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规律本质 分清暂态稳态*

2020-12-02 07:29柯晓露
物理通报 2020年12期
关键词:暂态外力导轨

柯晓露

(福建教育学院理科研修部 福建 福州 350001)

陈艺君

(漳浦道周中学 福建 漳州 363200)

詹国荣

(漳浦县教师进修学校 福建 漳州 363209)

在外界条件维持不变的情况下,许多物理事件经过发展变化最终会趋向某种稳定状态,如空中摆动的悬球,空中下落的物体,在平面上滑动的物体,汽车恒定功率下的运行,电容器的充放电,导电杆在磁场中的运动等等,这些过程终究会趋向一种稳定的状态:或静止,或匀速运动,或匀变速运动,或电流为零,或电流恒定,或电流均匀增加.在从开始至达到稳定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时间有的是有限的,有的却是漫长无限的,前者所达到的稳定状态通常叫稳态,后者在漫长的时间过程中,逐渐趋近稳定状态而又永远不能达到稳定状态的过程通常称为暂(渐)态过程[1].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教师经常将这两种过程混淆,造成对学生的误导,甚至经常编制错误的试题进行考查,影响考试的信度效能,干扰学生正确的思维,压抑教师的专业进取,给科学态度与科学责任的全面贯彻落实带来影响.本文通过对一道省质检试题的分析,试图:

(1)例举被误当为稳态的暂态现象;

(2)探究双导电杆在磁场中运动的规律,给判别两种不同过程予以示例;

(3)分析错误对教学的影响,警示同行注意.

1 对2020年福建省高三毕业班质检理综第21题的商榷

【原题】如图1所示,水平面内固定有两根平行的粗糙长直金属导轨,两根相同的导体棒AB,CD置于导轨上并与导轨垂直,整个装置处于竖直方向的匀强磁场中.从t=0时开始,对AB棒施加一个与导轨平行的水平外力F,使AB棒从静止开始向右做加速度大小为a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导轨电阻不计,两棒均与导轨接触良好,最大静摩擦力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下列关于CD棒的速度v、加速度a、安培力F安和外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

图1 杆在磁场中受力运动

命题者提供的参考答案是B,D.

显然,从提供的参考答案看,命题者认为CD杆经历一段有限的时间(如选项B中的t1)后,将会达到加速度恒定的稳态;加在AB杆上的外力经历一定的时间(如选项D中的t1)后,其大小也可达到恒定的稳态.但事实是否如此呢?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定量探究,以辨真伪.

对AB和CD杆进行受力分析,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和电磁感应定律,有

AB杆

F-μmg-BIL=ma0

(1)

CD杆

BIL-f2=ma2

(2)

回路电流

(3)

式中m,R,μ为杆的质量、电阻及其与导轨间的滑动摩擦系数,L为导轨间的距离,a2,v2为CD杆的加速度、速度.

1.1 CD杆的运动速度v2及加速度a2的计算

起初CD杆保持静止.AB杆匀加速运动,其速度v1随时间增大,产生的感生电动势也增大,回路中的感生电流随之增加,CD杆受到的安培力也随之增加,但其大小在小于最大静摩擦力μmg时,CD杆一直保持静止,这段时间:a2=0,v2=0,代入式(2)和式(3)有

当f2=μmg时,得

也就是说,t在[0,t0]内,v2=0,a2=0.

(2)当t≥t0时,CD杆开始运动,其f2=μmg,a2,v2不再为零,将f2的值及式(3)代入式(2)并写成微分式

(4)

式(4)是变量不可分离的一阶线性微分方程,无法直接进行积分获取其解,只能先通过其对应的齐次方程求特解,再将带有积分常数的特解通过参数变换求得该方程的通解.

(5)

对照式(4),这里的

(6)

(7)

因为

d[texp(λt)]=exp(λt)dt+tdexp(λt)=

exp(λt)dt+λtexp(λt)dt

所以

λtexp(λt)dt=d[texp(λt)]-exp(λt)dt

因此,式(7)第一项为

(8)

式(7)第二项

(9)

将式(8)和式(9)代回式(7)得

(10)

将式(6)、(10)代回通式(5)得式(4)的通解为

(11)

(12)

(13)

代回上式,由此求得CD杆的速度v2为

(14)

(15)

起始时间归零后的式(15)比式(14)更简洁,物理意义更显而易见,式(15)表征CD杆开始运动后,其速度v2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该式可看成由两部分的分速度相加合成,即

v2=va+vb

(16)

其中

将va和vb及两者合成后的v2画成v-t图像,如图2所示.

