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改环境下的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分析

2020-12-07 20:47曾争芳
赢未来 2020年2期
关键词:教学管理新课改教学质量

曾争芳

吉安市吉州区樟山镇中心小学,江西吉安 343014

1 背景分析

1.1 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概念

教育教学管理,从字面拆分的角度来看,就是指学校教育、教学这两个层面的管理,具体包括常规管理、思想管理、教学质量管理、生活管理、教学计划管理等,触及到学校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统筹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独立意识、自主意识、团队意识、责任意识,通过各项管理活动和教学活动,动态化追踪学生的成长动态和思想动态,从而提升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全方位、高素质的人才[1]。

1.2 当前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现状

当前,多数农村小学教务管理者的思维落后,不能明确教学管理的基本内涵,甚至认为教育教学管理就是对“教师”的管理,直接忽视、无视了对学生的管理。具体表现为:1.在日常工作中循规蹈矩,难以创新,沿袭旧模式,教学成果难以突破。2.执行力不强,工作热情降低,沟通协调不够,管理流于形式,不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岗位职责形同虚设,责任心不够,奖惩制度不完善,各部门之间相互推脱,教育教学管理工作难以落实。3.课程开不足,配套设施不全,日常授课以语文、数学、英语为主,缺少音乐、美术、体育、品德、科学课程的设置,因此学生厌学现象严重,课程计划不具有科学性。

2 基于新课改环境下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对策分析

2.1 更新观念,实现科学育人

主抓教学质量管理,定期进行教学质量反馈,定期对各个科目的教学进行监测与评估,整体规划评价内容,做好阅卷诊断,分析学生问题,诊断教学不足,改善教学方法。学校管理者要充分意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要以身作则,潜移默化中影响授课教师的思想意识,定期召开交流会议,针对每次考试和测评,找出教学问题,从而创新管理模式和教学模式,鼓励教务人员提出教学意见和建议,强化落实新课改制度,充分利用教育政策便利,破解农村小学教学管理困境。

2.2 完善制度,实现全面育人

农村小学管理者还应该创建常规管理制度。以校长为核心,完善教学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年级组、教研组、教务处、备课组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其次还要完善学科教学计划,各科老师根据学科特点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备课,可以利用主题单元形式,分为教学预期、精读引领、强化提升、自主学习(查缺补漏)、课程汇报这五种类型,完善备课模式,将课堂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给学生预留充足的话语权,不能作为教育过程中的主导者,而是作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指导者[2]。

2.3 更新模式,实现现代化育人

在新课改的时代背景下,笔者认为要想提升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水平,还应该充分利用时代便利,有效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外部信息接收渠道[3]。通过多媒体教学等现代教学手段,优化教学环境,更新教学方式,向上级教育部门和相关机构,申请教育改革发展建设资金,加强网络教学水平,购买教学设备,通过网络信息传输,拓宽学生视野。其次,小学管理者和领导者应该积极与其他学校进行合作,争取校外考察机会,将其他小学校园管理的优势和特点与本校相对比,也可以将其他院校的教育方式、知识授予形式统一整理和分类,与本校各科任课教师分享,让老师之间可以相互借鉴教学思路。此外还可以发挥网络信息传输优势,积极利用互联网便利,让教师在网络平台上相互借鉴重点小学、名师名校的教学优势,更新授课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环境,规范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文化课知识的同时,通过网络了解更广阔的世界,健全学生世界观和人生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突破农村教育设施不足的现实困境,实现现代化育人。

3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农村地区仍然存在一些教育问题,管理内容、管理方式、管理观念等方面面临诸多不足,不能将学生本位作为出发点,管理缺乏科学性。因此应该更新观念,实现科学育人,完善制度,实现全面育人,更新模式,实现现代化育人,只有这样才能强化落实新课改制度,健全学生世界观和人生观,破解农村小学教学管理困境,推动学校长足发展。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新课改教学质量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