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专业适应困境及对策*
——基于认知行为理论视角

2020-12-04 23:25岳要鹏朱吾星郑州轻工业大学
教书育人 2020年9期
关键词:本科生偏差专业

岳要鹏 朱吾星 (郑州轻工业大学)

社会工作是个“舶来品”。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体制改革、一般社会问题以及社会进步等需要,党和政府逐步推动社会工作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其中,推动高等学校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以此为契机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是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全国已有300 多所高校陆续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然而,作为一个社会认知度相对较低的新兴专业,相当数量的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在步入该专业学习时期尤其是初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适应困境,亟待解决。基于此,本文拟在对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专业适应困境描述基础上,运用认知行为理论分析这种困境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

一 认知偏差与社会工作专业适应困境生成

认知行为理论认为,个人认知在处理问题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内在认知与外在环境之间的互动作用会影响个人行为的改变[2]。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作为专业适应问题的主体,其本身的存在认知偏差是影响专业适应的重要原因。

专业期待是学生在进入学习阶段之前对专业学习内容、专业意义及价值以及专业职业发展的期望值,期望值的高低会影响学生在面对相应的专业适应状况时所产生的情绪态度及行为选择。作为一个公众认知度较低的新专业,学生第一志愿报考比例相对较低,大多数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是调剂生。尽管在接到录取通知书后,部分同学通过电话咨询、网络查询以及熟人打听等方式了解“什么是社会工作专业?”、“这个专业都学些什么?”以及“这个专业就业前景如何?”等问题。但是,这种了解往往难以撼动原初报考第一志愿专业(多是经济、金融以及法律等公众认可度高的专业)在其心目中的地位。

本质上看,这种较低的专业期待并未建立在客观理性认知基础之上,是认知偏差的具体表现。但是,这种较低的专业期待却使部分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产生消极的学习态度。同时,在专业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也极易受到专业认知偏差的影响,产生负面的情绪,进而使专业适应困境固化。具体表现为:一是参与教学活动态度不积极。在本科初期阶段的学习中,部分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学习表现出厌烦甚至抵触的情绪,经常发出诸如“怎么学都不学进去”“看见课本都头大”以及“上课感觉没有一点意思”等抱怨。同时,受认知偏差影响,部分学生在专业学习中缺乏专注,甚至萌生“逃离”社会工作专业学习的想法,表现出较为强烈的转专业意愿。二是参与教学活动行为较为被动。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大多数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学生仅仅满足于完成基本学习任务,在教学活动中多呈现出被动接受学习任务安排,参与课堂讨论和发言不积极,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主动性较差。同时,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上课迟到、早退、旷课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屡见不鲜。

二 认知偏差归因:基于大学生社会化的主体结构剖析

社会化的主体是指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最重要和最有影响的个人、群体和机构,主要包括家庭、学校、同龄群体、工作单位和大众传播媒介等。就大学生而言,影响其对社会工作专业形成认知偏差的社会化主体主要是学校、同龄群体、家庭及社会等。

从学校层面看,一是社会工作专业在高校专业发展格局中的“边缘地位”。每个高校都是自身的发展定位,会将大量资源和精力按照这个定位分配到不同专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社会工作专业建设起步较晚,在各高校文科专业中普遍属于“弱势专业”,所能够获得的资源和关注度有限,往往作为其他专业的“陪衬”附带发展,制约了社会工作专业的良性发展,不利于为学生营造良性的专业认知环境。二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教学“重理论、轻实践”问题。社会工作专业有实践性强、独有的专业价值观、专注服务弱势群体、独特的专业方法与技巧等多方面的特点。较强的实践性要求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专业技能操作方面的训练,然而部分高校针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课程设置不甚合理,在社会工作本科生的专业课程安排中多以社会工作专业理论教学为主,而常常不重视甚至忽略专业实践教学内容,这也不利于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形成客观理性的认知。

