立一个全面的框架体系,把基本理论及实践应用、人才培养等内容全部囊括其中。 在构建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理论框架的过程中,应考虑到高校虽然实施的是事业单位会计,但应考虑到高校的特殊性,结合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考虑到我国不同区域高校发展的不平衡性,兼顾高校的规模大小和发展所处阶段梳理出适合高校实际情况的管理会计方法工具,明确阐述这些管理会计工具方法的内容、用途、优缺点及适用范围等,为高校全面实施管理会计在理论和政策方面给予指导。

(二)以财务信息化建设为依托,推进管理会计进程

管理会计涉及定量计算和定性分析,在定量计算过程中有很多复杂的计算和公式,定性分析进行决策过程中还需要综合运用其他学科内容,这些需要借助一定的信息化手段来实现。 管理会计具有双重职能,承载着会计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的重要功能。 财务决策所需要的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等的获取质量决定着高校管理会计应用的水平,高校财务信息化能精确、快速地为管理决策提供有效相关信息,将业务完美、快速地融入会计信息中,支撑管理会计的应用。高校财务信息化使用的主要财务软件是天津的天财和上海的科发,但高校主要使用其中的财务会计模块。 目前高校应加强推动管理会计模块的使用,这能促进高校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 随着高校综合竞争加剧,高校资金日趋紧张以及新的《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高校会计业务核算面临的形势和内容渐趋复杂多变。 譬如,利用计算机进行直线回归或采用工业工程法对高校的保本招生人数进行本量利分析、对高校的基建项目进行投资可行性分析、对高校人力资源进行优化管理、建立预算绩效管理等都需要信息技术的参与。

(三)完善高校财务管理基础设施建设

高校财务管理是评价一个高校的综合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指标。 应加强高校财务管理基础设施建设,把管理会计嵌入高校自身管理和未来战略中,增强实施管理的内生动力。设置总会计制度,建立单位负责人制度,完善财务管理制度领导决策机制,健全财务管理体制和岗位科室设置,配比合适的人员结构,明确会计人员岗位职责和分工等。 高校还应以自身业务实际状况为出发点,加强会计制度建设,完善内控体系,精准定位各项财务活动内部控制关键点,梳理建立内部控制流程,选择运用恰当的控制办法,通过设置有效的内控评价体系来为高校财务管理保驾护航。

(四)加强应用管理会计的人才培养

管理型会计人才不仅要精通高校财务会计,更要在熟悉高校财务管理状况的基础之上,对高校的各项工作有一个全过程、多方位的把握,全面掌握现代管理知识,能够利用现有相关的信息,综合运用管理会计分析方法,对高校某一项业务活动发展趋势做出预测分析和规划。 首先,学校中高层管理人员要建立重视管理会计应用的氛围,强调管理会计应用对于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意义;其次,单位的总会计师或者会计负责人,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应做好引导、带动表率,具体单位实际情况具体分析,积极鼓励、组织单位员工参加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的学习,提升高校财务人员的管理会计专业能力,实现价值创造;最后,邀请相关管理会计专家学者、高校财务负责人深入高校进行管理会计业务指导或开展管理会计实践培训。

五、 结语

管理会计高校的应用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以点带面,先小范围应用,再逐步扩大应用范围,直至最后全面实施,国家在管理会计方面应加强顶层设计,政策引导,鼓励高校实施管理会计,并给予财政资金倾斜支持,高校要敢于突破自我,更新理念,重视现代管理会计运用,推动高校财务管理持续、高效发展。

猜你喜欢
财务财务管理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财务重述、董事长更换与审计师变更
高级会计人才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浅析
财务管理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探析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如何应用管理会计
国企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