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H-FABP、CysC及LVEF联合检测对老年冠心病病人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

2020-12-03 03:28向乾才罗廷福张天贵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年21期
关键词:心肌冠心病预测

向乾才,罗廷福,张 娟,张天贵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脏器质性病变,老年人CHD患病率较高,且男性高于女性[1]。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CHD患病率和致死率明显升高,给社会和病人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2]。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目前CHD的常用治疗方法,主要用于药物控制效果不佳的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和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病人的临床治疗[3-4]。冠心病PCI术后仍可发生急性心血管事件,准确评估预后对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研究发现,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type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H-FABP)、胱抑素C(cystatin C,CysC)参与CHD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可作为CHD临床诊断的参考指标,但关于H-FABP、CysC与CHD病人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较为少见[5-6]。本研究观察老年CHD病人血清H-FABP、CysC水平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变化,分析血清H-FABP、CysC水平与LVEF的相关性,探讨血清H-FABP、CysC及LVEF检测对老年CHD病人术后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的评估价值,为改善CHD病人临床预后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85例CHD病人为CHD组。纳入标准:①经冠状动脉血管造影确诊为CHD,疾病分型依据中华医学会拟定的相关标准[7-9];②在我院实施PCI术;③年龄在60岁以上;④签署知情同意书,配合治疗和随访,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①先天性心脏病、严重心脏瓣膜病和感染性疾病病人;②内分泌疾病、自身免疫疾病以及恶性肿瘤病人;③肝肾功能障碍病人;④临床资料和随访缺失病人;⑤PCI术后心绞痛未得到有效缓解进行二次手术病人。CHD组85例,其中男52例,女33例;年龄60~76(68.59±4.69)岁;病程5~12(8.29±2.69)年;SAP 22例,UAP 47例,MI 16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健康的老年人50名为对照组,其中男27名,女23名;年龄60~75(68.24±4.52)岁。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观察指标及方法 抽取入院或体检时空腹肘静脉血4 mL,以1 000 g离心力离心15 min,小心分离血清。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受试者血清H-FABP、CysC水平,试剂盒购于迈克公司。应用多普勒超声仪(5000型,飞利浦)测量受试者LVEF。

1.2.2 跟踪随访 PCI术后进行1年的临床随访,记录术后1年内MACE,包括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病变血管再狭窄以及支架血栓等。

2 结 果

2.1 两组血清H-FABP、CysC及LVEF比较 CHD组血清H-FABP、CysC水平高于对照组,LVEF低于对照组(P<0.001)。详见表1。

表1 两组H-FABP、CysC及LVEF比较(±s)

2.2 不同疾病类型CHD病人血清H-FABP、CysC及LVEF比较 MI组血清H-FABP、CysC水平高于UAP组和SAP组,而UAP组血清H-FABP、CysC水平高于SAP组(P<0.05);MI组LVEF值明显低于UAP组及SAP组,UAP组LVEF低于SAP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不同疾病类型CHD病人血清H-FABP、CysC及LVEF比较(±s)

2.3 CHD病人血清H-FABP、CysC水平与LVEF的相关性 CHD病人血清H-FABP、CysC水平与LVEF值均呈负相关(P<0.05),而血清H-FABP与CysC水平呈正相关(P<0.05)。详见表3。

表3 血清H-FABP、CysC水平与LVEF的相关性(r值)

2.4 不同预后病人血清H-FABP、CysC水平及LVEF比较 85例CHD病人中术后1年发生MACE 27例,发生率为31.76%。MACE组H-FABP、CysC水平高于非MACE组,LVEF明显低于非MACE组(P<0.05)。详见表4。

表4 不同预后病人H-FABP、CysC及LVEF比较(±s)

2.5 H-FABP、CysC及LVEF检测对CHD病人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 H-FABP、CysC及LVEF预测CHD发生MACE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0,0.842,0.847;最佳临界值分别为H-FABP<23.89 ng/mL、CysC<1.94 mg/L、LVEF>58.44%;联合检测的AUC为0.932,预测灵敏度为92.6%,特异性为82.8%。详见表5、图1~图3。

