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航电子政务发展方向探究

2020-12-02 15:18中国民用航空局
民航管理 2020年7期
关键词:电子政务政务网络安全

□ 中国民用航空局 朱 诺/文

电子政务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信息社会的核心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增强执政本领,要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善于结合实际创造性推动工作,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行动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健全先进、可靠、经济的安全安保和技术保障服务体系,提升网络安全和技术保障能力,强化和提升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建设,完善民航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建立以民航服务为核心的大数据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智慧化的政府管理、航空运行和航空服务。

对于民航电子政务建设而言,现阶段的主要工作是通过深化政府体制、职能改革,实现政务公开、政府与民间互动,通过资源重组,加快立法、标准、规范制定步伐,创建民航电子政务的新环境。

现状分析

我国民航电子政务建设是伴随着国家政府信息化建设而逐步发展的,是在经历了上世纪80 年代初到90年代初的“办公自动化”、90年代初期的“三金工程”、1999年开展的“政府上网工程”等阶段,由点到面开展起来的。2003年,根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民航局根据国家有关要求,审时度势,统一规划和管理民航电子政务工作。2004年起,先后开展了民航电子政务一期、二期项目建设,确立了民航行政系统以“三网一库”为基本架构的政务信息化框架,建成了覆盖民航各级行政单位的统一的网络平台、安全保障体系、内网综合办公平台和政府网站等统一的基础平台,为下一步加强整合提供了坚实基础。截止到2019年底,民航电子政务建成覆盖民航局与地区管理局的基础网络平台和安全保障体系,民航局及七大管理局政府网络成为民航电子政务的门户网站,实现了政务公开、行政许可、网上申报、在线审批、出行服务等服务功能。民航电子政务内网综合办公系统成为民航各级行政机关统一的办公平台,上下联动,提升民航局与管理局、监管局之间的公文和信息沟通;同时,各部门办公自动化系统日益完善,建成各部门内部共享的信息综合应用平台,融合电子政务、运输管理、生产调度、电子公文各系统,成为民航各级主管部门和人员进行生产管理和经营决策的重要工具,提高了行业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及时性、有效性,改善了公共服务质量和政府服务能力,同时通过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无纸化办公,降低了民航政务的行政管理成本。

虽然电子政务已经取得了很多成就,但是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阻碍了电子政务的继续快速发展。一是功能简单单一。电子政务是我国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之一,但在民航电子政务建设中依旧存在空白点,同时在电子政务实现的功能上也参差不齐。民航绝大多数单位都已建设了电子政务系统,个别单位还实现了面向外部的电子公文交换,而信息流程的跟踪与管理、面向外部的电子公文交换功能的实现仍处于较为薄弱的阶段;二是信息系统有待进一步整合。民航各单位已经开发了办公系统和专用的业务系统,改善了公共服务质量,提升了政府服务能力,优化了内部流程。但是电子政务信息共享程度不高,业务协同能力有待加强,必须在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方面进行有益探索;三是电子政务应用有待进一步拓展。民航电子政务各系统已经在提高安监能力、改善服务质量、提高经济效益、提高办公效率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通过建立和完善一批核心应用系统,进一步加强系统功能,优化业务流程,实现业务的全面覆盖,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有效管理,实现威胁预警及风险评估,建立一体化、全程化的信息处理平台,提高对外宣传和服务水平仍然是艰巨的任务;四是标准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电子政务标准体系的目标是保证电子政务网络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安全可控和可管理。目前各单位办公系统和业务系统标准不统一、接口不一致,为综合利用数据、信息资源共享、资源整合带来了一定阻力;五是安全保障体系有待加强。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各业务系统安全强度不高,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未严格实行内、外网隔离的业务系统无法进行涉密信息的电子化存储和传输,系统功能存在较大限制,而且访问控制定义有很多“孤岛”,难以进行统一的访问控制。

发展目标

到“十四五”期末(2025年),民航电子政务统筹规划和支撑保障服务水平全面跃升,基本形成基础设施集约统一、信息资源高度共享、业务系统有机协同的大系统、大数据、大平台民航政务信息化发展模式,规划建设、业务运营、技术运维及安全保障等方面服务能力全面增强。

信息服务基础平台建设更加完善。到2025年,全部政务信息系统迁移到云平台,实现80%以上的民航政务信息资源高效采集和有效整合。

政务信息化发展水平显著增强。到2025年,民航政务信息系统建设更加完善,整合共享基本完成,政务大系统大平台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政务融合、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水平显著增强。

网络安全和运行保障服务能力全面增强。到2025年,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技术和业务运维体系基本建成,建成一定规模、专业化的业务和技术运维团队,形成了标准化、规范化的业务与技术运维服务流程和制度规范,技术保障能力全面增强。

发展方向

围绕新时代民航强国的总体要求,按照“一加快,两实现”的战略部署,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着力推进民航发展质量、效率和动力变革为己任,民航电子政务将着力打造“一二五”发展格局,即“绘制一张宏图、完善两个体系、打造五大平台”。

(一)绘制一张宏图

打造全链条、高质量的民航信息服务产业生态体系,推动信息服务模式由单打独斗向多方协同和多方互动转变,构建涵盖设计规划、系统运维、数据分析、知识产权管理等全生命周期服务,打造民航信息服务产业生态链,形成面向全行业的信息服务行业能力。建成开放式信息服务创新平台,整合民航内部创新资源,加强与其他外部行业合作,探索开展民航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技术交流等服务,使系统个性化定制服务、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服务新业态新模式成为新的增长点。

