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实施政府会计制度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2020-11-26 16:40杨兵
大众投资指南 2020年28期
关键词:会计制度预算编制会计核算

杨兵

(汉台区国库支付局,陕西 汉中 723000)

2019年政府会计制度全面实施以来,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开启了新的篇章,从新制度的培训学习、资产状况的清理核查,到信息系统的更新、账务系统的启用,直至财务报表和决算报表的完成,在整个会计核算过程中,基层单位面临了很多问题和困难。如何更好地贯彻实施政府会计制度,准确反映政府财务信息和预算执行情况,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提升,成为当前基层财务工作的重点。

一、政府会计制度对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影响

(一)改变核算模式,满足财务管理要求

政府会计制度改变了以往的预算会计模式,在权责发生制的基础上,把单位发生的所有经济业务进行财务核算,同时在收付实现制基础上,把纳入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业务进行预算会计核算,这种核算模式被定义为“政府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适度分离并相互衔接的会计核算模式”。该模式具有“双功能”“双基础”“双报告”的特点,可以通过会计的反映和监督职能,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和预算管理全过程进行核算、分析和评价。并且运用完善的报表系统和信息披露功能,实现政府管理部门和社会公众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外部监督,确保各项财经政策执行和财务收支活动的正确方向,以达到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要求。

(二)强化预算管理,落实财务管理效能

政府会计制度在预算会计的基础上,优化原有的预算科目和核算内容,借鉴企业财务核算的方法,并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的社会特殊性,将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进行了很好的融合,使得财务管理效能大大提升。在整个会计期间,财务会计将各项收入费用按照权责发生制进行确认核算,能够更客观地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状况,同时通过预算科目的核算,准确掌握预算执行进度,加强对资金的事前、事中监督,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并为单位实施绩效评价提供依据,从而促进会计工作在单位财务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

(三)规范资产管理,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政府会计制度对于资产的管理更加精细化、科学化。一是重新定义资产的内涵。强调政府会计主体对资产的控制作用,引入“预期”和“服务潜力”的概念,区别于企业对资产的定义;二是扩大非流动资产的核算范围。增设了政府储备物资、文化文物资产、受托代理资产、保障性住房、公共基础设施等政府资产科目核算,使得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核算更加完整,更能突出政府部门的职能作用和实现的社会效益;三是规范资产会计核算。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无形资产进行费用摊销,通过资本成本在资产使用期间的费用化,将收入和费用进行配比,真实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行成本,有助于基层单位改善内部控制措施,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二、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实施政府会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员思想和业务能力问题

一方面,个别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对预算会计改革工作认识不足,导致从思想上不重视财务工作,忽视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前期培训和资产清查等基础工作的安排也马马虎虎,主张改革不能太积极,政府会计制度在实际工作中推进缓慢。另一方面,部分财务人员思想上也有顾虑,政府会计工作的双重核算模式直接增加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人手不够是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面临的现实问题,因此许多财务人员出现了畏难情绪,担心完不成、做不好。有的财务人员自身业务素质不高,也不愿意下功夫学习新制度,还有的基层单位人员处于新老接替状态,年轻的同志虽然学习能力强,但是缺乏预算管理的经验和准确的职业判断能力,这样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都阻碍了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

(二)预算编制基础问题

政府会计通过预算会计核算反映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情况,形成决算报表,并通过财务会计核算反映财务状况,形成财务报告,二者相互补充,共同反映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作为政府会计主体实现的社会效益状况。预算管理工作的起点是预算编制,科学规范的预算编制能够为政府会计制度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如果预算数据无法做到科学化、精细化,单位就很难制定出可行的财务计划,财务收支缺乏可比性,也会导致预算执行无法考核评价,会计核算提供的数据也不能为下一期预算提供参考。目前,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基础比较薄弱,还存在方法不科学、数据不准确、项目不具体等问题,预算执行存在偏差或频繁调整预算,影响会计核算准确性,致使制定的财务管理目标无法实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三)固定资产折旧问题

