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归因分析与对策探讨*

2020-12-04 23:25罗明丽李家刚江西应用科技学院
教书育人 2020年9期
关键词:认同感公办职业倦怠

罗明丽 李家刚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

近年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然而,民办高校还无法获得与公办高校同等的法律地位和各类优待,民办高校教师的社会地位与待遇相对偏低,而教师工作量相对较重,由此导致民办高校教师工作热情不高,工作投入度不够以及职业倦怠感严重。

一 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归因分析

1 社会因素

(1)社会对民办高校的认可度偏低。受传统观念以及国内民办高校自身发展不足的影响,社会对民办高校的认可度普遍不高,由此而影响到民众对民办高校教师的态度。民办高校教师的社会地位不高,在社会上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认同,即便部分教师在学历、能力、科研水平等方面均优于相同层次公办高校的教师,却依然得不到社会相同的对待。这种备受歧视的感觉以及与公办高校教师存在的地位差距就会使部分民办高校教师在潜意识里对自我价值实现的满意度较低,教师价值、自尊等诉求若长期得不到满足,其情绪必会低落,从而产生职业挫败感,继而造成职业倦怠。[1]

(2)民办高校教师的权益保障不力。现虽已提出事业单位改革,公办高校教师也将取消编制,然而民办高校由于缺乏国家、政府的支持与保障,其教师仍难以享受与公办高校教师同等的工资待遇及各类优惠政策。当前,公办高校的工资体制和退休养老保障由政府主导,而民办高校参加的是企业养老保险,在相同的学历背景、同等的劳动付出与工龄条件之下,民办高校教师在社会保障待遇上与公办高校相差较大。而且相比公办高校,民办高校教师的发展机会有限、发展平台不足,业务能力提升速度自然也会相对缓慢,这些都会使得民办高校教师的安全感、归属感缺失,工作积极性挫伤。长此以往,他们的职业倦怠就会产生及与之相伴的成就感就会缺失。[2]

2 学校因素

(1)民办高校教师的劳动强度大。一则民办高校教师的工资以课时费为主,课时量多,工资就高,课时量少,工资就低。民办高校教师通常都有课时量限制,教师的周课时量通常在12 节左右,课时量达不到则会克扣工资。鉴于工资较低,教师们通常会通过增加课时量来提高工资,大部分教师的周课时量在20 节或以上。并且教师每学期担任两门甚至三门以上课程的教学任务在民办高校也是常见的事。繁重的课时量让教师们无法抽出更多的时间在科研上,以致学术研究成果较少,但是科研成果又是教师职称评定、年终考核的必需,为了达到考核、职称评定的要求,在繁重课时量之后,他们不得不挤压休息时间完成相应的科研工作量。[3]

(2)民办高校生源质量较差致工作难度大。民办高校由于缺少国家和政府的经费支持,基本属于自负盈亏,为了维持学校“生计”,招生原则为求多而不求精。民办高校录取的分数线更低,生源质量则难以保证,学生的基础较差,知识的接受能力弱,学习上往往也缺乏主动性,自我管理能力较差,上课玩手机、睡觉等现象屡见不鲜。这些都给教师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难度。若不加以管理则是置教师的良心与学校的管理制度于不顾,若加以管理,则会与学生发生冲突,引发矛盾,对此,民办高校的教师也觉得身心疲惫,如果不能自行调节好情绪,则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3)民办高校普遍存在着的“家族式”管理方式容易导致“近亲繁殖”现象的产生,也容易使管理者在出台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政策时偏向于学校利益,而不征求教师的意见。例如:民办高校常见的极其严格的考勤和坐班制度,未考虑到教师工作的特殊性。高校教师除了上课,还需要备课,需要写论文、做课题研究,这些需要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需要一定的自由时间出去做调查访谈,需要相应的设施设备等,而考勤制度和坐班制度将教师限制在集体办公室中,让教师无法安静地完成工作。而且这种管理方式也容易导致主末倒置,教师成了行政人员的“辅助”,成了学校的“被管理者”。这些难免影响到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久而久之,难免产生职业倦怠。

