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服装工程类专业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

2020-11-28 07:42王芳芳
学周刊 2020年33期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高校改革

王芳芳

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不但给高校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而且对全球各个行业都带来了不小的冲击,我国的各大服装企业开始通过整体转型升级以求得生存。在这种情况下,服装工程类专业的课程教学如何能够更好地将理论在企业落地,并提供更好的服务,是当前高校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而目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一种综合了传统教学与网络学习优点的新型教学模式,它在服装类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更好地促进教学与企业的对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故重点针对高校纺织服装类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校;服装工程专业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33-000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33.002

今年在疫情防控期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线教育快速崛起。多数高校开展了线上教学和研究,采用网络直播、录播、慕课、腾讯会议、专属定制(SPOC)等多种网络教学模式,实现了“延期不返校、延期不停教、延期不停学、延期不停研”的目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当前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不但可以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还可以引导学生展开高质量的自主学习和深度学习,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理念的有力体现。此次疫情,在网络技术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的今天,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在各大高校纺织服装类课程教学中的优势必将越来越凸显。

一、混合式教学在高校服装工程类课程中的优势

首先,混合式教学模式对传统的高校纺织服装类专业课堂教学进行了科学的补充。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地位非常重要,但是随着网络教育的发展,学生可以在信息技术环境的支持和帮助下,更加系统、全面地对纺织服装类知识进行体系的构建,原本单一的平面教学方式将变得更加多维。其次,混合式教学模式还显著提升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除了传统课堂中教师的一家言论之外,还可以利用PPT文稿、微信、腾讯课堂等移动工具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从而让学生更加自由高效地发挥自己的思维优势,还可以利用碎片时间对知识进行巩固学习,加深学生对相关专业知识的领悟。最后,混合式教学模式还可以通过移动工具将理论知识带入工厂实体中进行验证,显著提升学生对于纺织服装类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让学生在整合书本上理论知识的同时,开始应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1]。

二、高校服装工程类课程混合式教学面临的困境

(一)高校方面面临的困境

首先,从资源库的建设方面来说,各大高校对于混合式教学资源库正在大力建设。因为服装工程类专业艺工结合的特性,在进行混合式教学的应用过程中需要摸索出一套系统、全面的教学资源库。高校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创建一套服装资源库。而该资源库的创建需要包含很多方面,比如课题的选择、课程规划、课程设计、课程拍摄、后期制作、课程上线、辅助资料等环节,这对专业教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需要学校多个部门全力协调与通力合作。

其次,高校是否有完备的进行混合式教学的场景。在此次疫情期间,就对各大高校的混合式教学进行了一个很好的检验。目前,各大高校内部学习的场景基本是宿舍、教室、图书馆三点一线。各个学校硬件设置配置不均衡、不完善。通常教室中无法WIFI上网,学生只能在宿舍进行线上课程的学习,但是宿舍是一个补充学习的地方,不是学习的主要场所。部分高校教室内有网络,但是多以阶梯教室为主,无法满足服装工程专业小班授课、分组讨论的教学模式,教师也因为精力有限而无法兼顾每一位学生[2]。

最后,从教师投入的实践成本方面来说,服装工程类专业教师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外必然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将授课内容提前录制视频、课件,并将此部分内容上传到系统中,让学生提前预习,而课后还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查看学生的反馈来掌握学生的动态,这无形中增加了教师很多的时间成本,相对于服装工程专业的教师来说,还需要将服装部件制作小样,而这部分劳动时间如果计酬,高校管理部门还没有相关的细则。

(二)教师所面临的困境

首先,高校管理部门对教学模式评价的单一化。教师要在思想上全面认识混合式教学的优势和必要性不足。一些高校现在“唯职称”“唯论文化”明显,势必导致教师为了评职称,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到科研当中去。不同的学科对混合式教学模式有自己独特的要求,不能千篇一律。这就要求教务部门不能在考核中一刀切,但是多数高校并没有相应的细则出台。所以教师对于混合式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并不高。其次,部分服装工程专业的课程进行混合式教学的模式还需要不断摸索,不能成为另一种形式的翻转课堂。服装工程类的一些专业课具有自身独特的属性,需要大量反复的练习,是教师传、帮、带的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经验的传承和积累,需要线上和线下进行完美的结合,才能达到“1+1大于2”的效果。再次,混合式教学理念的提出时间并不长,所以其相应的理论支持和实践证实也非常欠缺。而这必然会引起部分教师的抵触与反感。最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复杂性需要教师有一个全面认识的过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包含教学理论的混合、教学内容的混合、教学方式的混合、教学设备的混合、教学资源的混合、教学环境的混合以及教学技能的混合等。同时,要求教师不但是服装专业方面的一个通才,还要有应用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来为课程的拍摄、后期制作与上线保驾护航。

