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2020-11-26 11:42
市场周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单位

富 饶

(通辽市科尔沁区财政局,内蒙古 通辽028000)

行政事业单位是我国公共基础服务的重要单位,对我国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但在新时期下,制度的改革,使得行政事业单位面临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公共服务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地提升,加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资金安全管理水平,不利于行政事业单位的持续健康发展。 因此,对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 内部控制的内涵和重要性

内部控制的作用是通过各种制度和手段,使得单位内部得到科学的管理,从而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这也就证明,内部控制的手段、方式,直接关系着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尤其是新时期下,国家财税体制在不断地深化改革,如果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制度不能跟上外部环境变化,就会导致很多问题出现。 为了避免这一点,国家财政部门出台了相关会计政策,望最大限度地降低财务风险,各地区和部门也在积极地探索与之相适应的内控机制,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此外,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对单位的长期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具体来说,内控制度的建设需要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状况、服务特点针对性地制定经营管理以及财务管理的方法,再通过科学严格的监督,从而保证运营状态。在此之中就需要从制度上明确地规定内部工作开展的具体目标、要求、责任分配、流程和标准,才能使得单位各部门有序地开展内部控制工作,从而自上而下地形成联动机制,规范化运营促进职能的有效发挥。

二、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原则

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目的是加强内部管理体系,降低风险的发生率,使单位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都能得到提高。若想要实现这一点,还需要遵循内部控制的原则,主要为内部控制全面性原则、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独立性原则。 以下进行详细的论述。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全面性原则

内部控制主要是针对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进行,但其中财务是贯穿整个单位运转的,也是支撑单位运转的基础条件之一。 因此,在实际中,行政事业单位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时,要遵循全面性的原则,不仅要考虑单位发展过程中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要从单位的长远发展角度出发,从而为单位寻找更好的发展道路。 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实现行政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又能在发展中兼顾整体效益。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独立性原则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遵循独立性原则的目的,主要是保证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内部监督、运行状况的检查的真实性,从而确保单位内部的合理化、有效化管理。 因此,在实际中必须要保证制度的独立性。 也就是说,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人员和控制人员需要独立地划分,保证两种工作的独立管理状态。 实际中,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涉及环节较多,不仅包括内部的监督管理,同时还包括内部评价等各个方面,只有确保这个过程中,各个环节和步骤之间的工作人员是相互独立的,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 所以,在进行人员分配时,行政事业单位应根据不同岗位的工作内容对工作人员进行合理的分配,避免出现工作人员的职位交叉,影响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工作的独立性原则。

三、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不利于行政事业单位的长期发展,具体如下。

(一)内部制度建设重视程度不够

实际调查中发现,直到现在仍有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内部控制制度重视度不够,即使内控制度早已成为行政事业单位的一项重要的环节,但往往流于形式化。 工作人员内部控制意识淡薄,对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意义和重要性不能正确地认识,以至于整个单位缺乏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环境,没有落实到行动中去,只是简单地照搬照抄其他单位的经验,没有与自身的实际联系起来,无法发挥其意义。

(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体系不完善

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最终是落实到实际中去的,如果内控制度建设的适用性和合理性不强,就缺乏科学性,最终落实到实际中也无法真正地发挥其意义,加之制度过于简单,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此外,内部控制制度没有体现出动态型,与相关政策没有连接起来,相关人员对政策的关注度也不高。

(三)内控管理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有待提高

内部控制度建设是动态型的,也是贯穿于整个单位发展的,在实际中对人员的要求较高。 但从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员建设来看,内控队伍建设质量有待提高,且不完善,多数内控人员都是身兼数职,同时对内控工作的重要性和具体的规章制度缺乏全面的认识,导致在开展工作时不能严格地按照制度的要求进行监督,面对风险时也缺乏敏感性,并且很容易受到利益和人情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内控工作的有效性不高。 这与其自身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有着很大的关系。

(四)内控管理基础工作不扎实

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要求,开展内控管理,必须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人员保障体系等其他组织支撑。 但就目前来看,该方面并不健全,且存在很多不规范状况,不利于内部控制的开展,加之会计基础工作薄弱,导致在实际过程中难以发挥其作用。

四、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和完善的对策

(一)提高对内部控制建设与执行的重视程度,使全员参与进来

在实际中,若想要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效果,首先就需要根据内部控制的特点,在单位广泛地宣传内部控制制度,使全员都参与进来,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其次,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时,要由专业人员对国内外内控管理的经验、做法等进行研究和查阅,并严格地按照国家政策,如最新的《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会计法》等规定做好基础工作。最后,则是要加强组织管理,监督实际的落实情况,确保内部控制制度发挥其效果。

(二)健全完善内控制度体系

健全完善内部控制体系,还需要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特点为基础,研究制度建设应具备的各类要素,形成系统、完善、科学的制度管理体系。 此外,还需要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服务功能,动态地进行制度的完善和补充修订。 同时,在制定过程中要保证内控制度中具有收支控制、预算管理、职权债务控制、会计档案管理、票据使用管理等内容。 所以,在制定中必须要以实际为基础,并针对性地对每一个模块和环节进行细节处理,保证后期的管理更加精细。 除此之外,还要明确制度建设的具体要求、指标体系、实施流程、权责分工、考核机制等,可由专家或是业内专业人士对内容制定进行指导,使得制度更加科学。

(三)加强财务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职业素养直接关系着内部控制工作的质量。 因此,单位要定期组织培训等方式,来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能力、素质等与内控有关的内容。 其次,还需要积极开展各类政策法规的学习,加强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使其不受诱惑。 除此之外,还要积极鼓励财务管理人员深入到事业单位发展中的各个环节中,深入了解每一个部门的工作,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协作,这样既能及时发现问题进行完善,同时还能了解每一项工作中的实际状况,积极去引导、优化工作方式,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管理。

(四)强化基础管理工作,形成良好的约束监督机制

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工作中,要不断地完善与之相关的各项基础工作,将内部控制建设看作战略管理的一部分,进行科学管理,优化内部资源配置,尤其是有关投标、融资、资产管理等的环节,更要加强监督审计工作,同时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要通过内外部审计定期地进行风险排查,形成完善的预警机制,及时地发现各种风险问题,便于规避。 除此之外,还要对会计基础工作进行完善,例如通过加强档案管理、会计岗位监督、岗位设置以及定期地对工作进行梳理,使得财务管理工作更加清晰透明,同时及时发现违规等行为。 在此之中,如果发现存在各种问题,如预算执行力不高,要进行询问,了解原因,提高预算管理的严肃性。 另外,还要加强外部形势预测分析,对外部环境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调研和分析,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搭建监督平台,实现自动化管理。

五、 结论

上文对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进行了分析论述,通过上述得知,行政事业单位内控是一项长期且系统的工作,同时还会受到外部政策和环境的影响。 因此,在实际中必须要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制定完善的内控制度,使得行政事业单位持续良好地发展。

猜你喜欢
行政事业单位单位
关注《行政与法》方式
论行政和解中的行政优先权行使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从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谈行政行为
Theme Analysis on Pursuit of Friendship in Oliver Twist
长度单位
An Account on “Yoknapatawpha”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行政不作为的概念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