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

2020-11-28 07:40王慧缑秦征
西部论丛 2020年12期
关键词:管理制度人力资源企业

王慧 缑秦征

摘 要:企业的生产发展离不开人,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也是人才的竞争,企业管理的实质就是将人才资源、物质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以便尽可能多的获得利润,实现企业经营的价值所在。这种管理的本质是对人财物的合理配置,带来的人在思想观念上的认可,对经营意识的提高、对决策与行动的认可,所以一切管理制度的初衷和目的都是激励和鼓舞。

关键词:企业;管理制度;人力资源

一、激励理论基础

首先,激勵具有系统性。企业激励的对象涉及到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和基层员工,缺少了任一层次,都可导致激励失效,因此从被激励的对象涉及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员工来看,激励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人的需要具有多样性,不仅体现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主导需要,也体现在同一个人的需要也不是单一的,而且随着时间、环境的变化会发生改变,因此企业激励员工的形式也必须是针对多样的需要,呈现多样性,是一个系统性的安排。

其次,激励具有社会性。人是社会人,有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对被激励者而言,激励的效力是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总和,对企业而言,进行物质激励所付出的成本远高于精神激励。当企业充分利用的人的社会特性后,同样的激励成本会产生更强的激励效果。3000元钱的奖励私下发给员工和通过全体员工的表扬大会,对被奖励员工和其他雇员而言所产生的激励效果是截然不同的。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由于组织中其他成员参与授奖的过程,被奖励者得到了组织和成员的认同和尊重,获得了更强的精神激励。

第三,激励具有信用性。从激励的实施过程来看,激励的承诺先于员工的行为,激励的兑现滞后员工的行为,如果只有承诺,没有兑现,激励的承诺就不会再有效。强化理论认为:“行为结果后如果马上跟随一个反应,则会提高行为被重复的可能性”,强化理论的观点也说明了兑现的重要性。另外,期望理论认为:“当员工认为努力会带来良好的绩效评价和组织的奖励时,就会受到激励进而付出更大的努力。”,期望理论的观点也说明了兑现(或信用)的重要性。激励的信用性告诫企业的管理者,守信对于激励的重要性。不守信使员工丧失了为企业努力工作的积极性,而这种消极情绪会传递给新进入公司的每一位员工,使公司逐渐变得没有生机。

第四,激励具有有限性。一个公司的健康发展,人才的正常循环是必须的。即便是有能力的人才,如果激励的成本很高,挽留对企业是一种伤害。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没有必要继续满足被激励者。激励的有限性体现了激励的成本与收益所决定的激励限度。为了避免高成本激励人才的离开对公司造成的伤害,公司需要事前就做好相关的预防措施,注意进行人才梯队的培养。

二、激励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鼓舞员工士气。“明察秋毫而不见车薪,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眼睛能发现细微的毫毛,却坚持说他看不见一车柴薪,是因为他不想这么干,并不是因为他没有这个能力。一个人能力再高,如果激励水平很低,缺乏足够的自动力,也必然不会有好的工作效绩;反之,一个人能力一般,如果受到充分的激励,发挥出巨大的热情,也必然会有出色的表现。由此可见,激励对工作人员积极性的调动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第二,有利于员工素质的提高。从人的素质构成来看,虽然它具有两重性,既有先天的因素,又有后天的影响,但从根本意义上讲,主要还是决定于后天的学习和实践。学习和实践的方式与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但激励是其中最能发挥效用的一种。通过激励来控制和调节人的行为趋向,会给学习和实践带来巨大的动力,从而会导致个人素质的不断提高。

第三,能够加强一个组织的凝聚力。行为学家们通过调查和研究发现:对一种个体行为的激励,会导致或消除某种群体行为的产生。也就是说,激励不仅仅直接作用于个人,而且还间接影响其周围的人。激励有助于形成一种竞争气氛,对整个组织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三、如何做好激励

管理者都希望自己的员工拼命地工作,为组织创造更多的效益。要使员工在工作中付出最大的努力,管理者就必须对员工进行有效的激励,把员工的潜能焕发出来。这是每个管理者都必须面对的问题。但是,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有些激励措施往往并不奏效,甚至适得其反。怎样才能有效地激励员工呢?

第一,为员工安排的职务必须与其性格相匹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质。比如,有的人安静而被动,另一些人则进取而活跃;一些人相信自己能主宰环境,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自己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环境的影响;一些人喜欢高风险的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而另一些人则是风险规避者。员工的个性各不相同,他们从事的工作也应当有所区别。与员工个性相匹配的工作才能让员工感到满意、舒适。

第二,为每个员工设定具体而恰当的目标。有证据表明,为员工设定一个明确的工作目标,通常会使员工创造出更高的绩效。目标会使员工产生压力,从而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地工作。在员工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时候,管理者还应当把成果反馈给员工。反馈可以使员工知道自己的努力水平是否足够,是否需要更加努力,从而有助他们在完成阶段性目标之后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目标。

提出的目标一定要是明确的。比如,“本月销售收入要比上月有所增长”这样的目标就不如“本月销售收入要比上月增长10%”这样的目标更有激励作用。同时,目标要具有挑战性,又必须使员工认为这是可以达到的。实践表明,无论目标客观上是否可以达到,只要员工主观认为目标不可达到,他们努力的程度就会降低。目标设定应当像树上的苹果那样,站在地下摘不到,但只要跳起来就能摘到。这样的目标激励效果最好。

第三,针对不同的员工进行不同的奖励。人的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等若干层次。当一种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员工就会转向其他需求。由于每个员工的需求各不相同,对某个人有效的奖励措施可能对其他人就没有效果。管理者应当针对员工的差异对他们进行个别化的奖励。比如,有的员工可能更希望得到更高的工资,而另一些人也许并不在乎工资,而希望有自由的休假时间。又比如,对一些工资高的员工,增加工资的吸引力可能不如授予他“A别业务员”的头衔的吸引力更大,因为这样可以使他觉得自己享有地位和受到尊重。

激励是企业长久发展不可或缺的管理部分,是开启企业人力资源潜能的金钥匙。

参考文献

[1] 王则柯·激励机制[M] ·广州: 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

[2] 周三多,蒋俊,陈传明·管理原理[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 李宝元·战略性激励: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精要[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2

[4] (美)安德烈.德瓦尔(Andre A.de Waal) ·成功实施绩效管理[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管理制度人力资源企业
浅析新时期企事业单位管理制度建设
山东青岛市张远问: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具体指什么
2018上海企业100强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基层农技推广管理制度对农技员技术推广行为的影响分析及完善措施研究
资金管理制度的创新研究
关于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的思考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