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构建保障连云港自贸片区建设的人才支撑体系

2020-11-26 23:11古璇陈雯古龙高
大陆桥视野 2020年8期
关键词:支撑体系连云港片区

文/古璇 陈雯 古龙高

建立江苏自贸试验区连云港片区(简称连云港自贸片区),是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连云港新世纪发展的战略机遇。时代发展已经使人才资源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加快连云港自贸片区建设发展,强大的人才支持是基础,人才优先发展是关键。从世界各地自由港、自贸区实践来看,自贸试验区建设需求的人才,国际化、复合型是最重要的特质。能否拥有和保持一支规模宏大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直接关系连云港自贸片区建设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我们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构建人才支撑体系,加快形成人才高地,是确保自贸区建设前提与保证。

一、人才支撑体系建设是加快自贸片区建设的根本保障

(一)人才支撑对加快自贸片区建设的理性思考

自贸区建设,实质就是关于人才与经济发展问题。关于这个命题,在国外,斯密、马歇尔、费雪、舒尔茨、罗默等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本文不再赘述。人才与经济发展对于自贸区建设的意义,国内已有深度研究。如在理论方面,王通讯首先提出世界上有四大资源: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在这四大资源中,“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等。实践方面,我国设立自贸区后,自贸区与人才发展的关系即成为关注的热点:陈素芳开展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的人才支撑问题研究;刘宇驰在辽宁自贸区人才培养问题研究中提出“广纳天下英才、输送人才充电、加强校企联培”等建议;罗亮梅研究了“一带一路”背景下南沙自贸区人才吸引机制;王佳提出天津自贸区人才资源开发要“加快打造开放程度高、聚集能力强、体制机制活的‘人才特区’”;陈习非等提出“人才兴闽,福建自贸区呼唤时代人才”。

(二)人才支撑对加快自贸片区建设的实践意义

上述研究,梳理了人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初步探讨了人才支撑自贸区发展的路径。但对于连云港这样欠发达地区在开放的先导性与发展的滞后性并存的背景下,人才支撑自贸区建设的研究还相对匮乏,对于在自贸片区建设中人才队伍建设还缺乏有针对性的指导。因此,构建一个科学、合理、运转高效的人才支撑体系,对于保障连云港自贸片区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人才构建是连云港自贸片区发展的坚实基础。连云港自贸片区的创新发展,人才引领是关键。与苏州、南京片区相比,连云港片区人才高层次人才总量不足、国际化程度不高的特点较为明显,不能适应自贸试验区建设需要。人才支撑体系的构建对于保障连云港自贸片区建设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实现“人地互适性”和“效用最大化”,使连云港自贸片区能够在欠发达的劣势现状下重塑人才引进相对优势,积极获取后经时代人口红利和人才红利,后来居上,为实现连云港自贸片区的崛起构建坚实的人才基础。

其次,人才支撑体系带来的集聚效应对自贸区发展有巨大拉动效应。极化效应,连云港自贸片区建设会带动更大范围的人才资源和人力资本要素的集聚;乘数效应,自贸片区的经济投入和发展,会在区域内产生更大的人才需求涟漪,产生更大的扩展人才资源的需求空间与就业岗位,提升对人才的吸纳和吸引能力,进而产生人才联动效应;规模效应,自贸区人才优势的出现必定产生外溢效应,会使其他区域的经济资源向本区域流动,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范围效应,包括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两方面。

再次,人才支撑体系建设是提升连云港自贸片区竞争力的核心问题。保持对优秀人才的强大吸引力,保持在人力资源问题上的竞争力优势是保持持续发展、提升整个自贸片区竞争力的核心问题。要尽快建立有效的人才支撑体系,加强人才的开发力度,提升现有人才的素质,扩大人才的数量,优化人才的配置,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充分发挥人才在自贸片区中的核心作用,提升连云港自贸片区的竞争力。

(三)连云港自贸片区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呼吁强化人才支撑体系建设

目前连云港市人才存在着总量不足、专业化国际化高端人才储备不足、高校人才资源与市场需求对接不够、结构不合理、高层次人才紧缺、人才开发的支持政策有待优化和完善等问题,人才现状与将自贸区建设成为“亚欧重要国际交通枢纽、集聚优质要素的开放门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交流合作平台”的定位尚有较大差距。鉴于此,连云港自贸片区建设中亟待以“人才先导”理论为指导,研究连云港自贸片区建设发展与人才发展问题,提出构建连云港自贸片区建设发展人才支撑体系的战略构想和发展路径。加快将连云港自贸片区建设成为“人才智力充分聚集、人才机制充满活力、创业创新高度活跃、人才服务便利优质”的人才高地。

