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记者采访的艺术探究

2020-11-29 16:58李晓琴
科技传播 2020年3期
关键词:新闻记者受访者信息

李晓琴

新闻记者采访中,要想深入了解事件中的信息,就要采取一定的技巧,提升采访提问的能力,不能只是简单的问答,还需要提升提问的意识,对于提问内容要有正确的认识。新闻记者在信息采集的过程中需要了解新闻事件的全过程,为观众提供详实的报道。新闻记者在采访中要找到其中的突破点,要巧妙的提升,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所以,对于新闻记者的提问艺术的研究尤为重要。

1 新闻记者采访的重要价值

1.1 获得第一手信息资料

新闻记者采访可以得到第一手信息资料,能够了解事件发生的始末,对于事件发生原因的推测也有一定的价值。新闻内容较多,涉及的方面也比较复杂,所以在新闻处理中,采访是最直接的获得信息的方式。

1.2 深入挖掘事件

新闻记者采访提问能够深入挖掘事件,在事件发生之初可能并不会呈现整个事件的全貌,还可能被人掩盖,所以就需要新闻记者分析背后的情况,了解事件真实的状态。新闻记者在提问的时候要有正确的态度,还应该与受访者进行互动,表现出对受访者的尊重,而且还应该以谦卑的态度提出问题。而在挖掘尖锐的问题的时候也要有态度,言辞激烈。

1.3 提炼事件重点信息

新闻记者采访提问可以提炼公众关注的热点信息,新闻工作能够将采访引入到更深层次的话题研究中,这对公众引导有重要价值,能够方便公众了解社会事件。新闻记者提问可以了解事件的重点,让公众对事件有更深层次的认识。社会事件的发生有背后的原因,而新闻工作者要了解事件发生的原因,引导社会文化意识发展。

2 提升新闻记者采访艺术的措施

2.1 访问前做好准备

新闻记者采访之前做好准备是一个记者的基本素养。新闻记者要了解受访者的基本信息,对事件要有一定了解,对受访者文化背景、受访者情绪等都要有一定的认识,这样才能够提出合理的问题[1]。采访之前记者要做好规划,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新闻记者采访之前要有一定的逻辑规划,对于受访者没有按照自己的计划回答问题的时候也要有耐心,要重新规划自己的访问思路,受访者回答可能杂乱无章,但是记者要有想法,要引导受访者[2]。新闻记者要注意自己的访问内容应该满足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还应该满足社会道德标准,弘扬社会道德,打击社会阴暗面。在访问的过程中新闻记者要随机应变,自己准备的问题可能无法提出,这也考验着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新闻记者要随机应变。如,英国著名影星费雯丽在《乱世佳人》上映的时候有一个记者采访她,费雯丽反问“你看过这部影片吗,你读过《飘》吗”,记者回答没有看过,费雯丽回答,我不和一个无知的人交谈,这也成为新闻界的笑柄,所以记者要注意这一问题,在采访前做好充分准备,这是对受访者尊重。

2.2 利用工具采访

新闻记者对受访者的采访中还应该重视提问工具的运用,目前人们之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比较多,所以新闻记者也可以充分的运用各种方式进行信息交流。现代社会节奏比较快,面对面交流的方式成本较高,所以新闻记者可以采取社交软件与受访者进行交流,这样在采访受访者之前新闻记者能够中做好充分的准备,还能够促进采访工作的开展[3]。新闻记者采访受访者可以采取QQ、微信、电话或是新闻客户端等方式与受访者进行交流,这样能够降低采访成本。虽然这种方式不适合普遍运用,但可以适用于部分人群,对于受访者有重要价值,也改变了采访工作,降低工作量。

2.3 抓住疑点,深入挖掘

新闻记者采访要深入挖掘背后的信息,目前新闻行业竞争激烈,很多新闻都存在用标题吸引受众的情况,但是实际上并没有真实信息,这种方式无法吸引受众长期关注,还有可能导致受众的反感[4]。目前人们对“标题党”反感,这对新闻媒体的长久发展不利。新闻报道要有内容,深入的分析新闻事件背后阐述的故事,要了解信息的真假,而且还应该善于抓住采访中的疑点,对于受访者隐瞒的内容通过提问的方式找到答案,新闻记者要注意谈话的系统性和层次性,找到提问的关键,不能直接抛出问题,要一步一步地引导受访者,通过消除受访者戒备的方式获取真实的信息。在访问的过程中要关注受访者的情绪变化,照顾受访者的情绪。

