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联合国合作为世界注入确定性

2020-12-03 13:57张贵洪
人民画报 2020年11期
关键词:主权国家全球性联合国

张贵洪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进一步加剧了这一事态。在缺乏全球共识的情景下,不确定性大概是国际社会达成的最大共识了。在这样的时代,需要有稳定性的因素和力量,为世界前景注入确定性。

中国与联合国的合作

75年来,联合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新中国与联合国近半个世纪的合作同样成果丰硕。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开启了中国与联合国关系的新篇章,联合国也成为一个真正具有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当时,联合国成为中国了解世界和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给予了大量的援助和支持,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外部推动力量。同样,中国也大力支持联合国的工作。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开始建设性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冷战结束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对联合国的贡献越来越大,现已成为会费和维和经费的第二大出资国,是五个常任理事国中派遣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2015年,联合国成立七十周年,中国宣布设立中国-联合国和平发展基金等支持联合国的一系列的措施和行动。五年来,这些承诺正得到兑现。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曾评价中国是多边主义最重要的支柱。与联合国合作已成为中国多边外交的主旋律。中国与联合国在安全、发展和人权等全球事务上的合作,极大地增加了世界的确定性。

共同应对国际挑战

联合国成立至今面临的最大挑战来自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如今,联合国同样面临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等挑战,世界面对大量全球性问题的威胁。新冠肺炎疫情造成了全球性公共卫生和经济社会危机。国际社会期待联合国变得更加强大,以有效应对这些挑战、威胁和危机。中国是多边主义的建设性和稳定性力量,中国与联合国合作将成为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关键因素。在和平和安全领域,中国积极支持联合国通过预防冲突、维持和平、建设和平等实现可持续和平。在可持续发展方面,中国不仅以自身的发展为世界的发展做贡献,并且通过多边援助和南南合作等分享發展经验和成果,在推动可持续发展议程方面做出示范。在应对恐怖主义、金融危机、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时,中国是联合国强有力的支持者和可靠的伙伴。在推动国际法治、人权保护、全球治理变革等方面,中国与联合国也拥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和潜力。

携手合作引领未来

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带来的影响表明,联合国的核心使命应从避免世界性战争转变为解决全球性问题。世界首先是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主权国家是国际关系的基本行为体。因此,世界上的问题从根本上要依靠主权国家来解决,它们负有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首要责任。但许多全球性问题也需要通过国际合作和全球治理来化解。联合国是国际合作和全球治理的主要平台和机制。联合国等国际组织能够引领主权国家来解决问题。这种引领包括推动可持续发展和气候变化治理等全球议程、通过专门机构制订国际规范和国际规则、协调各种力量提供公共产品等。中国与联合国的合作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双方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新型国际关系有利于推动国际社会的团结和共识,合作共建“一带一路”也有助于推进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在大国竞争加剧、地缘政治对抗上升、单边主义有所强化的形势下,中国与联合国的合作将成为稳定性因素,避免国际社会失衡和失序。

是多边主义还是单边主义,是团结合作还是分裂对抗,是互联互通还是脱钩断链—国际社会正处在不同的方向和选择的十字路口。中国作为联合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和主要参与者,正通过与联合国的合作为疫情后的世界带去新希望。

(本报道撰文者系复旦大学联合国与国际组织研究中心主任)

猜你喜欢
主权国家全球性联合国
民族地区幼儿园空间的全球化与民族性判读
联合国秘书长访问基辅
联合国就乌克兰局势召开紧急会议
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军事外交的概念及功能
论中国式英语的发展趋势
国际气候外交在经济层面的障碍分析
文化自信:凸显英语教学的时代特点
全球广播电视的新进展和技术趋势
美国大型互联网公司的全球霸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