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构建小学美术高效课堂的探究

2020-11-28 07:47钟琪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0年11期
关键词:小学美术高效课堂微课

钟琪

【摘 要】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越来越密切。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利用相关的学习软件设备等为学生在课堂上呈现更多的内容,能够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微课作为近年逐步流行的学习方式,教学效果已经得到了一定的认可,如何将微课与小学美术课程相结合,为学生打造更加高质量的美术课堂,是值得教师深入思考的问题。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方向,让学生成为时代发展中的受益者,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能够有所收获。

【关键词】微课;小学美术;高效课堂

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过程中,美术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对于学生而言,美术仅是一门课程,但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能够提升个人的审美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美学素养,让学生能够在小学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学习中帮助学生转变对美术的看法,端正个人的学习态度,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培养一定的美学素质。借助微课等为学生打造更加优质的、高效的美术课堂,丰富学生的所学内容,让学生在小学就能够形成一定的人文素养。

一、利用微课构建小学美术高效课堂的必要性

小学生都有爱玩好动的天性,利用微课进行教学迎合了学生的喜好,能够最大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够达到教学的效果。同时微课中有着海量的学习资源可以供学生查询使用。因此,教师利用微课进行教学、学生利用微课进行学习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学习范围更加宽广,能够帮助学生开拓视野,丰富所学的内容。学生也可以运用微课在课下进行知识查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逐步由被动到主动的进行学习,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微课中涉及到的各种环节紧紧围绕学生展开,始终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秉持着生本理念为学生的学习保驾护航。

教师在利用微课进行知识讲解、视频制作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对个人教学能力以及技能的提升。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技术与教育相融合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大趋势。教师在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中需要不断提升个人能力,才能在不断发展的教育事业中站稳脚跟,为学生呈现更加优质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引入就是对教师的考验,让教师从舒适圈中跳脱出来,创新个人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在时代的不断发展中享受教育进步所带来的益处。

将微课引入美术课堂,彰显了对美术课程的重视。美术作为一门基础课程,虽然不能和语数外相提并论,但美术的学习对于学生而言也是不可缺少的。注重美术课堂的质量,彰显了教师对美术越来越越大的重视程度。美术的学习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点滴细节,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学会分辨美丑,而不再是简单的定义美丑。美术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修身养性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够锻炼学生的耐性。美术作为人文学科的课程之一,不仅能够给学生带来理论知识,也能够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提升个人的人文素养。

注重课堂的高效性彰显了教学的进步,也是教学活动的不懈追求。每一堂课的学习都需要讲求一定的效率和质量。教师能够在课堂上利用微课进行精彩的讲解,带给学生优质的内容,学生能够在较为宽松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一举两得。高效课堂的构建,由微课提供技术支持,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在配合教师的过程中,为学生呈现更多更加优质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提高课堂的质量,真正利用微课等技术条件打造适合学生的高效课堂,让学生在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享受它带来的益处,丰富所学,开拓视野。

二、利用微课开展小学美术高效教学的策略

(一)利用微课进行课堂展示,丰富所学内容

美术的学习并不仅是教学生进行简单绘画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见识更多的美术作品来开拓学生的视野。教师可以利用微课为学生制作相关的教学视频,作为课堂学习的重要资源。视频的形式迎合了学生的喜好,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能够最大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多种方式让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美术。教师也可以利用微课进行发布学习资源,让学生自己在课下学习,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美术内容,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让学生在视频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美术学习的魅力。