(二)完善两个体系

1.完善民航信息科学标准体系建设

加强民航信息化标准规范研究,重点推进民航电子政务、民航大数据、飞行、无人机、适航等领域信息化标准制定实施,构建民航信息科学标准体系。加强与航空公司、机场、科研机构、行业协会、标准组织等机构的交流合作,探索建立民航信息科学标准制定合作新机制,形成标准制定工作合力,促进标准研究与应用推广。加大国际民航信息科学标准研究跟踪力度,积极参与国际民航领域信息化标准制定,推动飞行员电子云执照等标准走出去,提升我国民航信息标准的国际影响力。

2.完善民航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健全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制定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定期开展网络安全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落实重要信息系统及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维安全保障机制,加强重要信息系统安全加固,建立可靠的信息容灭备份机制,构建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和应急处置信息服务系统,增强全天候网络安全态势感知能力。构建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领域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处置机制,强化新技术产品和服务的安全评测和技术审查,增强新技术网络下应急安全管理能力。建立民航网络信息安全保障支撑平台,推动民航关键基础设施、数据资源和重要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威胁监测,实现航空安全信息收集、调查、分析、预警、预防为一体的闭环管理。

(三)打造五大平台

1.构建民航政务云计算服务平台

依托已建电子政务公共基础设施平台,构建统一高效、弹性扩展、安全可靠、分类服务的民航政务云计算服务平台,为政务信息系统提供统一的基础设施服务和业务应用支撑。推动新建业务系统一律依托政务云计算服务平台部署,已建业务系统逐步向云平台迁移,实现民航各领域政务信息系统整体部署和共建共用。建设民航政务云灾备系统,确保民航政务信息系统业务连续和数据安全。探索民航政务“私有云”建设,提供容灾备份、敏感信息存储服务。

2.构建民航行业治理和监管平台

完善民航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增强民航信息监管能力,提升民航“大运行”体系下的行业监管效能。持续建设适航审定运行管理系统,满足适航审定的统一信息管理,实现数据深度利用、互联互通和高度共享,提高适航审定工作的规范程度和质量水平。加快完善民航航班时刻管理系统,建立具有发布信息、接收申请、计算配置、便于监管的综合化一体化民航航班时刻管理体系。建设航空器追踪监控系统,实现日常民航航班追踪态势监控、突发事件应急协调指挥、指令传达以及重大任务保障。建设飞行标准监督管理系统(FSOP)三期,对已运行的子系统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模块开发,加强与民航执法系统、运行监控系统的对接。建设通用航空管理系统,实现通用航空经营许可证与运行合格证两证合一审定、通航活动与作业信息统计等合规审定功能。建设民航无人机管理信息共享平台,针对无人机等无线飞行器制定统一的民航运行品质信息监管体系,加快形成信息开放、资源共享、协调决策的无线飞行器运行信息监控网络。

3.构建民航公共信息资源开放平台

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努力打造“网上政府”。建设民航数据公共信息资源开放网站,提供目录发布、数据注册、集中发布、便捷检索、数据获取、统计分析、互动参与、应用开发、可视化展现等功能,实现民航公共信息资源统一汇聚和集中向社会开放。制定民航公共信息资源开放计划,开展公共信息资源开放目录编制工作,明确数据开放属性,明确开放的时间节点和路线图,推动民航局各部门、地区管理局和派出机构有计划开放。加强民航公共信息资源开放安全保障工作,建立健全公共信息资源开放安全管理制度、保密审查制度和开放审查机制等。

4.构建民航数据共享和交换服务平台

建立基于电子政务外网的民航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促进民航政务信息资源汇聚整合、实时共享和规范利用。建设民航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共享交换体系,梳理民航局机关、直属单位、地区管理局等部门数据资源,形成一体化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建立民航数据共享交换机制,制定民航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管理办法,明确民航局各类数据共享的范围边界、使用方式以及责任义务,确保共享数据的质量和时效。推动局机关、直属单位已建数据平台与共享交换平台对接,促进涉及航空器、机场、航线航班等基础信息汇集接入,形成跨部门、跨层级的数据应用格局。

5.构建民航行业治理大数据服务平台

建设民航行业治理大数据服务平台,推动行业治理大数据的整合应用,促进民航业转型升级。整合现有业务系统数据资源,构建民航行业基础信息库,实现航空器、机场、人员、航线、航班、航空运营人、保障机构等基础数据集中管理和“一站式”查询。加强民航行业治理数据资源开发与应用,推进行业发展、市场管理服务、价格监管、投资建设等大数据综合分析业务,增强行业趋势分析和监督管理能力,为民航发展决策、管理和执法提供数据支持。推进民航、旅游、公安、气象、环保、通信等部门数据融合,创新民航大数据应用模式,提升相关部门协同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

总之,我国民航电子政务应瞄准国家战略和民航未来发展需求,民航电子政务紧紧围绕民航强国的中心任务,以“规范、共享、安全、实效”为目标,遵循“统一规划标准、统一建设管理、统一运行维护、统一资金使用”的基本要求,建立健全电子政务建设、管理、运行体制机制,协调统筹民航各级行政机关需求,以加强和深化应用建设为重点,以提高信息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为主线,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加强应用系统整合,逐步建立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机制,努力构建具有民航特色的电子政务应用体系,推进电子政务与民航局重点工作和发展方向相融合。按照“统筹集约、深化应用、确保安全、务求实效”的总体要求,建立健全共享共用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强化安全保障能力建设,促进电子政务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增强政府对民航发展的引导和管理能力,为新时代民航强国战略和民航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服务。

猜你喜欢
电子政务政务网络安全
论基于云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应“实战化”
上网时如何注意网络安全?
政务云上看政情
关于陈某政务公开申请案的启示
二维码让政务公开更直接
电子政务工程项目绩效评价研究
中国电子政务的“短板”
我国拟制定网络安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