政府会计制度规定,基于权责发生制基础,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要按期计提折旧,并且规定2019年1月1日之前购买的固定资产要按照使用年限补提折旧。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基础比较薄弱,政府会计制度实施之前的资产清查并未彻底解决有些单位账实不符、账面价值不实问题。因此在按规定补提固定资产折旧时,对于一些“账外资产”只能按照估价入账,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只能延续“账实不符”状况。另一方面,在补提固定资产折旧的同时加大了费用成本,造成当期收不抵支,有的在用固定资产随着折旧的增加,出现账面价值为零的情况,容易造成实际工作中的资产浪费。

(四)信息化云平台支持

在政府会计制度实施的同时,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信息化建设也在不断加强,首先是完成了账务核算系统的功能升级优化,以满足政府会计制度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平行记账的要求。2020年1月1日起,我省全面启用财政云大数据平台,在统一的系统中运行预算管理、国库集中支付和会计核算业务,逐步实现财政核心业务一体化,但在实际运行中也存在许多问题。比如:预算编制不精细致使执行过程中存在不一致现象,从而导致机制凭证无法完成;预算执行系统与政府采购系统对接不完全,有时资金无法正常支付,影响会计核算。

三、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实施政府会计制度问题的改善对策

(一)领导高度重视,财务人员牵头,其他部门人员协同配合共同实施政府会计制度

首先,单位领导的高度重视和高效的组织管理,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不断增强专业人员工作积极性,更有益于会计人才从思想和业务技能两方面实现自我提升。有了财务人员的牵头,政府会计制度落地才有正确的方向,资产管理部门进一步细化资产管理,做好盘点清查,业务部门可以根据财务部门的核算数据分析业务完成绩效,这样各个部门相互配合才能有效推进政府会计制度的顺利实施。

(二)科学编制预算,为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奠定规范基础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通常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进行预算编制,对于有固定标准的人员和公用支出多采用固定预算,对于一些经常性项目预计可能发生的额外费用进行增量预算编制,而针对新项目则多采用零基预算编制。随着预算改革的不断深化,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编制预算的水平也不断提高,有了科学化的预算编制,实施政府会计制度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在预算管理过程中,财务会计核算能够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财政部门通过系统数据分析可以掌握部门、单位预算执行情况,了解行政事业单位真实的财务状况。反之,如果预算编制基础薄弱,势必影响财务收支的准确性和计划性,政府会计制度就无法有效实施。

(三)充分利用现有的资产管理系统、政府采购系统,加强对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

第一,资产管理系统为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提供基础数据。现行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从资产购置、使用、报废各个环节强化固定资产管理,并通过系统自动计算应计提的折旧金额,减少了财务人员工作量,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效能。

第二,政府采购系统对固定资产购置维护进行有效监督。从预算编制开始严格控制固定资产的购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严格规范购置行为,并且通过系统控制将应当资本化的维修费用正确核算。另一方面,通过政府采购系统和财政云支付系统对接,实现电子化管理,全程监督预算执行。

(四)加强培训,熟练掌握云平台会计核算,并加强与信息中心的沟通交流,优化信息平台

财政云系统目前仍处于研发推广阶段,财务人员要主动参加培训,掌握新的技能,不仅要熟练运用会计核算模块,提高会计电子化水平,而且要认真领会财政管理一体化的重大意义,做到各项业务融会贯通,充分发挥信息化的优势。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要借力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促进基层单位信息化发展,一方面要通过加强学习,着力培养财务信息化人才。另一方面,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总结方法和经验教训,积极与信息中心反馈交流,推动业务知识和技术手段科学融合,促进信息平台优化升级。

四、总结

总而言之,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不是一蹴而就的,各个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必须迎难而上,认清自身业务特点,不断提高思想认识,通过总结实际工作经验,深刻领会新的制度和准则。要调动各部门的力量,相互配合,采取有效的措施,着力解决遇到的问题,深入推进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工作,共同为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打开新局面,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健康有序发展。

猜你喜欢
会计制度预算编制会计核算
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
切合实际完善政府会计制度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难点思考与探索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若干问题探讨
对公共部门预算编制中讨价还价行为的解释
“营改增”后运费的会计核算解析
财政部发布四类事业单位会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