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视角下公众方言能力研究

2020-11-27 00:50吴秋红
成才之路 2020年28期
关键词:普通话方言重庆

吴秋红,顾 浩

(南通大学文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0)

一、语言学视角下方言的意义与现状

语言作为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工具,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方言作为语言的地方变体,是一种区别于标准语的、只通行于一个地区的话。方言被认为是文化的活化石,它历经亘古,不断演化、变迁,最终成为一个地域通用的语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魅力和地域特色。

近年来,保护方言的呼声日益高涨,这是因为许多方言正处于或已经处于濒危状态。随着语言研究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语言安全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但是方言的保护力度却较为薄弱。现在,方言的使用范围不断缩小,使用方言的人口数量持续下降,尤其是使用方言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很多方言区域的家长为了让孩子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从小与孩子用普通话交流。这些孩子很少说甚至不会说方言,方言传承出现了断层。方言的使用范围也在不断缩小,逐渐被方言区域的人群抛弃,方言正面临消失的危险,因此,从语言学视角看,保护和抢救方言,已经迫在眉睫。

重庆方言作为北方方言的一种,在语音、词汇以及语法上与普通话都有很大的差异。重庆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区,但由于受到湘方言、粤方言、吴方言等的影响,在读音上还保留塞音韵尾,同时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原因,重庆方言中的词汇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也逐渐形成别具一格的重庆言子。重庆方言融合各家方言之长,以风趣、幽默等特点赢得中国广大人民的喜爱。随着重庆在中国甚至亚洲的地位日渐突出,重庆话也日益成为中国各地、亚洲各国,乃至世界各地和重庆有渊源的男女老幼喜闻乐讲的一种方言。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不正宗的语音、词汇掺杂进重庆方言,导致重庆方言失去了原有的韵味。有这样一句调侃的话,说如果想听到正宗的重庆方言,要走进深巷,巷子里打麻将的大爷大妈聊天时说的话是最为纯正的重庆方言。这足以说明,重庆方言也和其他地区的方言一样,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更迭、退化的危机。

著名学者周海中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语言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每种语言都能表达出使用者所在民族的世界观、思维方式、社会特性以及文化、历史等,都是人类珍贵的无形遗产。当一种语言消失后,与之对应的整个文明也会消失。

语言文化遗产有特别重要的保护价值。这首先在于语言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双重属性:它既是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其本身也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重庆方言作为方言中的一种,亦是一种语言文化,具有独特的保护价值。

二、重庆居民使用方言和使用普通话现状分析

本文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重庆市部分居民进行了抽样调查。笔者通过微信朋友圈、QQ 空间发布问卷,问卷的内容涉及调查对象的年龄、职业、学历、方言的使用场所、方言和普通话的熟练程度、对方言保护的观点和态度等,共回收57 份有效问卷。

调查对象以年轻人为主,90 后占受访人群总数的87.72%,00 后占10.53%,其中大学和高中/中专学历的受访人群比例超过50%。这一人群在重庆方言使用上更具代表性,从他们对方言的使用频率和使用态度,能研判重庆方言未来的发展趋势。本文结合对问卷的统计、分析,将从重庆居民的普通话和方言的使用情况、方言和普通话的使用场所以及对方言的观点和态度四方面做出阐述。

1.重庆居民普通话使用情况

受访者中有85.96%的人表示日常以普通话交流为主,而完全不懂普通话的人占比为0,其他类型占14.04%。假如这14.04%的人都不懂普通话,那么,分析的结果仍然是受访者中有近90%的人能够熟练使用普通话。这说明我国目前推广普通话的效果较好。

通过数据可以看出,重庆市1990 年后出生的年轻人,已经完全使用普通话交流,只有少部分人表示能听懂普通话但说得不流利。学生和职场人士为使用普通话的主要人群,占总人数的91.23%。这说明,在重庆市,各级学校的普通话推广和普及做得非常到位。90 后、00 后使用普通话的频率远比50 后、60后高。

2.重庆方言的掌握程度

问卷中,笔者对居民使用重庆方言情况进行了调查。有1.7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会听但不会讲重庆方言,5.26%的受访者表示可以用重庆方言沟通,只有7.02%的人选择了很流利地使用重庆方言,而有85.96%的人跳过了此选项。这85.96%的人为上一问题中选择可沟通和流利使用普通话的人群。这说明,大多数受访者是重庆方言与普通话交叉使用的,对重庆方言和普通话没有明确的使用界限区别。

笔者为了了解重庆居民对重庆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的区别的敏感度,设置了“您觉得重庆方言和普通话是否相似”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的调查结果如下:有40.35%的人认为重庆方言与普通话相似,有50.88%的人认为重庆方言与普通话不相似。因此,有40.35%的人对重庆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并不敏感,有50.88%的人能够区分出重庆方言和普通话的差异。认为重庆方言与普通话相似的人,比认为重庆方言与普通话不相似的人更容易接受和掌握普通话,但与此同时,他们对重庆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意识不及认为“不相似”的人群,他们也更容易将普通话中的一些语音、词汇和语法混在重庆方言中,从而使重庆方言失去原有的韵味。

普通话作为一种法定的全国通用语,其在正式场合,尤其是在学习和工作中以及更为广阔的范围内,比方言更具实用性,因为它更方便各地域拥有不同文化和观念的人之间进行正常的交流。而重庆方言作为一种只在重庆范围内广泛使用的语言,虽然使用起来,更能传递重庆本地的特色文化,但它除了在重庆地区被重庆居民使用,被重庆本地居民理解之外,超出重庆范围后,其实用功能非常有限。

