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2020-12-07 20:50马建平
魅力中国 2020年13期
关键词:平行数学教师解题

马建平

(甘肃省陇西县菜子小学,甘肃 定西 748100)

引言: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都是以教学、练题、解题为循环的固定教学模式,而这样往往会让小学生产生不耐烦的情绪。那么,在加入数学文化之后,既可以完善整个教学循环,还可以拓展教学内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应试教课偏离学生需求

从我国高考制度建立后,我国的教育模式就一直处于应试教育的范围内,学生们不仅仅从小学就开始接触科目考试,而且直到大学也必须经过学位考试才能毕业。所以,小学生的家长都在在期盼着自己的儿女将来可以考到重点大学,这样就可以拥有未来的工作保障。但是,随着我国中考、高考试卷的难度逐渐提高,教师和家长们也在无时不刻地催促着小学生学习,从而导致小学生的精神压力和身体压力与日俱增,最终使得有些小学生会逐渐产生厌考情绪,还有些学生因过度疲劳留下病根。由此可见,多数小学校园给予小学生填压式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方法,而且没有关注到小学各个学生的需求,这就使得应试教育的负面作用继续扩散,从而影响小学生的心理状态,最终降低小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没有重视学生主体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小学课堂内应将小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从小学生自身的角度出发思考教学方法。而在许多小学校园中,尤其到小学高年级时,大多数数学教师在讲课的节奏越来越快,教授课本内容时也是挑重点讲解,虽然这有利于为小学生做题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但由于课堂节奏的过快,会使得有些理解能力一般的学生们跟不上节奏,从而没有清楚理解课本内容,这样就会导致这些学生不得不的花费额外的课余时间去请教同学或教师。而一般在小学中的课余时间为十分钟或三十分钟,因此这些学生只能在短短的时间内寻找同学或教师请教。不过,由于同学和教师经常不在教室或办公室内,这就使得这些问题一拖再拖,加之数学课的课堂推进速度又快,因此这些问题就在这些理解能力一般的学生中层层积压,从而最终使得这些学生的数学成绩逐渐下滑。

二、将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措施

(一)在课堂教学内容中融入数学文化

虽然小学数学在教学内容上较为简单,并且在学习深度上也较为浅薄,但是小学数学终究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数字语言,如果小学生在某一点理解不透彻,那么就会使得在学习后面相关联的内容时感到吃力,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烦躁的情绪,从而会降低到小学生的学习效率。而如果将数学文化与数学教学方式融合起来,可以在讲解数学内容的同时,向小学生介绍数学家的人物背景或该理论的理论价值等,以此来增强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当小学生在学习关于圆的知识点时,教室可以给学生们讲述关于圆形的历史由来。如果从圆形的起源来看,早在18000多年前山顶洞人就已经利用砾石等石器画出了“类似圆”,而到了之后的陶器文明时代,人们开始学会利用转动圆盘制造陶器,这就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圆形。而当小学生在枯燥的数学课堂中,在听到这些历史趣事时,对于小学生是具有放松提神的作用。由此可见,数学文化既有利于缓解小学数学的课堂氛围,又有利于增加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喜爱程度。

(二)帮助学生真正成为主体展开学习

目前,新课改已提出相关要求,明确说明需要提高小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因此,从教师角度上讲,首先要转变自身的教学思路,要将数学文化中的核心价值提炼出来,并应用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使得正确的数学文化融入进小学生的价值观中。其次,需要数学教师学会引导小学生自我认识问题、自我发现问题,这样既会提高小学生的自我反省意识,又会提高小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三)在学生解题的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

数学本就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而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总是习惯性地引导小学生通过一种固定地方式解题,这就使得渐渐地让小学生在数学解题上形成定势思维。而在新课改的应召下,要求小学数学应转向以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为主的教学方式,要让小学生通过大量的数学实践,从而形成举一反三的数学逻辑思维,进而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比如,在学习平行和相交时,如要证明在一个图形中的两个平面互相平行,可以通过两个平面都垂直与同一条直线,或者都平行于第三个平面等定理证明。但有的教师会因为自身习惯于用垂直来证明,会不自然地强制让小学生也习惯于用此定理证明,而其实这个题目,也可以通过都平行与第三个平面,或两个平面中两条相交直线平行就可证明平行等定理证明。因此,可以让小学生在做相关习题时,至少使用其它三种方法证明平行,这样就可以加深小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程度。

综上所述,数学文化既包含有数学理论思想,又包含有历史文化思想。那么,数学教师就需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深入数学文化,从而推动展开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平行数学教师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向量的平行与垂直
平行
终身学习,终身发展
逃离平行世界
用“同样多”解题
混合研修模式下的初中数学教师共同体成长的研究
中学数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策略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巧用比妙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