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哲学基点

2020-12-04 09:57张利国徐丽曼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共同体中华民族民族

白 屯,张利国,徐丽曼

(大连民族大学 a.马克思主义学院;b.经济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605)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在不同场合多次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大家庭等概念,逐步形成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内容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野研究、解读这些思想,对于贯彻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基础与派生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派生的产物,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变化和发展决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变化和发展。

1.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和客观来源

人类社会生活由两个方面构成,一是物质生活的过程,一是精神生活的过程。物质生活过程是基础,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方面。作为社会存在的重要表现,中华民族共同体决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内涵。社会的精神生活,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受社会的物质生活组成中华民族共同体决定,后者是前者的物质基础。

习近平同志深刻论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及以此为根基的精神文化。他指出,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各民族先民胼手胝足、披荆斩棘,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逐渐形成了以炎黄华夏为凝聚核心、“五方之民”共天下的交融格局。我们的灿烂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在历史的长河中,农耕文明的勤劳质朴、崇礼亲仁,草原文明的热烈奔放、勇猛刚健,海洋文明的海纳百川、敢拼会赢,源源不断注入中华民族的特质和禀赋,共同铸就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1]。中华民族共同体展现在其疆域、历史、文化和精神上的具体表现及其客观存在和永恒发展,决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客观基础、丰富内涵及其变化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立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物质基础,其内容和性质由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容和性质所决定,其变化发展由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变化发展所决定和引领。

2.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方面,是其派生物和表现

作为社会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即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派生物和表现。因为社会意识不过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的观念表现,即意识到了社会存在[2]199。中华民族共同体是第一性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第二性的,是由前者派生而来的。因此,习近平同志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1]。这段论述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互关系,厘清了两者之间的渊源关系、地位关系和基本属性。在这个意义上,德国哲学家黑勒(Hermann Heller)甚至认为,人的社会存在整体上决定其意识更多一些,而不是相反[3]53。没有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共同开拓的富饶辽阔的祖国疆土,没有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和伟大梦想精神,就没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产生和存在。

3.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变化和发展决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变化和发展

习近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从多个角度表现了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容和特征。一方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变化和发展,决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变化和发展。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在经济、文化、历史,以及民族关系、情感交流、追求团结统一的行动和信念,不断铸就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进步和发展。从“茶马互市”“马绢交易”中马匹、茶叶、织物等的各取所需所建立起来的各民族间经济上的交流和相互依存;从中原文化向周边辐射和传递,如儒学思想的传播、汉字的使用,以及各民族文化不断进入中原,如桌椅的使用、饮食中的火锅、黄瓜等所搭建起来的各民族文化交流交往的历史;从三国时期诸葛亮对少数民族推心抚慰、唐代文成公主入藏,都极大程度拉近了各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从中国历朝历代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都坚持不懈地追求天下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的精神指向等等都雄辩地证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不断变化发展,推动了华夏儿女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各民族间经济联系、文化交往、历史渊源、民族情感意识的不断进步。

另一方面,习近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表现了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容和特征。新中国成立70年多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这种历史性巨变引导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向新时代,产生了习近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推动了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在新时代的新发展,成为新时代全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凝聚共识、反对分裂新的理论武装。

深刻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间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基本关系,对于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思想和观点,特别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存在与意识关系理论、抵御和克服现代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霍布斯鲍姆(Eric Hobsbawm)曾经指出过这一点,他在回顾20世纪60到70年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所经历的大量有关事实后总结说,越来越多的“马克思主义者”从马克思主义中去除了劳动价值论和利润下降理论,他们拒绝了“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社会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的命题[4]。

二、反映、能动性与正能量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深度广度上反映了中华民族共同体,表现了社会意识的能动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充分彰显社会意识的正能量。

1.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理论深度和视野广度上反映了中华民族共同体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作用的程度决定于它所反映的社会存在的深度和广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蕴含的基本内容和性质,比如其内聚性、包容性、开放性等,则深刻反映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品格和秉性,从而展现了其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基本关系的重要方面。

对此,黑勒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他认为,民族具有自然和社会文化双重属性。民族首先是一个“具有自然的共同点”的共同体。他说人类结为一体的最坚实和持久的纽带,不是组织化的、目的取向的利益结合,而是具有生物器官上的、自然内在的根源。最重要的自然结合,即无需人类的刻意举动便可完成进而区别于其他人群的结合,是血缘和地理,出身和国别。这两个方面构成民族的自然基础[3]70。黑勒还指出,民族的文化共同体则表现了一个民族共同的文化财富。他认为,通过共同的命运,不同的血缘共同体融进一个民族中,即使地理经历着沧海桑田,共同的命运仍然贯穿一个民族的始终[3]75。这段论述有力地证明,中华民族在历史过程中的演化发展,既经历了自然力量的作用,如血缘和地理环境,也经历了各民族不断交流、借鉴、学习、融合的过程,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而促成如此复杂、多样、连续不断变化的根本动力就是“共同的命运”。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所经历的历史上共同的命运、共同的利益诉求、共同的目标向往,让不同民族的百姓自觉自愿地走到了一起,从而揭示了多民族融合发展的根本动力,也形成了具有相应内容和性质,以及内聚性、包容性和开放性特征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表现了社会意识的能动性作用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时刻作用并影响中华各民族,展现了其在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相互作用中的能动性。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而且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的宏伟目标,深刻展现了先进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作用的能动性。