二、自贸片区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重点

(一)扩大自贸片区制度创新红利,构建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制度体系

坚持分类指导原则,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建立以品德、知识、能力、业绩、贡献为主要标准的评价导向,突出市场规律、价值规律、竞争规律在评价人才中的基础性作用。以客观业绩贡献、能力水平为导向,综合用人主体评价、行业评价、社会评价和引入国际标准,建立多维立体式的人才评价认定机制,对人才类型、人才项目、创业计划、扶持额度等实施专业评估和建议,改变人才“政府单一主体”评价状况。经认定的引进人才申报专业技术职称不受资历、工作年限等条件限制。逐步增加专利、技术转让、成果产业化等职称评定要素的权重,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人才认定评价制度。

坚持鼓励创新、注重业绩原则,构建有效的人才激励和保障体系。上海自贸区新片区实施的“人才专项奖励”制度值得我们借鉴:一是高层次人才专项奖励。二是高端人才直接贡献奖励。三是开展“临港英才”评选。

坚持效率优先原则,构建高效的人才市场配置体系。人才市场体系主要包括国内人才市场体系和国际人才市场体系两大市场体系,建立完善的人才市场体系,包括加强政府举办的公益性人才市场建设,形成公益型人才市场网络;培育和发展网上人才市场,促进各类人才市场联网贯通。实行人才中介职业资格制度,完善市场准入规则,吸引有资质的境外人才中介机构以合适的形式进驻自贸片区。

(二)以三大区块建设为载体,搭建具有强大活力的人才展示平台

纵向上,要加强高层次人才发展平台建设;加强高层次人才创业平台建设;实现高层次人才知识产权高效转化等三个方面措施。如探索建立统一的执法体系和维权机制,实施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大力发展知识产权金融,推进知识产权质押及投融资工作。推进知识产权质押和投融资工作,对高层次人才的研究成果实施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等。

横向上,连云港自贸片区分为港口、连云区、开发区三个区块,各自的发展特色、差异,协调发展,分工有序,在各个优势产业上实现相对的优势互补,从而在全省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形成整体合力,达到强有力的竞争力。连云区区块主导产业是贸易核心区、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新兴产业、是服务贸易与金融合作示范区,重点是涉及经营管理、国际贸易、产业服务等领域的岗位。要根据连云港自贸区区块特色与功能要求,将自贸区建设人才需求纳入到紧缺急需人才引进指导目录中,制定出台自贸区连云港片区引进高层次人才行动计划。

(三)突出满意度、获得感,营造具有吸引力的人才外部环境

一要实施人才安居新政。优化人才住房扶持方式,建立分层分类、梯度保障的人才购房、租房补贴机制,实现“补房”“补人”的机制并举。对来自贸片区工作后首次购房且在我市未享受过住房优惠政策或房改政策的顶尖人才、国家级领军人才、省级领军人才、市级领军人才、新引进的高级人才,分别给予一定数量的房票补贴,或分别给予为期10年每年一定数量的租房补贴。大力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在产业集聚区和人才相对集中区域规划建设人才保障性住房。

二要加强优质教育资源供给适应海外人才子女跨境教育融合需求,在自贸片区探索建立海外高层次人才子女实验学校,妥善解决各类人才子女入学入园需求,深入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办学。

三要提升人才医疗服务水平。结合连云新城建设,加快引进优质医疗资源,支持社会力量建立第三方国际医疗保险服务平台,完善各类高层次人才医疗服务平台功能。

四要满足人才多样化文化需求。结合连云新城建设,加快建设大剧院、图书馆东馆等文体地标,引进国际知名的文化艺术团队,办好各类品牌文化活动,营造高品质的文化人文环境。

三、人才支撑体系的实现路径

从连云港自贸区实际出发,构建四大保障体系:

(一)以人才成长规律为遵循,建立以政产学研等协同创新为载体的人才与技术相互支撑体系

立足自贸片区产业需求,推动政产学研等协同创新机制向纵深发展。从自贸片区建设的整体视阈看,政产学研合作中,要面向国家发展战略,以产业为主导,以贡献求发展,形成长效支持机。从自贸片区建设的行业视阈看,政产学研合作中,要以突破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引领行业发展,结成行业战略联盟,形成共同投入、联合开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协同创新机制。通过联盟的形式,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实现产业振兴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另外,在以技术为主体的合作中,要面向企业技术需求,建立联合中心,形成协同创新机制。

加快政产学研合作中介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区域协同创新系统。努力构筑大学-产业-政府三方在创新过程中密切合作、相互作用,同时每一方都保持自己的独立身份的运行机制,利用大学以及其他知识机构,把大学、产业、政府集成为一个驱动区域创新的三方合作体,建立创新机构、创新资源、中介服务系统、管理系统等四个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的区域创新系统。

(二)以人才供求规律为遵循,构建人才与资本深度契合的金融保障体系

人才供求的动态平衡,关键要解决制约人才发展的主要障碍。国内外经验表明,人才创业,金融当先,人才创业初期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资金短缺。构建人才与资本深度契合的金融保障体系是解决供求矛盾,营造良好政策环境的关键举措。

人才支撑体系建设中,要发挥政府政策的引导作用,整合政府、企业、社会的各种金融资源,着眼人才创业的不同资金需求,规划设计以孵化资金、扶持资金、股权投资和科技贷款、科技保险等为一体,覆盖企业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上市各个环节的财政引导、基金跟进、银行贷款、担保辅助的科技金融体系。

