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体育课程一体化改革的创新思维

2020-11-28 07:52杨超智高志丽
商情 2020年21期
关键词:体育课程创新思维教学方式

杨超智 高志丽

【摘要】体育课对学生运动过程中促进学生体魄、培养学生体育素质素养方面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我国新课程改革一体化要求国家教委明确指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更加突出了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作用。体育课程创新是我们当前教育机构对各级教育单位以及教育部门的要求”,国家的发展不仅仅需要知识科技作为动力,同时强身健体也是保障新时代入才发展必备的条件,能为国家创造价值的什么样的价值,.本文分析了我国体育课程改革一体化研究的教学现状,并对当前体育课程中创新思维指导下的教学改革的做出深刻剖析,探寻了创新思维指导下体育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方略。通过大数据对比体育课程改革中一部分关键指标的比对可以推动我国体育课程改革一体化进程得到优化,最终达到,学生能够提升身体素质,教师可以改善课堂教学方法。

【关键词】体育课程 一体化改革 教学方式 创新思维

前言:目前,在校学生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具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在体育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引入创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势在必行,创新的思维模式能更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兴趣,使其能够自主学习,提升学习成绩帮助教师能更好的完成教学计划。本文的一体化课程研究对后续体育课程改革和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

一、体育课程改革一体化现阶段的背景

1、有学者认为“根据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有学者已尝试表述我国教育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其主要精神是体现现代化的教育观念,构建合理的、三个面向的教育一体化课程”。因此我们可以在借鉴的高度上,将体育教育一体化课程改革的方式表述为,体育教育一体化课程改革始终要以终身体育,职业发展,以及教师对体育教育课程教育的观点改变为基础,客观实际的来反映教育领域的改革精神,有助于促进体育教育的职业化发展,逐步完善机制,填充改革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为体育教育一体化进程提供必要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2、体育课程一体化改革应遵循学生和教师的相互结合,将体育课程理论和实践教育课程及学科专业课程安排在初始阶段,使学生可以先对知识以及概念有确切的了解,但这并不是说在高校或者工作后就不需要这类课程了。在后期的教育教学阶段这理论和实践相互补充,在通过实践中的问题反推教学,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为这类体育习惯的养成,不是某一次课程就能掌握的。因此,这种体育教育模块必须从小确立在体育的养成阶段就开始抓起,在合适的时候,学生之间应该相互有沟通,可以尝试把不同年级的学生放在一起教学,但是主要还是以低年级的学生接触高年级学生课程的方式,提前接触对应课程,其次在分阶段教学上,学生的主动性以及课程内容的吸引力上,也会给学生在认识教学熟悉课程方面有正向激励的作用,学生从小对自己喜欢的体育项自,教师在推进教学上就能更好的接受,如果学生有抵触或是有挫败感,对课程的接受就不能达到预期,体育课程一体化构建的改革就很难实施。

3、教委提出:“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以学校老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所以,我们在体育课程改革,以及一体化构建过程中,既要遵守课程的内容,又要符合实际的情况,使我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教”主体责任,以及学生在整个学习时候的“学”的基本思路,从而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教师更好的教学。

4、教师在思想的转变上也是整个体育课程一体化改革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但是现阶段,学校体育教师在学校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得不到领导的重视,基本的思想是体育课是辅助课程,文化课程才是核心部分,所以推进体育课程一体化改革还存在一定困难。

二、体育课程教学与中学体育课程联系起来实现一体化的意义。

让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方法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认识过程。本文针对体育教育课程内容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找出影响一体化发展的多种因素,针对体育课的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教学设计和实际上课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教师虽严格按照课程内容来进行教学,但是学生的体质状况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很多学生和教师对目前体育課内容的设置和实施不太满意。这就说明我们目前的课程设置存在一定的问题。要求我们对现在阶段体育课程提出研究对策,促使体育教育课程内容早日实现一体化的意义重大,主要有:

1、有利于全面提高以及培养学生的体育和健康意识。

2、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科学认识,促进终身体育的开展。

3、有利于有关部门对学校体育课程一体化的实施,以及创新制定的有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4、不仅有利于我国青少年达到国家《体质标准》的要求,还可以丰富体育课程内容。

结论:综上所述,虽然体育教学在国家课程改革的引导下全面的进行着。但大多数改革,只在在课程设计的时候针对课程形式和操作层面上进行了改变,体育运动长期被大众忽略和轻视,其次,还有部分学校专业体育教师人数不足,教师也没有太多精力来设计教学;再次,由于大多一体化改革只是口号上的指示,缺乏理论的支持和具体的指导,有部分教师就不具备改革的专业技能,导致推进体育课程一体化改革创新存在于形式上。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我国各个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一体化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曲效妮.学校·社区体育一体化视野下社区体育发展的理论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李磊.中美高等体育院校比较体育课程内容体系的比较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7.

[3]崔海晗.沈阳市中学体育特长生“学训一体化”培养机制的SWOT分析[D].沈阳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作者简介:杨超智,单位:云南工商学院1985年6月,男,汉族,云南祥云,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课程改革。高志丽,单位:云南大学滇池学院1984年2月,女,汉族,云南祥云,副教授,研究生,啦啦操、健美操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体育课程创新思维教学方式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拓展训练纳入中学体育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对高职护理专业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创新产品、优化布局,让传统主流媒体传播更具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