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成本法在高速公路经营企业运用探讨

2020-11-26 16:40占炳移
大众投资指南 2020年28期
关键词:成本法高速公路经营

占炳移

(江西省高速公路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江西 南昌 331721)

当今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商业模式和管理方式多样化多元化,在为企业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机会的同时,也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在这样的外部发展环境和条件下,企业要想获得进一步发展壮大,保持高速增加速度,扩大竞争优势,需要转变原有的单纯依靠资源投入和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采取一系列控制措施,加强内部管理,优化流程,降本增效,提高资源投入产出比,在产品或服务价值链的某个环节上赢得一席之地。目前,高速公路经营企业收入增长幅度逐步下降,成本却在不断上升,利润空间逐步缩小。在这种情况下,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就需要建立完整的成本控制系统,选择一套合适的成本控制方法,努力降低工程成本和经营成本,做好成本管理工作。作为一种现代成本管理方法,标准成本法是高速公路经营企业一个不错的选择。

一、标准成本及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也称为计划成本,是企业事先按照收集市场顾客需求和原材料价格信息,结合企业自身成本特点和历史数据,利用财务和非财务信息,从设计环节开始,确定产品具体要求,据此进行产品设计、改造工艺、确定材料耗用,从而估计的产品成本。企业预期的销售价格与标准成本之差,即为企业预期利润。在实践当中,标准成本的估计可以不断重复。如果企业认为成本太高,可以从设计阶段开始,重新估计一遍,直至达到企业管理层希望的利润期望值。

标准成本法属于管理会计的范畴,是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一种手段和方法,它以事先制定的标准成本为基础,通过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对比分析,计算企业成本控制差异,查找和分析成本差异原因,为企业加强内部管理,降低成本提供了方法、途径,形成了企业加强成本管理、衡量实际成本管理绩效的成本控制制度。

在企业实际成本管理中,标准成本法的实施步骤和程序主要包括:在生产前事先制定标准成本、成本差异的计算和比较、成本差异原因分析和处理、成本绩效考核与奖惩。其中标准成本的制定是实施标准成本法的前提和关键。通常来说,成本差异包括数量差异和价格差异。企业通过计算和分析量差和价差,找出成本差异的问题和原因,明确成本改进的责任部门,落实成本改进措施,促进企业加强成本控制,提高经济效益,实现成本控制目标。

二、高速公路经营企业成本管理现状

随着前些年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快速增长和全国高速公路网的形成,高速公路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高速公路经营企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大,在企业经营规模到管理技术方面都获得了长足发展。但是,从调查情况来看,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在实际运行过程当中,企业内部存在着管理较为粗放、成本意识不强、经济效益较差的问题,造成企业整体运行质量较低、投资回报率不高,企业面临着发展瓶颈和转型升级的困难。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成本控制观念有待更新

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内部存在着一种重建设、轻管理的传统思想观念,普遍对成本控制不够重视,甚至认为成本管理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事情。这种错误的片面的观念,将成本管理和控制简单化、狭隘化,把成本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与事后控制割裂开来,甚至认为控制成本就是不花钱或者少花钱、控制成本就不关注质量或品质,造成了工程、养护、收费等部门只重视工期和质量,光顾花钱,不管成本投入,对一些隐性成本、非必要成本的支出把关不紧,控制不严,成本控制变成了事后核算和事后反映,成本控制效果大打折扣,虽经领导不断强调,然而实际效果依然不佳。

(二)物资管理不够细致,导致损失浪费严重

在高速公路施工项目或养护工程中,由于对物资的管理不够细致,存在工程材料浪费现象,从而出现工程项目损失甚至亏损。根据调查,在一个上亿元的高速公路一般性项目中,建筑材料成本就要占到60%(如果桥隧比高的项目,建筑材料达到甚至超过80%),而在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的损耗最高达3%。通过计算,仅材料一项就亏损了将近300万元,大幅度压缩了企业利润空间。材料的严重浪费主要是由于制度的不完善、材料成本管理水平低下造成的,而且在材料的采购方面也没有详细的计划,从而导致库存的材料大量积压,造成材料浪费,成本上升。

(三)成本管理的方法不健全

在对成本的控制上,大多数企业都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而且对成本的管理也缺乏必要的研究。部分高速公路经营企业仍然将先干后算的原则运用到经营管理中。由于没有一套完整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导致业务部门之间无法对大量的信息进行及时传递、整理以及存储,进而无法准确地把握成本的变化情况。财务部门仅凭各业务部门提供的支出资料,简单地归集计算,被动地控制成本支出。