图2 va,vb,v2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

由图2可见:

(1)CD杆的速度v2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永远不可能是一条直线,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无限地迫近直线va.

至此,我们清楚看出,CD杆的速度v2随时间t′的变化不可能达到稳态,而是一种无限接近稳态的暂态过程.

将式(15)对时间t′求导得

(17)

利用式(17)画出a2-t′图像,如图3所示.

图3 a2-t′图像

从式(17)及图3可以看出:a2的大小随着时间t′的增加而增加,其值不断迫近a0,但因增加的速度越来越慢,永远在接近的过程中而无法到达a0,是个暂态过程.

1.2 关于AB杆所受外力F的计算

要维持AB杆以加速度a0做匀加速运动,作用在其上的外力F应满足什么条件呢?

(18)

显然,这段时间F的大小必须随t均匀增加.

(19)

式(19)表征t′≥0之后,外力F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同样将式(19)看成由两部分的力合成:F=F1+F2.其中F1=2(ma0+μmg),这是一大小恒定的力,其物理意义非常明显,是用于克服两杆所受的摩擦及获得相同的加速度a0所需的

这是与F1方向相反的力,其物理意义反映了CD杆在趋向加速度a0时是迟滞的.在尚未达到a0时,外力F自然要在F1的基础上扣除迟滞部分(F2),指数部分是迟滞因子,反映CD杆加速度距目标a0的滞后程度,在这里,物理学的美体现的淋漓尽致,每个物理公式似乎都在演绎着自然的历程,述说宇宙之道.

F,F1,F2随时间t,t′的变化规律可画成图像,如图4所示.

图4 F,F1,F2随时间t,t′的变化图像

从式(19)及图4均可见:作用在AB杆上的外力F一直随着时间的增加而无限接近恒定值2(ma0+μmg),但永远无法达到这一稳态的过程.F的变化也是个暂态过程.至此,我们通过严格的计算证明了CD杆的运动与加在AB杆的外力变化过程均为暂态过程,原题答案中将其当成稳态是不妥的.

2 问题的启示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将暂态过程误当成稳态的现象经常出现,如前面提到的汽车恒功率运行,空气中下落物体的运动,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等常有类似的错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1)有的混淆稳态与暂态的区别;(2)有的分不清哪些现象可达到稳态,哪些现象是无穷渐近的暂态;(3)有的则是无原则不加说明地忽略两者的区别.这些现象对物理教学的影响是显见的.一是不符合客观事实,有违科学真理;二是误导学生正确的思维,尤其是对尖子生,这些学生凭着他们的聪明才智或通过提前自学,完全有可能区分暂态与稳态的不同过程,教师如混淆两者,势必干扰他们正确的思考,打击其特长的发展;三是如出现在试题上,会影响考试的信度和效能,如是选择性的考试,还会严重影响学生的未来;四是不利于鼓励教师深入钻研学科知识,压制教师的专业发展,长期以来,许多练习、试卷甚至重要的考试出现类似的错误,却鲜有人提出异议,大家习惯成自然,以讹传讹,结果发展到:“假作真时真也假”的地步.大家如果抱着人云亦云的态度,缺乏主动探索的意识和热情.久而久之,可能对专业素养追求就会越来越淡薄.

科学态度与科学责任是我们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求,作为教师,本身必须先具备这种素养,正所谓给学生一点亮光,自己必须吸进光的海洋,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是科学态度的精髓.坚持真理,实事求是,不人云亦云,是科学责任的重要体现.教给学生的知识,教师必须先想通弄明,知微见著.也只有这样,才能切实落实好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暂态外力导轨
同步发电机转子电磁暂态的准确表达
棒与导轨问题分类例析
构建电磁感应模型 速解棒与导轨问题
基于全纯函数嵌入的暂态稳定网络方程算法
带低正则外力项的分数次阻尼波方程的长时间行为
亲戚出的点子攒劲得很
奥地利斯太尔公司AUG USR半自动步枪
横向干货补给装置升降导轨制造加工及安装工艺
电力系统全网一体化暂态仿真接口技术
电力系统机电暂态-电磁暂态混合仿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