习近平同志多次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动性作用的思想。比如他提出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出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等观点,表达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引领”“构建”“推动”的重要作用,也说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说明,当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把自己的感受和意识紧密且广泛地融入到具体的生活和工作秩序中时,团结的共同体为其提供帮助和依靠,同时也唤醒他们对劳动的热爱和责任意识[3]58。中华民族共同体决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后者对前者每时每刻都起到重要的影响和反作用,发挥着其能动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为中国广大百姓提供一个“广泛的工作秩序”,这个“团结的共同体”为百姓提供帮助和依靠,同时也唤醒了百姓的劳动意识、责任意识。

3.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充分彰显社会意识的正能量

习近平同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的核心概念是“铸牢”。一方面,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明确提出的促进中华民族大团结的行动纲领。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中央第一次提出,要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围绕着这一思想,习近平同志多次讲到要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讲到要牢固树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的十九大则站在新时代,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全党的行动纲领,从而在描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的过程中,添加了重要的行动保障。

另一方面,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要动员全党鼓足干劲,以更大的决心和更坚强的意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同志指出,把蓝图变为现实,是一场新的长征。面对新长征,他强调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在包括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五个方面采取行动,实现到本世纪中叶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5]。在总结中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的基本经验时,习近平同志再次立足于社会意识的能动性和正能量的角度指出,党中央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五位一体”总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任务,做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安排,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使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由此可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表达了中华民族追求民族复兴的共同理想,表达了先进、正确、积极的社会意识,彰显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优秀品格,而且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新时代党中央的动员令。从这个意义上看,在充分肯定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前提下,正确反映社会存在的那些先进思想、理论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2]20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存在和发展产生积极而巨大的作用,是保障中华民族共同体健康向上的正能量。

三、伟大实践的根本力量

中华民族的伟大实践维系并推动着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互关系,成为两者的纽带及其发展的根本动力。

1.中华民族的伟大实践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的根本动力

尽管实践的概念并非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首创,在他们之前包括中国的孔孟哲学在内的古代哲学家就开始自发地探讨有关实践活动的基本内容。而几百年前,德国古典哲学家们,康德、费希特、黑格尔等就已经自觉地对实践的特性、作用等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实践是实现目的性的活动、是具有主体性的活动、是能动的创造性的活动等观点[6]。与前人的探讨不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基于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提出了实践观点,(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的“实践观点”与其前人提出的“实践概念”具有本质的不同。参见高清海《哲学与主体自我意识》,吉林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199页。发现正是人类实践最基本的活动——人的劳动,实现了人的“两次提升”,即从自然界物种关系中的人与动物的关系提升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从人与人的关系中提升为人与社会的关系,建立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且辩证而有机的基本关系。所以,马克思主义认为,是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是劳动产生了人的分化,是以劳动为特色的人的能动性的创造性活动产生了世界,创造了世界[7]。

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伟大实践,他们世世代代辛勤劳动和创造,呈现于世界辽阔而美丽的疆土,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财富,以及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为世界所震惊的“中国速度”——每一分钟创造GDP1.57亿元、每一分钟“神威.太湖之光”运算750亿亿次、每一分钟333万元投入研究和试验、每一分钟生产汽车55辆、每一分钟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46804G、每一分钟网上商品零售1043万元、每一分钟快递小哥收发7.6万件快递、每一分钟移动支付金额3.79亿元……[8]。所有这些说明,是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劳动造就了以中华民族伟大实践为基础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2.中华民族的伟大实践是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动力

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实践活动与人类认识的基本关系,阐明了“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的深刻道理[9]56,说明了“社会实践的继续,使人们在实践中引起感觉和印象的东西反复了多次,预示在人们的脑子里生起了一个认识过程的突变(即飞跃),产生了概念”的认识过程,解释了“概念这种东西已经不是事物的现象,不是事物的各个片面,不是它们的外部联系,而是抓住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了”[10]。从而在不同的意识层面上为认识中华民族伟大实践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系提供了理论指导。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产生和发展遵循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规律。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主席就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到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10]292。习近平同志站在历史的新高度,进一步阐发了这一思想,他指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点,发挥历史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清醒认识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和不变,永远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搭桥的精神,锐意进取,大胆探索,敢于和善于分析回答现实生活中和群众思想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11]。从而深刻阐明了中华民族伟大实践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而有机的联系。

3.中华民族的伟大实践是维系和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纽带和根本动力

一方面,中华民族的伟大实践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纽带。马克思指出了从前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主要缺点,即一个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另一个却发展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这一方面,片面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马克思认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而且,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而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9]158。所以,是实践让人生存下来,是实践发展了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同时,马克思还指出,从人类所从事的物质生产活动出发,产生了人类的意识,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9]151-152。唯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实践最终且永恒地把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紧紧地联系起来。

另一方面,中华民族的伟大实践是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系的根本动力。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生活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9]419-420。这就是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伴随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变化而变化,而引发这些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实践。各民族人民在历史上不断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同时也不断形成并加深了对这种相互关系的认识和理解,不断丰富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以,正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实践维系了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互关系,并最终推动着两者关系不断发展,走向现代。

猜你喜欢
共同体中华民族民族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MINORITY REPORT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