2.4 问题要具有代表性

新闻记者采访提出的问题要代表性,采访的时间有限,所以新闻记者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更多的信息,这样才能够深入的了解事件[5]。新闻记者提出的问题也决定了采访的深度,所以提出的问题尤为关键。很多记者认为社会热点就是访问的重点,但是这种理解避免片面化,这会导致新闻记者提出的问题主观性比较强,对于新闻的认识不足,还有可能导致提出不合理的问题,无法贴切到实际事件上。新闻记者采访提问要有社会意义,提出的问题要具体化,还应该有针对性,在有限的时间内要规划自己的提问,这样才能够得到理想的访问效果,获得更多的新闻信息。

2.5 善于倾听

新闻记者采访提问受访者的回答有直接的关系,根据受访者回答的问题能够促进采访的深入开展。受访者回答的过程中,新闻记者应该了解受访者的情绪,与受访者产生情感共鸣,表现出对受访者的关心。新闻记者在对受访者采访的过程中要在提问者和聆听者两个角色中来回的转换,让受访者能够感受到新闻记者对自己的关注,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新闻信息。新闻记者在采访不能采取机械式的提问方式,要提升采访的效果就要尊重受访者情绪,改进采访方式,得到更多的新闻信息。

2.6 利用传统文化提问

新闻记者采访提问重要认识到文化创新的价值,传统文化的应用广泛,而在新闻记者的提问中也应该将其运用其中,对于传统文化的研究要从幼儿教育到国学研究。新闻记者要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在提问中充分的应用文化知识。记者对知识的传播也有重要的影响,在平时的访问中运用传统文化知识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知识传播,让更多人认识到传统文化知识的价值,也能够展现新闻记者的专业素养,为新闻采访提供更多的素材,这对采访内容的深入也有重要价值。新闻采访中运用传统知识可以增加新闻知识的社会意义。

2.7 访问中要重视细节处理

新闻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还需要重视细节处理,新闻记者不能对每一个受访者进行调查,但是调查中还发挥自身的专业能力。对受访者的采访中要避免主观情绪的表达,要从客观的角度进行分析,观察受访者的细节,了解受访者的情绪变化。如在采访之初,受访者可能存在一定陌生感,新闻记者还善于主动调和这种陌生感,还应该帮助受访者放松情绪[6]。在对受访者提问中,若是受访者与事件有一定联系,可能会出现语言偏激的情况,所以新闻记者在采访中就应该引导受访者,避免受到受访者的影响,导致采访重点改变。在采访的全过程中关注细节,避免由于放松毁了整个采访过程。新闻记者还要了解被采访者回答是否能够达到采访的预期,要明确采访是否满足要求。如,楚云在采访钟荐勤的家人的时候,看到受访者表情凝重,记者没有当即采访,而是与其一起等待,记者了解到是灵车马上就要来了,所以大家都在等待,在灵车驶过后,钟荐勤的家人、亲友接受了采访,采访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对记者知无不言。在案例中记者充分的尊重受访者,所以也实现了采访的预期效果。

3 结论

网络的发展让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就了解天下事,这离不开新闻记者的准确报道。新闻记者提问要以最短的时间掌握最多的信息,新闻记者在采访中要充分的利用提问技巧,提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提问要更佳详细,提升新闻的价值。新闻记者采访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还必须确定相关问题的范围和尺度,利用工具采访,抓住疑点,深入挖掘。新闻记者提出的问题要有代表性,对受访者的回答要耐心的倾听,还应该充分的利用传统文化提问,在提问中也需要注意细节的处理,尊重受访者。

猜你喜欢
新闻记者受访者信息
如何辨别新闻记者证真伪
如何辨别新闻记者证真伪?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