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在加工贸易保税物资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020-11-26 16:40高树香
大众投资指南 2020年28期
关键词:保税手册校验

高树香

(漳州香洲皮革有限公司,福建 漳州 363200)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扩大对外开放程度,并提出了“一代一路”倡议,鼓励企事业单位“引进来、走出去”,中国对外开放水平逐年提高,各企业对减税降费政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企业充分利用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合理合法的降本增效,提升企业竞争力,而“加工贸易”是两头在外企业的优选税收优惠政策。

海关监管要求企业要对保税物资做分仓核算,尤其是同时开展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的企业,物资管理难度较大,分仓管理目标实现起来尤为困难,目前现行的各种ERP系统,普遍围绕常规生产销售企业的物资管理共性作业流程开展系统管控,几乎没有成熟的针对保税物资分仓管理的系统流程,而加工贸易企业又存在电子手册和电子账册管理的实际管理需求,海关监管政策逐年更新,企业仓管人员操作素质参差不齐,对保税物资管理理念模糊等等。以上种种不利因素,对企业保税物资管理人员管理成效提出巨大挑战。如何降低出错率提升管理效率,杜绝人为操作失误导致的串仓串料风险,是对企业信息部、物控部、财务部、关务部、生产部等相关部门提出的巨大挑战。

二、加工贸易类型及监管政策要求

(一)一般贸易

一般贸易是正常的国际买卖,是海关的基本监管类型,进口缴纳关税增值税,出口根据国家相关政策享受不同的退税优惠。

(二)加工贸易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加工贸易货物监管办法》所称“加工贸易”是指经营企业进口全部或者部分原辅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以下统称料件),经过加工或者装配后,将制成品复出口的经营活动,包括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

一般没有保税贸易的提法。保税是一种海关制度,可简单理解成“暂缓纳税,海关保留收税权利”。加工贸易的中方一端往往会对应一个加工手册,其向国外采购的原物料属于保税状态,进口环节不需要缴纳关税和增值税,加工成成品后必须运往国外。由于进口环节免税,出口环节不予退税。个别保税成品耗用了非保税辅料,该非保税辅料对应的进项税,不可抵扣,需做进项转出。

如果保税成品改变出口目的,需要卖给国内企业,则需要按照一般贸易进行内销补税。在补税以后,该批货物的货权转移给加工企业。加工贸易的全部或者至少部分原物料需要从国外进口,并在保税状态下做成成品,之后成品再出口。这样企业就进口原物料就不需要在中国缴税。

(三)保税进口料件串料海关监管办法

根据《加工贸易货物监管办法》第二十五条之规定,加工贸易货物应当专料专用。经海关核准,经营企业可以在保税料件之间、保税料件与非保税料件之间进行串换,但是被串换的料件应当属于同一企业,并且应当遵循同品种、同规格、同数量、不牟利的原则。来料加工保税进口料件不得串换。

三、ERP在加工贸易保税物资管理中的应用路径

(一)保税物资按手册分仓管理要求和容易存在的操作问题

保税物资按手册分仓管理作业各环节操作人员,要针对企业申办的加工贸易手册信息,开展各行其道的分仓领料、入库、销售等物资管理作业。保税物资不可跨手册串料,保税物资与非保税物资不可串料挪用,并在实物存放及任何加工环节,均需做到清晰、独立。各保税物资存储位置,均须有独立的区域警戒线,并标识手册号,未经直属海关事前备案允许,不可将保税物资挪作他用。

在启用ERP系统保税物资分仓校验管理之前,作业人员需对每批次的物资进出单据做人工校对,判断该批物资的手册属性。企业每日上千张单据作业量,人为判断保税属性、手册属性,容易出错且工作量巨大,而企业把保税物资管理的风险,也捆绑在个别效率低下或者经验不足的员工身上,若企业物资管理内控效率低下,则给企业的安全管理埋下隐患,而为了降低保税物资管理风险,就需要提升操作人员的校验效率和增加二级复核机制,某一工序的操作人员为了判断该条物资的手册属性,要核查多条作业记录,极大地降低了生产运作效率,也提高了保税物资的监管风险。

(二)针对ERP对手册分仓管理的事前校验逻辑

1.ERP系统基础配置

所有与保税物资相关的ERP基础物料档案,均需匹配海关备案料号和商品名称,以便系统物料可以与海关手册备案信息做实时比对。录入海关手册备案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海关统一编号、料号 、商品编码 、商品名称 、规格型号 、申报计量单位、法定计量单位等。