(三)学生面临的问题

首先,从思想观念上,由于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已经适应了被动式的教学模式,对混合式教学活动的参与积极性不高,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节奏。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学生是教学课堂的主体,需要在专业教师的引导下展开自主学習、提问以及讨论,并进行相应知识体系的构建。

其次,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需要对学生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但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还需要根据教师发布的材料进行自我学习,对知识首先进行整合、梳理,带着问题与教师进行交流,这本身就对学生素养提出了一个很高的要求。在此期间,自我管理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可以从中收获良多,反之,则零收获或者收获极低。这样一来,同样一个班级的学生就会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3]。

三、高校纺织服装类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的优化措施

(一)高校要给予混合式教学模式以全方位的支持

高校只有从政策、资金、制度等方面给予混合式教学以全方位的支持,才能够促进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纺织服装类课程中的应用。首先,高校要针对服装工程类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大力提倡并组织安排学习,从政策上进行鼓励,资金上进行帮扶,制度细则上加以规范,有步骤、有计划地推进混合式教学改革。其次,高校要对校园的物联网进行升级,确保免费WIFI覆盖到校园的各个角落;并在不同的场景设置公共电脑和学习区域,并面向学生免费开放,让学生的学习场地不再局限于课堂,这样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随时登录网络学习平台,利用碎片时间,进行混合式学习。再次,鼓励教师外出进修或者鼓励相关的专家学者来校进行培训,提升高校的教学改革理念,提升教师的网络平台使用水平以及课程模式设计能力。与此同时,高校还可以将混合式教学改革成效纳入职称评定、绩效考核标准当中,激發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与主动性。最后,在混合式教学改革过程中,要对课堂外教师付出的劳动予以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并将这一时间纳入教师的工作时间当中。与此同时,还要针对不同学科的情况,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避免一刀切。

(二)教师要提升自身的混合式教育改革意识

教书育人是高校各专业教师的主要职责,而科研只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一种手段。为了促进高校纺织服装类课堂混合式教学改革,教师需要充分地意识到这一点。在信息和知识越来越扁平化的今天,学生和教师所能接触的东西区分度越来越小,学生所掌握的知识面也必将越来越广泛,如果服装工程类教师不能与时俱进,与时尚同行,学生势必也会对所传授的知识嗤之以鼻,因为学生可以从越来越多的渠道获取更多优质、先进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拿出百分之百的热情投身到校内校外组织的各种混合式教学改革培训活动,主动学习其他高校与教师的混合式教学成功案例,积极学习与混合式教学有关的各种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积极学习混合式教学实施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的各种信息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够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学习特点,设计出针对性的混合式教学方案,提升服装工程类课堂的混合式教学质量[4]。

(三)学生参与度的提升

首先,学生应当有终身学习的理念,不要停留在被动式教学的框子中,要化被动为主动,对于服装工程专业学生来说,多观察生活中人们的穿着打扮,从中汲取灵感和感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学习。其次,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计算机知识是每个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要学会使用这一工具,拓宽自己的视野,对教师的教学模式及时有效地跟进,提升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纺织服装类课程中的应用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部分高校服装工程类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现状并不理想。对此,高校要给予混合式教学模式以全方位的支持,教师要提升自身的混合式教育改革意识,学生要积极主动地配合校方与教师进行的混合式教学改革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服装工程类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效果。

参考文献:

[1]葛烨倩,奚柏君,韩潇.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在服装材料学中的应用[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0(4):129.

[2]郑茜.基于MOOC的混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中原工学院服装生产管理课程为例[J].河南教育(高教),2020(2):32.

[3]胡叶娟.混合式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以服装设计实务课程裙装款式设计章节为例[J].科技视界,2019(18):176.

[4]薛苏楠.基于“Mooc+spoc”环境下高校服装设计类课程翻转课堂教育模式的探讨[J].艺术科技,2016(5):351.

猜你喜欢
混合式教学高校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浅论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职思政课评价体系的构建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