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好标题在报纸版面上唱主角

2020-12-07 19:56潘愈
记者观察·中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新闻标题新媒体问题

潘愈

摘要:在当前新媒体持续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媒体受到极大的冲击,尤其是报纸媒体。报纸想要吸引更多的读者,需要在新闻标题上“做文章”。如何制作好新闻标题,让版面亮起来是报纸工作人员亟需深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新媒体;报纸媒体;新闻标题;问题;制作策略

在报纸新闻报道中,标题占据重要地位,可以说是“立片言以居要”。标题的好坏直接影响报道的质量。好的标题,就是把精华从新闻中“拎”出来,让新闻在整个版面上“跳”出来,让人一眼可以看到。只有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读者。但是,新媒体时代,报纸新闻以往的标题制作方式已经难以满足读者的需求,因此不得不进行改革与创新。

一、新媒体时代报纸新闻标题的特点

当前,人们的生活步伐越来越快,对碎片化时间的利用越来越充分,在该大环境下,报纸新闻标题所具有的特征更加明显,具体如下:

(一)口语化

现代人都属于快节奏生活,他们没有太多的时间专门在大量的新闻报道中寻找一篇自己所需要的新闻,基本上都是利用碎片化时间直接通过标题找到自己需要的新闻报道。针对此,报纸媒体就需根据读者需求作为相应的改变,制作口语化的标题,让读者一眼可以看到自己所需要的内容,增加报纸的发行量。在制作口语化标题的时候,一定要保证标题通俗易懂,读者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感受到作者的意图和想法,对新闻内容也是一目了然。

(二)网络化

不同时代都会衍生出一些不同的时代用语,在当前网络时代下,催生出了大量的网络用语,如“吃瓜群众”“请开始你的表演”等,这些词不仅赢了广大群众的喜欢,还被广泛应用到生活的各方面。针对此,报纸媒体也要迎合读者胃口,将一些网络词加入标题中,让读者在众多标题中—眼看到。

二、当前报纸新闻标题存在的问题

(一)内容空泛,缺乏核心信息

标题主要是对本篇新闻报道的概括,只有做到言之有物、凝练事实,才能将读者的兴趣激发出来。但是现阶段很多报纸新闻的标题却出现了空洞的问题,如《春风甘露润心田》《中国向前行》这类标题,让人一眼找不到重点,十分笼统。再加上没有副标题予以补充,那么读者在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显得云里雾里,不知道新闻再将什么事情,这样更没有阅读的兴趣。

(二)概括欠妥,信息缺乏准确性

有很多新闻标题为了显得自己“高大上”,经常不经核实就直接使用一些绝对词,如“第一”“覆盖全国”“第一”等,这些词看起来是很有气势,但是题大于文,就导致新闻标题出现与新闻内容不相符的情况。

(三)用语老套,传播缺少活力

在报纸新闻报道中,有部分采编人员在制作标题的时候,直接将条幅标语放上去了,就比如说是谋篇报道的标题为《关爱生命文明出行》,大部分读者在看到这个标题以后都会选择性地忽视这篇报道。像这种标题还有很多,如《勇立潮头唱大风》《与时俱进创一流》等。可以这么说,这些标题没有思考的含金量,都是一些老套的口号,这样不仅会将“说教”这一标签印在报纸新闻上,还导致新闻的传播活力以及时代信息被掩盖。

(四)字句冗长,增加读者阅读“负担”

众所周知,标题可以被称之为“一瞥的艺术”,要求标题要简洁精炼,将精华内容用寥寥几个字概括出来,通常是7个字到12个字之间。但是有部分报纸新闻在制作标题的时候却忽视了这个问题,内容一共不到300字,而标题就了小30个字,显得十分累赘,读起来很是费力;还有一些标题不仅长,还十分“虚”,如《没有冬不拉的琴师,就唱不出动听的歌声》,这是对维吾尔族谚语的翻译,这个长标题除了字数多,还没有体现出核心内容,读者无法从标题中直接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降低了阅读效率。

三、新媒体矩阵下制作好报纸新闻标题的策略

(一)精炼语言,让标题更出彩

在新闻报道中,既然标题的制作是语言艺术的展现,那么提炼语言就是基本功。用一句简单而朴实的话将新闻事件生动形象地概括出来,会给新闻增加一丝色彩,将读者的胃口吊起来。

《山西日报》在报道关于兔业发展这则新闻的时候,所制作的标题是《我省去年出口冻兔肉七千多吨》,这则新闻的标题简洁明了,读者一看就知道新闻内容主要是什么,将农村干部、农民的兴趣充分调动起来。

《酒泉日报·飞天周刊》在报道一则有关于中高考事件的时候,标题定为《护航两考环保部门按下“静音键”》,主要是讲述本市环保部门为了为中考和高考保驾护航,让考生有一个安静的环境,对本市减噪减污做了大量工作。该新闻报道以后,就凭借其生动、精炼的标题备受好评。