配置ERP物料进出的所有仓库属性和手册编号,新增企业生产投料BOM表、生产用料清单、完工入库单等相关单据的手册号栏位,并与该料件所属仓库的手册属性相一致。

2.ERP系统校验逻辑

从ERP采购收料通知单开始,企业关务人员根据实际该批料件的报关单征免性质,判断该批料件进口属性,属于加工贸易性质(来料加工等)的,找到报关单上的备案号,也就是本文所说的手册号,在收料通知单录入手册号,此号码即为该批次材料的“出生证明”,该批物资是否保税性质,从报关环节确认。即,从企业报关开始,此物料的属性及手册号就已牢牢锁定。

ERP需要赋予所有与保税物资相关仓库唯一的手册号属性,企业若同时有多个海关备案加工贸易手册,则所有涉及物资异动的仓库,均需配置唯一的手册号讯息,一个仓库不可以同时匹配两个手册号,而一个手册号由于实物形态的流转,会存在多个仓库。从保税物资正式投入生产环节开始,仓管员根据各作业流程分别在ERP系统开具生产领料单、完工入库单、销售出库单等单据,ERP系统均需提前校验对应的作业单据手册号属性与该批物料所在仓库的手册号属性是否一致,二者若不一致不允许保存,由此通过ERP事前管控做到严格的分仓核算,拒绝保税物资串仓。

车间技术员开立企业生产BOM表后,由备料人员根据BOM表用料明细和该批订单的销售性质(非保税销售,保税销售等),准备合适的原料。属于非保税销售性质的订单,应从非保税仓库备料,属于保税销售的订单,应从保税仓库备料。备料人员选择了合适的保税料件后,需同步在生产BOM表的手册号栏位录入该批物料的手册号,ERP系统会根据该批料件的手册号自动填写到该物料生产BOM表,并进一步反填至生产订单、销售订单等必要的单据手册栏位。后续所有流程的物资异动单据,一律围绕该手册号做自动校验。系统根据该批物料手册属性,自动匹配并显示合适的保税仓库供仓管人员开单作业,异动单据所属手册性质和进出仓库手册性质不一致,则不允许保存该单。

(三)ERP分仓管理手册校验代替人工操作产生的无形价值粗算

1.人工校验效率低下预计产生的损失

中型企业单月完工入库单、BOM表、生产订单、生产领料单、完工入库单、销售出库单等。保守预计单月单据处理量2.5万条/月,人工校验作业每处理一条单据,需要上查下查对应的保税手册信息并录入系统,个别由于人工判断错误会产生冗余的纠错和沟通时间,出错返工时间预计,耗用3分钟/条,损失工时每月预计1250小时,每年人工校验产生薪酬损失50万元。

2.人工操作导致的征税补偿损失

由于手工校验效率低下,错误率高,工作量大、错误不易提前发觉纠错,导致保税物料管理产生监管问题,需要做征税补偿产生损失预计:按5%的单据错误率计算,年货物销售价值预计4亿元,由于手工作业错误导致的征税补偿损失预计300万元。合计人工校验产生的薪酬损失及征税补偿损失每年预计350万元。

(四)企业采用ERP分仓管理替代人工操作的管控成效

保税物资管理按海关监管要求做到分仓核算,拒绝串料、挪料。原手工操作环境效率低下、错误频发,容易产生保税物资监管风险。通过ERP分仓管理替代人工操作,极大的提升仓库管理人员操作效率、准确度,减少人为操作失误,降低海关保税物资监管风险。按以上ERP分仓管理手册校验代替人工操作产生的无形价值粗算,企业每年至少产生309万元的经济价值。

四、结语

综上所述,加工贸易方式下的企业保税物资监管必须在海关各项政策法条之下进行,一切违法违规行为,都是海关所不容的。并且,一旦企业的内部保税物资管理出现违法违规现象受到海关处罚甚至取消加工贸易资格,对企业都将是致命的打击。经营企业不易,如何珍惜来之不易的成本竞争优势,保持良好的企业内部发展,就需要各企业主和管理人员在国家各项监管政策之下开展如火如荼的企业运转,ERP供应链管理对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可以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但不同的企业由于规模、技术、资本等竞争力的不同,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对ERP的重要性认识不同,导致对ERP在供应链中的地位和管理能力也不同,所以企业应根据实际运营情况合理定位,采用多层次的ERP管理方式,为企业良性发展助力。

猜你喜欢
保税手册校验
商务部:加快保税维修再制造先行先试 促进边境贸易创新发展
炉温均匀性校验在铸锻企业的应用
大型电动机高阻抗差动保护稳定校验研究
基于加窗插值FFT的PMU校验方法
锅炉安全阀在线校验不确定度评定
去年保税港区进出口204.62亿美元
兔兔自杀手册
School Admission择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