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办公空间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2020-11-27 00:50
成才之路 2020年28期
关键词:空间设计办公案例

邵 璐

(井冈山大学艺术学院,江西 吉安 343009)

设计专业人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对工作和生活质量的追求,越来越受到欢迎。作为一门与人们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全新课程,高校设计专业中的“办公空间设计”课程已经得到教育界的重视和关注。高校“办公空间设计”课程主要讲授办公空间室内设计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办公空间室内设计的各种形式、风格、方法,培养学生的办公空间设计能力,为学生的求职与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针对高校“办公空间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从几个方面探讨“办公空间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

一、高校“办公空间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程联系不够紧密,课程内容相对落后

“办公空间设计”与“中外建筑史”“居住空间设计”等先修课程有着密切联系,但部分教师将其作为一门孤立的课程来进行教学,这就使得“办公空间设计”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存在割裂的问题,容易使学生出现知识断层现象,不能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专业知识网络。此外,一些课程内容相对落后,缺乏丰富的案例支撑,难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2.实践教学缺乏重视,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调查发现,教师仍以理论教学为主,有意无意地忽视实践教学,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往往无法得到真正培养。这不仅不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也与国家强调的培养创新人才存在脱节的问题。另外,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导致课堂教学气氛沉闷,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大纲缺乏创新,教学形式过于雷同

不同地区对“办公空间设计”课程往往有不同的需求,但设计“办公空间设计”课程教学大纲时,大多数院校仍相对雷同,很少结合自身院校的专业特色。同时,教学形式也相对一致,缺乏应有的教学特色,使得课堂教学往往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需求不符,学生的学习热情受到较大限制,不能有效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

二、新形势下高校“办公空间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

1.基于院校专业特色,开拓课程教学思路

应用型院校开设的“办公空间设计”等专业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为学生的求职与就业打好基础,高校教师应围绕区域经济发展情况、行业需求来进行教学设计。制定教学大纲时要尽可能突出自身院校的专业特色,在尽量结合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的基础上不断开拓课程教学思路,一方面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为学生的就业与发展提供较好的帮助。此外,不同的地区对“办公空间设计”课程的需求往往有所不同,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积极与当地企业建立紧密联系,在突出自身教学优势的基础上打造独具一格的专业教育模式,一方面充分激发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通过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场所为学生的日后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2.基于生活设计案例,拓宽课程教学内容

日常生活中优秀的“办公空间设计”案例并不少见,教师要尽可能围绕生活案例进行教材内容扩充,在增强课程教学实践性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通过引导学生真实感悟建筑空间来加深学生对“办公空间设计”的理解和认知,以此促进课程教学的科学化、实践化发展。其中,除了带领学生参观正在使用或正在施工的办公空间以增进学生的实践感悟之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围绕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并设置一些体验环节,在增强学生感官体验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3.基于课程互动讨论,创新课程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在“办公空间设计”课程教学中可基于案例教学法的基本思想,通过设置一定的案例问题并依照提问、讲解、启发、归纳、实践、互动等教学流程来让学生深入了解概念的内涵。除了案例教学法之外,由于“办公空间设计”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师可以基于课程互动讨论来营造积极、和谐的教学氛围,提升课程教学效率。例如,教师可在课堂上设置明确的教学主题,鼓励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资料搜集和设计方案的讨论,然后对不同小组的设计作品进行评价,以此解决以往教学评价重理论、轻实践所致的学生能力缺失问题。其中,为了保证实践教学的效果,教师应合理设置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时间比,尽可能在确保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协调统一的同时促进学生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同步提高。此外,考虑到现阶段教师多注重理论考核导致学生轻视实践,高校可将平时成绩的分数比例提高到40%(实践作业占30%、课堂表现占10%),以此确保学生对整个学习过程的关注,在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

4.基于校企合作交流,优化实践教学形式

针对以往“办公空间设计”课程实践教学层面的缺失,教师需在不断增加实践课程比重的基础上,借助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以此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例如,针对“办公空间设计”优秀实例,教师可与相关企业充分沟通,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参观,并要求学生以现场测量、调研感悟等方式整合所学知识,进而引导学生在了解先进设计思想的过程中跳出刻板设计思维的限制。除了适当增加学生的参观课学时和讨论交流学时之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主题调研,这样一方面可以营造融洽和谐的组间竞争氛围,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为学生日后的集体工作奠定基础。此外,考虑到大多数教师擅长理论教学而缺少足够的实践工作经验,高校可在与当地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的基础上定期聘请优秀设计师到校授课,一方面通过广泛、积极的教学交流丰富专业教师的教学经验,另一方面在及时向学生传授最新办公空间设计风格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掌握最新的设计理念,以此保证课程教学的时代性和创新性。

5.基于项目教学设计,推广先进设计文化

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等知名设计院校在“办公空间设计”课程改革上的重大突破,使得“实现中西方设计文化的交融”成为设计行业的主流认识。对此,教师要特别强调主题设计风格的教学和推广,可以采用项目式教学方式组织学生进行大规模合作设计,进而在不断引导学生设计有创意的作品的过程中体现地区办学特色和资源特色。例如,教师可在积极借鉴国内外教学形式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开展项目式学习,一方面通过合作探究提升学生的参与意识,另一方面借助广泛的创新性设计竞赛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新素养,使学生真正了解“办公空间设计”的发展潮流。此外,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校园文化建设,通过鼓励学生将自己设计的作品用于校园之内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同时,教师应在教学内容中融入品德教育和生命教育,尤其是教育学生在进行设计时添加一些绿色环保元素,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开阔学生设计视野。

三、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必不可少的应用型课程,高校“办公空间设计”已经受到整个设计行业的重视。因此,高校教师需要更新教学理念,注重突出院校专业特色,注重引入设计案例,鼓励学生参与互动讨论,同时重视校企合作交流,重视项目教学设计,以此有效提升学生的办公空间设计能力,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设计专业人才,促进学生的就业与发展。

猜你喜欢
空间设计办公案例
V&A“源于自然的时尚”展览空间设计
忱意空间设计办公室
多元·开放·激活:公共空间设计的未来趋势探索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Sharecuse共享办公空间
X-workingspace办公空间
居住空间设计《啁啾》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U-CUBE共享办公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