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管理中的家校合作共育策略摭探

2020-11-27 00:50王有玲
成才之路 2020年28期
关键词:健康成长家校交流

王有玲

(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第二中学,甘肃 天祝 733299)

《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加强学校家庭教育工作,丰富学校的指导服务工作,构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融合的现代教育体系。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要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努力形成家校教育合力,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家校合作与班级管理

1.家校合作内涵解析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人生成长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学生极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偏离正常成长轨道。因此,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管理已经成为教育部门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而对青少年学生的管理不仅是班主任的工作内容,更需要家庭教育的配合,通过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在研究的过程中,不同的学者对家校合作给出了不同的概念,如家长教师配合、家校联系、家校协作、家校互动等。笔者结合诸位学者的研究结论,对家校合作概念进行了总结:家校合作属于一项综合性的活动,主要是指家庭和学校两个主体之间,通过有效的合作,共同拟定教育方案,进而实现教书育人的战略目标。也就是说,家校合作是在学校和家长两个教育主体之间,通过有效的双向互动,共同制定教育管理方案,全面加强学生的管理,最终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2.家校合作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在班级管理中,家校合作的管理模式具有重要意义。第一,有助于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在学生的教育中,家庭教育是基础教育,也是终身教育,直接决定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家庭是学生成长的主要环境,家庭教育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未来成长。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学校教育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而一旦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出现不一致,就会导致学生偏离正确的轨道。因此,只有实现有效的家校合作,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达成一致、形成合力,才能给学生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第二,有助于强化教学效果。班级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家校合作模式,班主任结合学生的个体特点,可以为学生量身打造一个个性化的发展方案:教师将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家长与教师默契配合,针对性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在家庭和学校的共同教育下,不断提升自我,实现健康成长。

二、班主任和家长合作现状

目前,家校合作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已经得到全社会的重视。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制约了教育效果。

1.班主任与家长对教育定义有分歧

有的家长片面地认为只要关注学生的物质需求即可,其他方面的教育则由学校完成。班主任则认为只要加强学生的学习管理即可,学生的思想教育和行为培养应该由家庭来完成。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学生在成长中出现了问题,双方就会相互推诿责任。

2.家长的合作意识模糊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家长将全部的教育责任都寄托给学校,寄托给班主任,而将自己置于旁观者的地位。这一教育观念不仅弱化了家庭教育的地位,也制约了家校合作的效果,家校难以形成教育合力,无法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

3.家校交流模式形式化

在家校合作管理中,家校交流至关重要。但是在当前的家校合作交流中,家长、教师主要是通过电话、微信这一途径进行交流,并且交流的内容比较肤浅,班主任和家长难以了解到所需要的信息。这种形式化的家校交流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家校合作管理的效果。

三、班主任管理中的家校合作共育策略

1.组织相关活动,向家长传递全新教育理念

家长的教育理念直接决定了家校合作教育实施的效果。针对当前家校合作中的最大障碍是家长对家校合作认识不够深刻的现状,学校应借助相关的教育活动,向家长传递全新的教育理念,不断提升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一方面,学校可以与当地的相关部门合作,组织讲座活动,宣传家校合作教育的思想、理念,让家长和教师在参与的过程中,逐渐改变以往的落后教育理念,逐渐形成统一的思想,共同参与到学生的教育管理中。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定期组织由学生、家长和教师共同参与的活动,不断增加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交流,让双方有效了解学生在成长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等,制定针对性的教育管理方案,进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完善相关制度,确保家校合作的开展

完善的制度是家校合作的基础和重要保障。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家校合作教育的开展,必须要从三个方面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第一,将家校合作融入教师的绩效考核评价制度中。笔者在研究中发现,部分教师尚未认识到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对其重视程度不够,以至于家校合作效果不佳。针对这一现状,可将家校合作融入教师的绩效考核评价制度中,将其作为评价教师的重要依据,提升教师对家校合作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工作认同感。第二,相关部门完善家校合作制度,建立独立的家校合作组织体系。为不断提升家长的参与程度,相关部门要建立完善的合作制度,为双方提供一个平等合作的平台,确保家校合作的顺利开展,让家校合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第三,完善家长委员会相关制度。为了更好地开展家校合作,班主任可以选择有责任心的家长,共同建立家长委员会,引导家长发挥带头作用,让更多的家长参与到家校合作中,最终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保障学生健康成长。

3.加强沟通和交流,确保家校合作顺利开展

高效的家校合作是建立在双方相互沟通和交流基础之上的。因此,班主任必须重视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不断提升沟通和交流的有效性。第一,做好线下交流。班主任与家长面对面的线下交流模式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班主任可以充分借助家长会、家访等途径,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家长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等,进而对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同时,在面对面的线下交流和沟通中,班主任和学生家长之间也通过深层次的接触,更加了解对方,以促进双方教育模式的结合,共同制定对学生最佳的教育方式。第二,重视线上交流的补充。虽然线下交流是家校合作中最为重要的形式,但是班主任不仅有繁重的教学任务,还要负责班级管理等工作,所以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就可以充分借助微信、QQ等线上交流的形式,与家长进行互动和沟通,不断提高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水平。

四、结语

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学校和家庭作为实施教育的两个主体,必须要明确自己的教育责任,并通过有效的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推进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确保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猜你喜欢
健康成长家校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因为有你,我才健康成长
家访是家校联系的"润滑剂"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