三、高速公路经营企业中标准成本法的具体运用

按照事先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的原则,以下逐步说明标准成本法在高速公路经营企业中的应用与注意事项。

(一)标准成本的确认

对于处在使用标准成本法不同阶段的企业,其标准成本的确认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第一阶段,对于刚开始接触标准成本法的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建议实施基于历史数据的标准成本。首先,将历史建设成本、收费成本、养护成本进行细致的汇总和处理,将其细化到每一个成本项目,结合企业经营新情况新变化,适当调整相关数值,确定未来趋势制定标准成本。同时针对各个单位成本中存在较大差异(突然畸高的历史数据和个体差异较大的数据)进行调整。该种方法的单位标准成本与历史水平相关不大,执行过程中阻力较小,但是相对不太严格,只适合标准成本法的初试企业。第二阶段,对于标准成本法有一定基础的高速公路经营企业,逐步使用作业标准成本法。在进行作业基础的标准成本法时,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可以将收费站人员费用、征收管理费用以及建设养护工程量清单表与人工量表格中各个成本项目根据不同的成本动因归集到不同的成本当中,每一项标准成本可以根据历史数据,行业中地位类似的企业,或者更高的目标成本进行确认,按照作业划分标准成本。第三阶段,在作业标准成本运行到一定阶段,想要冲击行业领头羊的企业,可以对标高速公路行业中的先进者,比如山东高速、广西高速成本作为目标标准成本,使企业在建设与经营高速公路时,向着更加节省成本、管理高效的方向发展。

(二)标准成本分配率的确定

在标准成本法中,很重要的就是如何公平地分配成本,才能达到业绩考核的要求。高速公路企业虽然根据性质不同,设置的部门也会不太一样,但一般的收费管理、路产管理、养护管理都普遍一样,可以根据不同部门或班组最重要的分配标准,如混凝土使用量、人工工时、养护材料的损耗定额,在每一个部门、班组设置一个分配标准。或者对于区分不大的企业,在整个建设与养护区,统一设置一个分配标准,比如最直接的人工,在年末进行成本分配,分的越细,分配越公平越合理,但管理投入越多,反之亦然。

(三)进行差异分析

制作年末标准成本差异分析表,将预期的标准成本与实际发生的实际成本列明在同一张表中,标准大于实际的记为正,标准小于实际的记为负,并以红字加粗方式表示。管理层亦可设置一个合理的重要性水平,如差异5%,把大于5%的成本单独列示,标明为重点关注成本项目。对于标准大于实际的项目,探究其中的原因,是由于偶然因素、标准成本制定差错还是真正成本管理中的进步。对于标准小于实际的项目,更要关注,特别是原材料部分,是由于施工技术、工艺不达标造成了损失浪费,还是材料价格上涨,来年应该如何应对。同时建立绩效激励制度,对于成本控制优良的部门或个人进行奖励,对于成本控制缺陷的部门或个人进行相应的惩罚,期望来年能有所改进。

(四)标准的再修改

根据当年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分析,结合来年的趋势预测,对一些不太合适的成本标准进行必要的修改,过高的适当降低,过低的提高一些,使得标准更加趋向合理可行,充分发挥标准成本法运用的最大优势。

如上所述,标准成本法在高速公路经营企业中的应用,可以逐步改善企业在高速公路建设、经营方面的成本支出规模和效率。但在实际使用该方法之前,管理者更应该对自身企业有一个足够清晰的认识,清楚地知道企业自身是否合适,或者恰当的时间实施标准成本法,以求得标准成本法的应用可以给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科学管理与经济效益方面提供巨大贡献。

四、结语

在高速公路经营企业中运用标准成本法,可以有效地调动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从成本生命周期角度,全过程全方位控制企业成本,进一步降低企业经营管理和项目建设中的隐性成本和不必要成本,推动企业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从而为企业降本增效,为高速公路经营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增添活力。

猜你喜欢
成本法高速公路经营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光伏企业作业成本法核算体系构建研究
高速公路与PPP
基于直埋成本法的地下综合管廊入廊费定价机制
实例研究作业成本法下的成本内部控制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高速公路上的狗
GPS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
我省加强烟花爆竹经营安全监管放宽经营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