比如我们在学习小学美术《圆圆方方和尖尖》时,在上课的过程中为了活跃课堂氛围,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利用微课为学生做了一个有趣的教学视频,在课上引导学生注意观看。视频中运用动画的形式为学生呈现了在我们生活中出现的圆形、方形和三角形,以及这三种图形的简单运用。并且让学生根据视频中的内容思考自己在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圆形、方形、三角形的物品。将课堂与生活相联系,拉近美术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不断思考的过程中发现生活中的美术,感受到美术的魅力。我也准备了其他的有趣视频发布在微课中,让学生自己根据自身的兴趣和时间进行观看,提高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二)利用微课主动探究学习内容,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学习并不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教师在作用更多的在于引导。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真正的学习、掌握所学内容,需要的是学生自身的努力。将所学知识内化形成个人的理解需要学生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更加主动的进行知识探索,不断提升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微课中包含着众多优质的学习资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的在微课中进行学习,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更好的达到学习的效果。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比如我们在学习小学美术《象形文字的联想》时,在课上利用多媒体设备等为学生简单介绍了一些象形文字,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但象形文字很多,并且有些写法复杂,需要学生带着耐心探索。我让学生自己课下在微课中学习关于象形文字的内容,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增进学生對象形文字的了解。在之后上课的过程中让学生主动的进行分享,活跃课堂氛围。在学生分享中互相之间交换所搜集到的内容,能够使知识最大化的被学生接受,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有更大的收获。我也会对课上的分享进行整理,做为学生之后需要用到的学习资料,做好整理工作。

(三)利用微课进行作业打卡,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美术作为小学学习的一门基础课程,对于学生而言娱乐性较强,学生自身缺乏对学科的重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端正对美术学习的态度,重视美术课程的学习。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安排学生进行作业打卡,以作业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作业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作业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而更加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及时帮助学生解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通过线上作业打卡,为学生严格规定作业完成时间,能够帮助学生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在上课的过程中更加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也能够提高教学的效率。

比如我们在学习小学美术《我们的动物乐园》时,在上完课之后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学生自己在课下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动物,并且在时间截止之前在微课中进行作业打卡。严格规定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让学生能够有时间意识,帮助学生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因为是在线上打卡,所以我可以轻松保存学生的优秀作品,在课堂中展示,给予学生表扬和鼓励。并且利用线上的形式为上课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清晰的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在上课的过程中更加有成就感。

(四)利用微课发现知识盲区,提高教学效果

美术的学习并不仅局限于课堂当中,学生也需要在课下进行知识的复习和巩固,在一次次的自我审查中发现问题,意识到自身的知识盲区。学生可能在课堂上会羞于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因此教师要给予学生进行表达的机会,利用微课为学生准备知识数据库,让学生在微课中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问题。在数据库中进行学习,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印象,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同时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在之后上课的过程中,也能够更加有效率。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盲区也更能够抓住教学的重点,针对性的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比如我们在学习小学美术《走进传统民居》时,在中国的五十六个民族当中有很多带有民族特色的民居,在课上我为学生做了详细的介绍。课上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我为学生准备了一个关于民族特色民居的知识库,让学生能够清楚的了解我们的各种民族特色,并留下深刻的印象。利用微课在班级中设立了学情反馈制度。学生在课堂上不好意思提出的问题可以在为微课中提出,我在看到之后会在第一时间处理。并且在上课的过程中也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讲解,帮助学生解决一系列的问题,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便利。教师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以及各种教学软件为学生呈现更加优质的学习课堂,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有所收获。并且将微课学习贯穿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当中,让学生也能够从中受益。美术作为一门基础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修养,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形成悄无声息的影响,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卢秋月.让“微”风吹进课堂——微课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7):183

[2]陈婷.“微”处见真知——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微课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20(02):155-156

[3]胡立媛.“微课”让美术课堂充满魅力——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微课”的渗透运用[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282-284

[4]黄禾.浅谈利用微课实现电子书包教学的有效性——小学美术教学[J].科技资讯,2019,17(27):123+125

[5]余发玉.见微知著小中见大——小学美术教学中微课的影响及作用[J].教育理论研究(第六辑),2019:69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時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微课只讲授一两个知识点,没有复杂的课程体系,也没有众多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对象,看似没有系统性和全面性,许多人称之为"碎片化"。但是微课是针对特定的目标人群、传递特定的知识内容的,一个微课自身仍然需要系统性,一组微课所表达的知识仍然需要全面性。

值得注意的是,一节微课作品一般只对应于某一种微课类型,但也可以同时属于二种或二种以上的微课类型的组合(如提问讲授类、合作探究类等),其分类不是唯一的,应该保留一定的开放性。同时,由于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不断发展,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不断创新,微课类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猜你喜欢
小学美术高效课堂微课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