在制作新闻标题的时候,语言至关重要,是第一要素。在制作新闻稿件的时候,不仅要求语言要丰富多彩,并且还要十分精美。同样,新闻标题的制作亦是如此。采编人员自身要具有极大的词汇量,并且还要具有极高的提炼能力,将新闻中最关键的词提炼出来,从而制作成标题。此外,一个好的标题可以说是经过了千锤百炼,正所谓是“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二)化抽象表达为具体,体现画面感

相较于抽象性比较强的信息,受众更加关注生动、形象的信息。一个标题,如果可以将新闻画面再次呈现出来,那么通常可以将读者的阅读欲望充分地“勾引”出来。而想要达到该目的,必须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1.用好动词。在汉语文学中,动词可以说是整个语言的精髓所在,是最具有生命力与活泼力的关键之处。在新闻标题的制作中,对动词的有效应用,可以使得静态画面动起来,使得抽象内容变得更加具体,整个新闻内容也更具表现力。

就像《江西日报》在一篇新闻报道中,标题为《环境违法零容忍300张罚单砸向污染企业》,在这个标题中。“砸”字用得非常好,这就是一个动词,它将对污染容忍的态度以及对污染企业的愤怒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这种效果要比直接说“向企业污染开300张罚单”的更具效果。

2.表隋刻画。在标题中,即便是融入了大量的形容词,如果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看不到新闻人或物的表隋,那么也难以栩栩如生。反之,如果读者通过标题可以看到人和物的表情,那么会受到更好的效果。

《每日新报》在报道世界上最大口径射电望远镜主体完工这样新闻事件的时候,所制作的标题为《中国“天眼”睁,天上万事通》。在这个标题中,“天眼”就是对望远镜的形容,然后用了一个“睁”字,将望远镜可以观察到世间万物的形态生动地刻画出来,这样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就感觉望远镜就像人一样,睁着一双栩栩如生的大眼睛,其表情也清晰可见,站在自己的面前。

3.以熟比生。在新闻标题的制作中,用读者比较熟悉的事物对一些生疏的事情进行描述和说明,读者更容易理解,并且所取得的效果也更好。

《人民日报》在对广东海事依托大数据实现监管服务转型升级这一事件进行报道的时候,新闻标题为《水上交通用上“最强大脑”》,社会上的普通百姓,对于海事监管服务平台没有太多的了解,不知道其有什么作用,也不知道升级以后发生了哪些改变。而在该标题中,用“最强大脑”来比喻还是监管服务平台,那就是将他们比较熟悉的事物来描述他们陌生的事物,这样在理解的时候也更加轻松。

(三)善用网络流行语言

我们看现阶段的报纸,在报道新闻的时候,新闻标题也逐渐变得越来越“网络化”,不再像以往那样严肃。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用语逐渐涉及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对报纸新闻在一定程度上也产生了影响,比如“吃瓜群众”“雷人”等,这些网络语言也会出现在新闻标题中。

《中国青年报》中的一则新闻标题《民警用QQ聊出越狱逃犯》;《新京报》中的一则新闻标题《粉笔哥:暂时不想卖艺,准备回家了》;《羊城晚报》中的一则新闻标题《暑假作业多雷人》,这些标题中就融入了大量网络用语,“雷人”“粉笔哥”等。这些网络用语的使用不仅可以使得报纸新闻标题更加符合现代读者的口,还可以有效提高新闻的可读性。但是要注意,在使用网络用语的时候,避免使用一些夸大言过其实的词汇,如“某某第一”等,一定要在保证报纸新闻真实性的基础上使用网络用语。

(四)通俗易懂,多接“地气”些

在经过不断的改革与创新以后发现,越是与受众生活接近的新闻,越受他们青睐。报纸新闻从“三贴近”原则到“走转改”原则,最终目的都是用老百姓的话将他们生活中的事物讲述出来。当然,这也包括制作出让老百姓可以看得懂的标题。

《解放軍报》头版头条的标题是《中国张,好样的!》国外友人习惯性称呼我国人民为“中国张”,而“好样的”是我们经常使用的夸赞人的词汇,社会百姓也经常使用这个词。直接将“好样的”用到标题中,可以让人一眼明白这是一篇夸赞中国人的报道,一目了然。同时,这个词的使用进一步增加了整篇新闻报道的亲和力与鲜活性,相较于“中国维和军人受到外国友人的称赞”这样的表达,更具效果。

另外,要注意,在“平民化”的新闻标题制作中,要注意媒体的风格,尤其是在一些严谨性比较强的新闻报道中,要更加慎重地使用百姓语言。

四、结语

总的来说,新媒体时代,报纸新闻标题在制作的时候,要在保证准确性、真实性的基础上做到独特、新颖,将读者的目光吸引到自己身上,从而充分发挥报纸新闻报道的作用。

(作者单位:《山东商报》社)

猜你喜欢
新闻标题新媒体问题
2018世界杯英文体育新闻标题的及物性系统分析
浅谈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试论网络新闻标题的独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