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还巢”富了阙庄村

2020-12-07 05:56郇岩杨军
时代报告 2020年9期
关键词:金银花初心村民

郇岩 杨军

“中国梦·百年潮”寻访来自百名最美书记的故事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一百年风雨兼程,一世纪沧桑巨变。

2020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曾就党的根本利益立场、民主政治理念、现实执政方略等方面,系统阐释了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的基因密码——人民至上的基本价值理念。他在讲话中指出:“我们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回想起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时提到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為中华民族谋复兴”;屏息凝望百年党史,体现的不正是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和初心使命吗?

中国社会的百年变迁,也是对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为向党的一百岁生日献礼,时代报告杂志社联合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发起“中国梦·百年潮——献礼建党100周年”系列寻访活动——

寻访乡镇党委书记、村支部书记、驻村第一书记、企事业单位党委(支部)书记及优秀共产党员100人,用报告文学的手法全景化、立体化深入探寻他们的故事,挖掘他们在伟大复兴中国梦历程中所坚守的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即日起,我们面向全社会征集优秀党支部书记的故事,字数3500~8000为宜,拟在《时代报告》特设专栏“中国梦·百年潮”刊发,于2021年7月1日建党100周年到来之前结集成书出版。

1994年,20岁的阙传孔从部队转业回到地方后,一直在外打拼做生意,不但开了制鞋厂,而且还经营着一家摩托车行。

2000年年底,经乡政府推荐,村民选举,在外经商的阙传孔被推上了睢县董店乡阙庄村党支部书记的位子上。至此,他二话没说,毅然放下蒸蒸日上的事业,走马上任。

从2000至2020年,从青春年少至中年汉子,这一干就是20年。20年,他用一颗赤诚之心,将生命之根深深地扎进这片黄土地。用生命之火把曾是黄沙满天飞、处处是荒芜的沙土窝变成了推窗闻花香、闭眼听鸟鸣的世外桃源。2020年七月头伏的第一天,记者走进这个被评为“省级森林村庄”、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的阙庄,见到了这个有血有肉、真诚奉献的村党支部书记阙传孔。

谋篇布局,从实际出发

阙传孔回到家乡后发现,路还是那条路,沟还是那条沟,“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让村里的年轻人仍然远走它乡。变通,变通,唯变才能通。上任伊始,阙传孔心绪难平,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燃起了一个共产党人壮怀激烈的雄心壮志。

修路,是阙庄村人“睁眼看世界”的第一步。也是打通阙庄村的发展之路,更是打通阙庄村的经济命脉。

修路,谈何容易?村集体经济为负数,产业为零。没等大伙发话,阙传孔说资金自己想办法解决,为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他把自己和阙庄村的命运紧紧绑在了一起。一年多过去了,阙庄村的路通了,电通了,水通了,连接村外的那座年久失修的桥也架起来了,贫困的村落与现代的世界联起来了。

群众穷,怎么干?靠传统的种植花生、小麦等经济作物挖不了穷根,摘不了穷帽。

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是扩大发展睢县阙庄村金银花种植基地的必然选择。2007年10月,通过乡政府牵线搭桥,依托土地资源,阙传孔审时度势,以“四议两公开”方式引进商丘市百川药业公司金银花种植与加工基地项目,成立金银花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基地﹢农户”运营模式,以金封9号、九封1号等品种为主打,把产品质量视为发展的生命,金银花种植基地与哈药集团世一堂百川药业有限公司签订了长期收购协议。项目落地后,阙传孔成了大忙人,他每天都要到地里看金银花的长势,一有空闲还要到网上、书上找资料,学习金银花种植的相关知识。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几年的努力,金银花种植面积已占总种植面积的50%以上,阙庄村4个村民组265户人家1055人,只采花一项,村民每户每年就多收入六七千元。经过几年的健康发展,金银花种植成为当地农民稳定的收入来源。

2018年,阙庄村村民种植金银花由原来的200亩发展至500亩,年产金银花干品40多吨,销售收入636万元,社员每户年均增收7513元,带动当地300多户农民从事金银花产业,1000多人脱贫致富。

“采摘一斤2块5毛钱,现场结算,干半天的活,也能收入60多块。”在金银花采摘基地,阙庄邻村赵庄村民张瑞花一边摘着花,一边与记者聊着天。她今年58岁,家里有五口人,丈夫前年去世,留下儿子媳妇、孙子孙女,从开始种到采摘,她摘了十多年,已成了采摘的老手。最多时一天能挣70元多,尤其是旺季,方圆圈的群众来这里摘金银花的达百十人,说说笑笑就把钱赚了。与她一起干活的都是方圆乡镇的群众。

从2007年就在阙庄村承包土地的娄渊斌,说他在这里已干了13年,和村里的群众都成了一家人。说起金银花的效益,他说除去地租、种子、肥料、水电等杂七杂八的,一年下来,金银花富了当地的村民。

通过土地流转引领群众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目前,金银花、山药、村办企业已成为该村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及财源滚滚的“绿色银行”。

信念为旗,促富民强村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以前每到过完年,看到去慈溪的大巴车拉走村里上百位年青人出去打工,阙传孔的心都疼得滴血。村里的年轻人都走了,剩下的都是老人和孩子,村子越来越穷。如何吸引人才“回流”,让他们返乡创业,是阙传孔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在阙庄村扶贫产业园,一座4000多平方米的现代化标准厂房机声隆隆,走进厂区,只见几十名工人正在忙碌地打包、装车。记者与睢县塑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少阳聊起今年的行情,他笑着说道,疫情期间,他的工厂受影响不大,订单与去年同期相比略有上升,现公司员工11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员工42人,主要生产水果框、蛋框、纯净水桶、矿泉水瓶等十余种产品。

猜你喜欢
金银花初心村民
走进苏村,共赏苏村民歌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不灭的初心(节选)
崔莉摄影作品欣赏(一)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非暴力
地球村民们的笑容
金银花“盗窃案”
十八而志 不忘初心
十八而志,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