二 缓解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建议

1 社会方面

第一,依法保障民办高校教师的合法权益,消除公办、民办高校之间的社会保障差异。当前,我国民办高校教师在身份地位、薪酬待遇等各方面都不如公办高校,这是导致民办高校教师成就感偏低、职业倦怠严重的主要原因,也是社会对民办高校教师产生歧视的重要原因。国家应逐步建立无差别的高校人事管理制度,在劳动报酬、休息休假、保险福利以及退休待遇等各方面给予民办高校教师与公办高校教师同等的对待,以保障民办高校教师的合法权益和公正待遇,使民办高校教师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与被理解和尊重的情感,从而促进他们的职业认同感。[4,5]

第二,健全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增加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在师资培训上,要给予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教师同等的对待,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为教师职业发展做好长远规划;在民办高校教师职称评定、课题申报等科研方面要给予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教师同等的对待,让民办高校教师从内心深处产生职业认同感。当然,与此同时民办高校管理者应自觉更新治理理念,在工作和生活上给予教师更多的尊重和关心,并要善于倾听教师的心声,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增加他们在学校管理中的参与权、发言权,提高他们的职业认同感。[6]

2 学校方面

第一,关注教师情感需求,加强教师心理健康建设。满足教师的情感需求是教师队伍稳定的重要保障,而教师队伍的稳定又是民办高校内涵发展的重要支撑。教师情感需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民办高校教师的情感需求向来不被关注,他们把自己当作私营企业的“打工者”,内心深处缺乏归属感与安全感,进而缺乏职业认同感。对此,民办高校管理者应充分肯定教师的劳动付出,关心教师的工作和生活,适当照顾下教师的情感需求,给教师提供一个优良的工作环境,让教师感受到自己不只是“被管理者”,从而由内而外对学校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

第二,合理安排工作量,切实减轻教师压力。民办高校教师课时量普遍较多的现象让教师们身心疲惫,因此,合理控制教师的课时量,不要使他们沦为上课的机器,这样既可适当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又可让他们有更多时间投入到备课中来,从而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除了教学任务,高校教师还要完成一定的科研任务,这是他们职称评聘和年度考核的关键,合理控制教师的课时量就能够给教师留出更多时间来完成科研任务;同时,若配合一定的激励手段来激发和调动教师的科研积极性,让他们能够从科研工作中体会到乐趣和成就感,而不仅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做,由此也可增强教师的归属感。[7]

第三,制定合理的薪酬战略。合理的薪酬是保证教师队伍稳定的重要因素。造成民办高校教师社会认可度不高以及归属感和满意度较低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民办高校教师的薪酬福利待遇较低,在此情况之下,教师的离职率及隐性流失相对就高。要想增强民办高校的外部竞争力,需适当提高教师的薪酬待遇,当民办高校教师的薪酬待遇与公办高校教师相接近时,其社会地位自然也能得到相应提升。

第四,给予教师足够的信任和自由。教师工作跟其他工作不一样,不只限于课堂,教师需要更多的自由时间和空间来做课程的准备,来做科研,来搜集信息和了解专业相关前沿知识,民办高校教师同样需要这样的自由时间和空间,来学习,来提高专业素养,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与此同时,教师因为学校的信任,也能减少职业倦怠现象的出现。

3 教师自身方面

(1)制定合理职业目标,建立合理职业期望

教师在发现自己有职业倦怠的症状时,应及时调整心态,正确对待,积极应对。首先,教师要分析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并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比如:若是工作中遇到困难所致,则可分析下自己的优、缺点,找准努力和突破的方向,制定合理的职业目标,提高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以此来缓解工作压力。其次,在面对职业倦怠时,要建立合理的职业期望。在工作中去发现乐趣,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并积极争取与把握提高自身业务能力的机会。教师若能正确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有效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继而必能增强自我成就感。

(2)加强体育锻炼,丰富业余生活

长时间的工作,可能导致教师身心疲惫以及不良情绪淤积,在工作之余,教师可选择体育锻炼来缓解这种状态。通过体育锻炼,让身心保持积极向上的良好状态,排除消极情绪的干扰。另外,可充实业余生活,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可以让精神得到放松,心情也会随之变得愉悦。在身心健康和精神愉悦的前提下,才可能提高教师工作效率和提升教师生活质量。[8]

猜你喜欢
认同感公办职业倦怠
住院医师的知觉压力和职业倦怠特征分析及对策
高校艺术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研究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亚运城再添一所公办学校! 广铁一中天峰中学落成启用
益阳:推进公办幼儿园建设
教师职业倦怠何时休?
神数据
公办中小学不能成为平庸教育的代名词
浅析国有企业员工企业文化认同问题
试析广州星河湾酒店实习员工职业倦怠成因和疏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