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学业风险预警机制的构建研究*

2020-12-04 23:25李志欣山东理工大学体育学院
教书育人 2020年9期
关键词:学业预警管理工作

李志欣 (山东理工大学体育学院)

一 建立体育专业学生学业风险预警机制的背景及概念

我国的高等教育为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由过去“精英教育”阶段向现在的“大众教育”阶段转变。虽然受教育人群有了大幅度的增多,但不可否认的是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显现出“大众化教育”阶段的学生质量逐年下降。目前体育专业学生招生时受限制性因素较少,入学基础差异性较大,由于中学阶段体育训练占用时间长、运动强度大,很少有学生能静下心来学习文化课,造成体育专业学生学生进入大学后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学习基础差、积极主动性不强,同时体育专业学生日常学习中重视体育技能学习,对理论知识学习比较放松,自身对专业认识程度不够,缺乏正确的学习态度。尤其当下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模式多采用学分制,极大程度的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力。对于一些自身控制能力较差、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的体育专业学生来说,很难适应新的学习方式,并且大学生受多元化社会文化的影响,价值观念受冲击较大,少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攀比、享乐、逃课、挂科现象严重,日积月累,留级、休学、退学等现象屡见不鲜。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指出“我国高等院校本专科学生中每年约有16 万人因各种原因被迫退学,占总在校人数的0.75%。产生退学的主要原因中7.5%是因学业原因退学。”[1]

学业风险预警机制正是基于“防患于未然”的理念,强化预防观念,变传统的“事后处理一刀切”模式为“过程预防”模式,在学生学业产生严重不良后果之前及时有针对性的干预,这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核心部分。建立体育专业学生学业风险预警机制,目的在于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态,积极做出整改措施;同时该措施还可以及时联动家长,学生在校期间学业发生异动现象(学业异动包括重修、休学、退学等学籍变动状况),能够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双管齐下,形成教育合力,有效遏制学业继续下滑趋势。

二 学业风险预警机制的实践措施

(一)学业风险分级预警指标的建立

由于体育专业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不足,极有可能忽视或遗漏自己所欠学分,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存在不能顺利毕业的风险。因此学业风险预警指标根据学生情况将不能顺利毕业的风险划分为五个级别。

1 一级预警

一级预警表示学生有20%的概率会无法顺利毕业,确定其风险依据为本学期有一门课程不及格。

2 二级预警

二级预警代表不能顺利毕业的风险概率为40%,只要在本学期内出现2 门课程不及格或有1 门课程重修便定为二级风险。

3 三级预警

三级预警代表不能顺利毕业的风险概率为60%,确定依据为本学期内不及格,出现2 门次或2 门次重修。

4 四级预警

四级预警代表不能顺利毕业的风险概率为80%,确定依据为一学期内收到学业警告或重修课程考核未通过或学分绩点达不到72 分。

5 五级预警

五级预警表示学生不能顺利毕业的风险系数为100%,划分标准是考试过程作弊或学分绩点达不到75 分或连续两次受到学业风险警告或素质拓展学分达不到要求。

(二)学业风险预警机制的具体措施

1 明确管理责任,做到有的放矢

从学籍管理职能上对五类学生风险预警分为学院预警、班集体预警两大类,对于达到学业风险预警指标4 级和5 级的体育专业学生由学院管理层下发“学业风险预警告知书”(一式四份),一份在学院学生工作管理办公室存档,一份交于学生所在班级辅导员,另外两份分别交于学生和学生家长;班集体预警的管理范围是达到学业风险预警指标1 级、2 级、3级的学生,分别由学习委员、班长和班级导师对此类学生进行及时告知,并口头预警,同时有针对性地指出不足并提出帮扶措施,对此类学生要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改善学习风气,帮助他们提升学业水平。[2]

2 建立帮扶机制,采取干预手段

(1)院领导帮扶机制。学院领导是一院之主,对学生管理工作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体育学院根据专业学生的特点,构建一个以分管教学副院长负责,教学管理办公室、学生工作管理办公室、辅导员、班级导师组成的学业风险预警领导帮扶机构。为充分发挥帮扶效果,学院提出了相应制度,明确了领导机构各组成人员的工作目标任务。

(2)学生帮扶机制。受学业风险预警的学生是学生管理工作重点关注对象,应在第一时间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处于1 级预警和2 级预警范围的学生,辅导员、学生干部要促使其端正态度、明确目标,改进学习方法,帮助其解除学业上的危机;处于3 级预警的学生较其他学生出现学业问题的风险增大,帮扶机构要重点关注这一时期,由班级导师或学生信赖的专业教师负责与其谈心,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并持续监督学生这一风险期;对于处于4 级、5 级预警范围的学生,可能面临退学的风险,学院引导部分学生干部、党员结成帮扶对子,对其进行个别的学业帮扶,同时领导机构及时沟通学生的心理状况,增强学生的抗压能力,避免出现逆反现象并对帮扶过程进行长期有效的跟踪。

三 实施学业风险预警机制的意义

高等院校的学生管理是学生学籍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在校期间学习过程和学习成绩的管理[3],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体育专业学生因其专业特点,自身约束力往往较差,学生综合文化素质不高,在学业管理中难度较大,但如何做好体育专业学生学业管理工作恰恰是检验体育人才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是体育教育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

(一)学业风险预警机制的实施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职能前移

当前我国高等学校对体育专业学生的学籍管理工作表现出过程化、公式化,死板僵硬,对体育专业学生学业日常管理工作只进行程序化的结果考核,一旦出现学业不能达到要求的情况,直接谈话并执行处理决定,学生收到的通知单通常不是“降级”就是“退学”,这种缺乏人性化的“结果警示”往往导致受学业影响而被迫留级、退学的人数越来越多,给体育专业学生的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不稳定因素。学业风险预警机制的实施可以突出事前预防功能,给学生一种“防错型警示”,被学业预警的学生可以及时进行补救,减少学校、家庭的不稳定因素。学业风险预警使学生管理工作重心前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重要举措。

(二)搭建了学校与家庭的沟通桥梁,形成教育合力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得大多数在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学习质量不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及格、重修的比例逐年增多。由于学校远离家庭,一些家长在自己孩子不能按期拿到毕业证时才知道学生的学习状况,错过了发挥家庭教育的最佳时机,导致学生就业受到严重影响。对体育专业学生进行学业风险预警可以构建有效的学校——家庭沟通桥梁,互通有无,形成教育合力,帮助学生预先弥补学业上的不足,避免学籍处理过程中发生的矛盾与纠纷,防止社会与家庭因学生学业产生的种种不良后果。[4]

(三)学业风险预警机制提升教育质量,完善学生学业发展

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业情况是学校教育部门和家长最重视的内容,学业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高校学籍管理工作改革的关键。它既是学校德育工作的要求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必要手段。健全学业风险预警可以在学生学业出现问题时及时进行干预、保护以及辅导,制定有效教育策略,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及时预防风险,增强大学生自我学习的信心,促进学业的良好发展,为社会输送更多合格的有用人才,这对深化高校管理机制,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猜你喜欢
学业预警管理工作
预警型智能包装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和设计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超级秀场 大风预警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体育与健康学业质量阐释、构成与超越
基于数据挖掘的学业预警模型构建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35
预警个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