推进政府主导的创业投融资体系建设。首先,自贸片区财政应设立与其发展相适应的人才专项资金,用于引进和扶持人才创业;设立政府投资引导基金,鼓励风险投资等资本投资人才创新创业项目。政府科技、金融部门应鼓励和帮助科技银行加大科技贷款力度,分担贷款风险,联合开发股权质押、知识产权质押和科技企业产权交易等新的科技银行业务;设立科技小额贷款公司,支持科技担保公司和科技银行开展业务,引入各类科技金融中介服务,形成人才与资本深度契合的格局和资本支撑人才的特别机制。其次,政府应鼓励和支持风险投资机构的发展。探索出资设立投资基金和风险(股权)投资基金,为区域人才企业进行初期投资;鼓励商业银行会同大中型企业和集团,以及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联合成立股份制风险投资公司,使之成为风险资本市场的主要资本形式。拓宽融资渠道,多层次、多元化地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尤其是民间资金参与风险投资。再次,政府要正确引导风险投资发展的政策环境,采取有效措施,纠正风险投资领域的“市场失灵”,以增加风险投资的供给。针对风险资金投资主要属于权益资本或准权益资本的现实,政府要制定鼓励措施和保护措施,为风险投资机构和风险企业提供政府补助,以分担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风险,实现对民间投资的导向作用。

深化人才跨境金融服务。符合条件的海外人才可通过自贸试验区金融机构开立FTF账户。境内企业可按科技创新全周期获得全方位跨境金融服务。提高境内企业向境外员工发放薪酬便利度。外籍人才境内合法收入可视同境外资金投资创业。

(三)以人才流动规律为遵循,构建以市场发展为导向的区域人才流动配置体系

完善的人才市场体系需要完善的人才信息服务系统支撑,在自贸片区建立人才信息管理协调制度。系统集成各市组织、人事、劳动、教育、科技、外事管理等各部门的人才信息资源,建立开放共享的人才基础信息库和分类人才资源信息库。建立人才信息搜集、发布机制。依托人才信息系统,完善人才信息的收集、整理、发布、交流等多项功能,使之成为人才统计、人才需求预测、人才动态分析、人才诚信服务等人才开发的技术平台和有效载体。建立人才结构动态变化预警机制。

推进政府所属人才服务机构体制改革。着力完善与自贸片区建设相适应的市场化配置、社会化人事代理、网络化信息服务和专业化人才培训为主要内容的人才服务体系;加快推进人才市场建设和人才开发的进程,重点研究用人单位在人才规划、人才招聘、职位设置、薪酬福利、绩效考核、人才培训等方面的需求,力求使人才市场摆脱传统的管理模式,建立健全符合江苏沿海区域特点的人才开发服务机制。

(四)以人才竞争规律为遵循,构建有利于人才吸引聚集的管理服务体系

突出人才创业服务体系建设。整合各类服务资源,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提供落户洽谈、综合评审、项目设计、高新认证、产品检测、专利申报、成果产业化等服务,形成与江苏沿海开发国家战略相配套的人才服务体系。

探索“响应式”服务模式。以“响应式服务”为宗旨打造人才服务“三个一”模式。“响应式服务”以帮助客户提高生产效率为目标,及时响应并满足客户使用产品过程中的任何服务需求。人才服务“三个一”模式指:“一站式服务”,删繁就简消除权力审批障碍,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互设窗口,为毕业生提供一站式就业服务。“一单式服务”,三个“第一时间”实现阳光操作:第一时间获取办理信息;第一时间获悉办理结果;第一时间递交投诉情况;“一卡通服务”,由政府给特定人才发放专用卡,各用人主体设立人才服务一站式平台,凭卡享受工商注册、税务登记、启动资金、创业场所、金融财税、人才住房、出入境管理、医疗保险、社会保障、子女就学等。

“量身定做”兑现实用的服务政策。服务政策的核心是实用,可兑现,见实效,需要“量身定做”。建立人才住房保障制度。如建立自贸片区高层次人才保险制度,对高层次人才实行政府投保高级专家医疗保险;建立高层次人才“医疗绿卡”制度,为高层次人才建立健康咨询、保健“绿色通道”;建立高层次人才休养考察、健康体检、保健服务制度,构建良好的人才生活保障体系。对两院院士及国家“千人计划”人才等高端领军人才、顶尖人才配备专门人才服务团队,实行一对一的服务。

猜你喜欢
支撑体系连云港片区
铝合金模板早拆架支撑体系的受力分析研究模板拆除方法
连云港杜钟新奥神氨纶
浅析圆弧段高大模板支撑体系设计与应用
创新又贴心
郁州海运新开辟连云港—邳州航线
上海自贸区新片区“新”在哪里,“特”在何处 ?
奇妙的连云港之旅
今年前十个月连云港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1.92亿吨
安徽:打造创新全生命周期的金融资本支撑体系
浅议消费安全问题多发的症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