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教材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2020-12-03 09:00
名师在线 2020年31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数字

朱 娣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盐城小学,江苏盐城 224000)

引 言

在教育教学理念不断进步、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环境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理念与教学手段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数字教材在这一过程中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数字教材就是指数字化教材,其与传统教材存在差异,其主要是借助多媒体技术将传统纸质内容进行数字化处理,这样就能有效转化成适用于各类电子终端的互动性教材,并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优势,将文字、视频、音频、图片及动画等多项元素有效结合起来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最终可以充分发挥出数字教材的价值。

一、数字教材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一)数字教材认识不足

应用数字教材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能够将信息技术所具备的功能及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但是目前数字教材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还存在应用不足等情况[1]。例如,学校与教师对数字教材认识不足,部分教师无法紧跟时代发展诉求与潮流,不能将数字教材有效应用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也无法控制数字教材和道德与法治课程之间的关系,最终的教学效果自然也就不够理想,无法激发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尚弱,所以在使用数字教材时,不但无法将其与教材有效整合在一起,反而会大大降低课堂教学效率。

(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学主导是教师,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普遍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德育作用的发挥,进而导致学生无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三)教学手段单一

很多教师虽然明白数字教材的价值,可是在实际应用时,还是会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在教学期间依然使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手段,以教师口头讲解,抑或重点知识勾画与背诵为主。在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下,数字教材的价值自然也就无法有效发挥,最终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无法在课堂上得到提升[2]。

二、数字教材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一)应用数字教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对枯燥乏味的知识、死板的教学氛围都难以接受,所以教师在教学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时,一定要先对数字教材形成正确的认知,借由这一种新型教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愿意主动参与到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中。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借助信息技术所具备的集文字、视频、音频、图片及动画等多项元素为一体的功能,来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通过多媒体呈现教学内容,这样学生自然能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愿意参与到课堂教学中[3]。

例如,在教学“我们爱整洁”这一课时,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主题“镜子里的我”“这样做好不好”等故事,借助多媒体视频功能呈现出来。视频内容分别为以下场景:“小男孩一边吃水果一边玩玩具,吃过的香蕉皮到处乱扔;小女孩穿得整整齐齐,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去上学;小男孩一边看书一边啃手指,书桌上面也十分凌乱……”在呈现出这一视频动画情境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思考一下:“他们这样做好不好?大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猜一猜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在生活中你们还看到过哪些不整洁的样子呢?”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借助数字教材视频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之后再让学生在观看中思考,这样学生自然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从而有效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效率,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数字教材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价值[4]。

(二)创新教学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数字教材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的应用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而新型的教学模式自然需要对应新型的教学理念。所以,教师在应用数字教材来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时,还需要及时创新自身教学理念,树立现代化教学意识,充分认识到数字教材的价值,同时也应意识到学生的主体作用。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要求教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师在应用数字教材进行教学时,一定要不断地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借助数字教材来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进步与提升。

例如,在为学生讲解“健康过冬天”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来合理应用数字教材,这样能有效拉近数字教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这一课时编排的内容有四个话题,分别为“冬天的保健”“冬天不怕冷”“冬天有温暖”“快快好起来”,其目的则是鼓励学生不要惧怕寒冷,主动参与到冬季锻炼活动中,以此来磨炼意志,增强体魄,让学生从中获得一些较为简单的冬季保健小常识。基于这一教学目的,首先教师可以利用数字教材来为学生播放一系列的图片、视频,让学生从中获得感悟,然后再交流体验冬季锻炼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展开实践,这样学生自然能够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得到提升与发展,同时也能在讨论与体验中有效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最终保障教学效果[5]。

(三)借助数字教材深化学生感悟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数字教材来深化学生的感悟,让学生对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内容有更深刻的把握;抑或直接将数字教材应用于课后作业中,以此来拓展教学,这样学生也能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获得更为深刻的感悟与理解。

例如,在教学“干点家务活”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干家务活”的课后作业,并要求学生用手机拍摄下来,通过这一方式,不但能丰富数字教材内容,还能让学生的课外生活因此变得更加充实且具有意义,使学生也能在真切的体验中有所感悟,懂得并学会在家中帮助自己的父母,从而有效发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育价值。总之,在应用数字教材进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准确意识到数字教材的价值,利用网络手段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内容直接拓展到课堂外,以及学生实际生活中,从而有效加深学生对数字教材内容的把握,让学生得到提升与发展。

(四)优化评价机制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教师要想真正有效应用数字教材来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效率,除上述几点外,教师还需要及时优化教学评价机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与思考,这样学生不仅能够获得知识,还能发展自身的能力与素质,有效促进自身全面提升与进步。具体而言,教师在进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时,不仅要有效应用数字教材,还要在应用时加强对学生价值观、思想品德等多方面的了解,然后再基于此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让学生在有效的评价中得到全面的发展与提升,这样学生才能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掌握知识、获得能力[6]。

例如,在学生发送“干点家务活”视频作业后,教师就可以在观看后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而且在课堂上可以要求学生就彼此的视频进行分析与探究。这样学生也能在相互促进中得到提升和发展,同时还能在讨论中及时纠正自身的不良习惯与行为。另外,教师在评价时,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与总结,借助这一手段来进一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真正让学生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获得提升与进步,同时充分发挥出数字教材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的应用价值。

结 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数字教材成为重要的教学工具,而且在基础应用、资源、服务及连接等多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若能充分发挥数字教材基础资源作用,就能让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所具备的价值导向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基础应用功效的有效发挥则能够让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德育实效性得以提升;基础连接作用的有效发挥则能够让教材适宜性得以全面展现;而基础服务作用若能得以有效发挥,则能提升教材教学的便捷性。为此,教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一定要准确认识到数字教材的价值,将其合理应用于课堂上,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数字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法治护航 守护生命之源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答数字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数字看G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