表5 H-FABP、CysC及LVEF检测对CHD病人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

图1 H-FABP、CysC预测CHD病人发生MACE的ROC曲线

图2 LVEF预测CHD病人发生MACE的ROC曲线

图3 H-FABP、CysC及LVEF联合检测预测CHD病人发生MACE的ROC曲线

3 讨 论

CHD是冠状动脉阻塞或狭窄引起的心肌坏死、心肌缺血缺氧性心脏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胸闷、阵发性心跳加快以及心绞痛等,高血压、高血脂和遗传是CHD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10]。目前,CHD已成为全球人类死亡的首要原因,我国冠心病死亡人数位居全球第2位。PCI是临床上治疗CHD的主要方法,应用经心导管技术疏通病变冠状动脉,改善心肌血流灌注状况,从而有效缓解心肌缺血症状[11]。CHD病人预后与病变部位、血管狭窄程度及支数、支架数量和抗凝药物使用等有关,准确评估病人预后对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尤为重要[12-13]。本研究对85例老年CHD病人随访1年,随访期间发生MACE 27例,提示CHD病人PCI术后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较高,突显出预测CHD病人预后的重要性。

H-FABP是一种敏感度较高的心肌缺血早期标志物,对评估缺血性心肌病病人病情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14]。H-FABP特异性存在于心肌细胞中,心肌缺血、缺氧损伤时,心肌由糖供能转变为脂肪酸供能,引起H-FABP迅速释放入血[15]。有研究发现,心肌缺血损伤后,血清H-FABP水平在2~3 h即开始升高,4~8 h可达到峰值,变化速度较肌钙蛋白等心肌损伤标记物更快[16]。CysC广泛存在于有核细胞中,能够抑制半胱氨酸蛋白酶活性,减少蛋白酶对细胞的影响。研究表明,CysC参与中性粒细胞的趋化过程,发挥调节炎症反应的作用;另外,CysC参与动脉粥样硬化过程,当冠状动脉出现硬化斑块或发生急性梗死时,血浆CysC水平明显升高[17-18]。因此,CysC可作为冠心病诊断和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LVEF是反映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常用指标,CHD病人心肌缺血缺氧损伤,心脏超负荷工作导致心肌收缩功能降低,心排血量减少,LVEF明显下降[19]。本研究结果显示,CHD组血清H-FABP、Cys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而LVEF值低于对照组(P<0.05);另外,在不同类型冠心病病人血清H-FABP、CysC水平及LVEF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CHD病人血清H-FABP、CysC与LVEF均呈负相关(P<0.05),说明H-FABP、CysC及LVEF与CHD的发生和发展存在密切联系,随着CHD病情加重,病人心功能明显降低,血H-FABP、CysC水平升高,血清H-FABP、CysC和LVEF可作为判断CHD病人病情的参考指标。

进一步分析血H-FABP、CysC水平及心功能指标LVEF检测对评估CHD病人术后发生MACE的应用价值,其中术后1年发生MACE病人血清H-FABP、CysC水平高于未发生MACE病人,LVEF值低于非MACE病人,提示血清H-FABP、CysC升高和LVEF降低与CHD病人近期发生MACE有关。ROC曲线分析发现,H-FABP、CysC及LVEF预测CHD发生MACE的AUC分别为0.850、0.842、0.847,最佳临界值分别为H-FABP<23.89 ng/mL、CysC<1.94 mg/L、LVEF>58.44%,说明H-FABP、CysC及LVEF检测对预测CHD病人1年内发生MACE应用价值较高,而3者联合检测的AUC大于单独检测,且诊断灵敏度也高于单独检测;联合检测具有更佳评估效能,可以提高预测的灵敏度,降低漏诊率。

综上所述,老年CHD病人血清H-FABP、CysC水平及心功能与PCI术后MACE发生有关,血清H-FABP、CysC水平及LVEF可作为评估CHD病人预后的参考指标。

猜你喜欢
心肌冠心病预测
无可预测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A卷)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B卷)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A卷)
sST2水平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CCTA联合静息心肌灌注对PCI术后的评估价值
高盐肥胖心肌重构防治有新策略
查出“心肌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