从同辈群体、家庭以及社会等层面看,尽管同辈群体、家庭以及社会分属不同的社会化主体,但是这三个主体拥有共同的专业认知信念意义系统。在共享的专业认知信念意义系统中,人们会对各个专业在其心目中的地位进行排序。尽管这种共享的专业认知信念意义系统来源于个体对专业的认知,但是它具有客观实在性和外在性,会引导和约束人们对于各个专业的认知,即使公众获得“哪些专业是好的或有发展前途的,哪些专业是不好的或没有发展前途的”的认知,但是通过这种共享的专业认知信念意义系统获得的认知未必都是理性的。由于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和职业发展尚处于初期阶段,社会公众对社会工作专业和职业的社会知晓度普遍较低,这使得社会工作专业在共享专业认知信念意义系统中处于“不好或没有发展前途”的地位,但这种认知确是非理性的。这种“不好或没有发展前途”的认知又通过同辈群体、家庭以及社会等社会化主体传导给大学生,进而固化甚至扩大化大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认知偏差。

三 纠正认知偏差: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专业适应困境化解对策

从社会工作本科生专业认知社会化主体结构来看,同辈、家庭以及社会形成的专业认知共享信念意义系统已经较为固化,而且这种固化的格局短期内难以获得较大改变。这决定了纠正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专业认知偏差的突破点需要定位于相对容易调整的专业教育和教学层面。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专业发展与社会工作专业教师自身利益也休戚相关,所以社会工作专业教师也有动力推动这一调整和变革。

首先,通过强化专业教育改变学生认知偏差。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认知对专业适应起着关键作用,有助于纠正本科生尤其是大一新生专业认知偏差,进而改善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适应状况。社会工作理论、价值观与实践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情感认同有较大影响,对解决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专业适应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组织学生到社会工作机构进行实地参观走访与调研,积极务实开展社会工作本科生专业实习,使其对社会工作专业形成理性客观认知;鼓励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广泛参与专业相关的志愿服务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服务中尝试运用专业技能,从基础理论、实务能力、综合素养等方面提高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能力与认知水平,纠正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的固有认知偏差;通过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培养力度,培养其专业的价值理念与正确的专业认知,不断减少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认知偏差,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认同感,不断增强他们的专业适应能力。

其次,通过优化教育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优化高校教育教学方式对提升学生专业兴趣有较大作用。一是高校应优化社会工作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应在注重基础理论教育,夯实社会工作理论基础的前提下,积极开设社会工作创新课程,将社会工作前沿探索与研究成果引入课堂教学过程中。同时,创新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课程讲授方式,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案例分析等方式探究社会工作的服务模式与本质,注重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进行独立思考。二是高校应不断优化教育教学方式。依据社会工作专业特点,安排职称较高、教授经验丰富的教师为刚刚接触社会工作专业的本科生开设专门的社会工作入门课程,加深其对社会工作专业的理解,避免较多同学因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基本内容、就业方向与职业内容等方面的片面理解而产生认同度低问题;通过带领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实地走访社会工作机构,对社会工作机构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运作模式、项目管理、项目实施以及项目评估等进行深入了解,形成对社会工作专业正确的认知框架,从而增强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认同,提升其专业学习兴趣。三是加强社会工作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应不断提高社会工作专业师资水平,为教师提供继续教育与培训的机会,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以教学质量提升促进本科生专业适应。同时,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针对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建立导师指导培养机制,为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进行更加有效和精准到位的指导与帮助,充分发挥导师专业能力,全面提高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的专业水平,进而解决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的专业适应问题。

猜你喜欢
本科生偏差专业
能为与应为:从本科生成绩单看绩点制的功能
50种认知性偏差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如何走出文章立意偏差的误区
“Without Contraries is No Progression”: Contraries in William Blake’s “The Sick Rose”
An Analysis of the Absence of Maternal Care in The Bluest Eye
部分专业介绍
本科生论文流于形式
真相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