3.重庆方言使用场所

分析调查结果,笔者发现选择在家庭生活中使用重庆方言沟通交流的人数在受访总人数中占比最大,占91.23%,而在工作和学习中使用重庆方言的人只占了43.8%,选择在较为正式的场合说方言的人数占比较小。更多的人选择在工作和学习中使用普通话,其比例占了54.39%。这可以看出,居民在家庭以及生活圈子等场所使用重庆方言的频率较高,在工作场所和学习场所等公共场所更倾向于使用普通话。

显而易见,在较为亲密的人面前,人们使用重庆方言沟通交流,不仅可以使谈话变得轻松、自然,还能在谈话中快速了解彼此的情感态度,促进情感交流。在比较正式的场所,人们更倾向于使用普通话交流,一是在正式场合中,谈话不及在熟人面前随意,谈话内容更为正式和书面化。如果遇到的谈话对象来自不同的地域,交流的两人之间学历、职业和年龄都有较大差距时,使用普通话交流会更方便,也更容易传递双方欲表达的思想。若是使用重庆方言进行沟通和交流,就会出现较为正式的谈话内容不被对方所理解和重视等问题。因此,在较为正式场合或公共场所,重庆居民更倾向于使用普通话交流。

4.重庆居民对重庆方言和普通话的态度

为了解重庆居民对重庆方言和普通话的态度,笔者设置了一个问题:“您觉得重庆方言好听吗?”这个问题主要是从情感方向,调查居民对重庆方言的态度,了解重庆居民对重庆方言的情感认同。对于“重庆方言是否好听”,笔者从“好听”“不好听”“没有特别的感觉”三个方面测试。受访者中有64.91%的人认为重庆方言好听,有35.09%的人对“重庆方言是否好听”没有特别的感觉,没有人觉得不好听。这说明大部重庆居民对重庆方言是有强烈的情感认同的。

结合以上对重庆方言和普通话的使用情况和重庆居民的方言使用场所分析,可作结论如下:30 岁及以下的重庆居民基本使用普通话进行沟通和交流,部分居民甚至能够熟练地使用普通话。但因为区域、年龄、职业、学历等的不同,居民使用普通话的频率和程度不同,这同时也说明,重庆居民使用重庆方言的频率和程度也不相同。区域经济、文化越发达,职业越正式,学历越高的重庆居民,使用重庆方言的频率越低,反之,使用重庆方言的频率则越高。现在,仅能在一些年龄较大的重庆居民口中听到纯正、古朴的重庆方言,年轻一代很少有人能够说出正宗的老重庆方言,一些曾经常使用的方言词汇出现的频率越来越低,如“千翻儿”“冒皮皮”等词,部分重庆居民表示很熟悉,但是想不起是什么意思,甚至有人完全不知道其意思,这表明重庆居民对重庆方言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正在逐渐降低。

三、重庆居民关于重庆方言保护的意识和态度

关于方言的保护是本文需要讨论的重点话题。在问卷中,笔者设置了三个关于方言保护的问题,分别涉及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有无必要加强对方言的保护和推广,以此测试居民的方言保护意识;就如何保护方言的问题,设定了两个问题,以了解居民对方言保护的态度。

调查显示,重庆居民的方言保护意识很强,在参与调查的人群中,有98.25%的人认为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有必要加强对重庆方言的保护与推广。对于有无必要在学校开设方言课程这一项措施,有52.63%的人表示支持,有22.81%的人表示没有这个必要,而24.56%的人则对此项措施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另外,关于是否愿意加入保护地方文化相关的组织的态度调查显示,61.4%的人表示愿意,35.09%的人对此并不感兴趣,而3.51%的人明确表示不愿意。因此,调查分析的结果是,绝大部分重庆居民有保护重庆方言的意识,但就如何保护方言,部分居民并没有进行深度的思考和研究,对参与保护方言的积极性不高。

四、保护重庆方言的有效措施

在重庆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使用普通话交流,或是在重庆方言中夹杂书面语。而最古朴、纯正的重庆方言只能在少数年长的人群中听到。越年轻的人越无法接触到最为古朴、纯正的重庆方言,重庆方言的传承出现了“断层”。重庆方言和普通话在工作场所和学习场所中使用的比例,重庆方言占43.86%,普通话占54.39%。显而易见,普通话在正式的场合中更胜一筹。总的来说,重庆方言在重庆市范围内的社会交往中,并非独一无二的存在。目前,重庆方言并未达到濒危的状态,但重庆方言交流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代际传承上出现断层。因此,对重庆方言进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1.国家应当促进语言安全战略化

语言安全战略化指的是从国家战略的角度,科学统筹语言规划,协调安排语言教育,挖掘保护语言资源。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种,语言可以促进民族之间的交流,可稳定国家秩序,将其作为一种战略性的资源和工具,对人类和国家都具有重要意义。国家促进语言安全战略化,可以从宏观上把控语言所处现状,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积极促进各地区人民对地方方言的保护,将重庆方言纳入需要保护的弱势语言群体,增强人们对重庆方言重要性的认识。

2.从个体层面上,提高居民对语言的关注度

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宣传力度,让重庆居民了解重庆方言目前的处境,以及保护重庆方言的意义。如果现在不行动起来加强对重庆方言的保护,重庆方言可能会从现在的代际传承中出现断层甚至濒危,直至消失。所以,积极自觉地保护重庆方言是每一位重庆居民义不容辞的责任。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开设方言课程,举办与方言相关的文化活动等,提高重庆居民的参与热情,让每一位重庆居民都踊跃参与保护重庆方言的工作。保护和传承重庆方言,就是保护和传承重庆方言所承载的独特的文化现象,是以切实行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猜你喜欢
普通话方言重庆
方严的方言
重庆客APP
方言
说说方言
留住方言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逗乐坊”:徜徉相声里的重庆味
我教爸爸说普通话
在这里看重庆
如果古人也说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