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婺剧传统表演之优势 浅谈婺剧演员对角色的塑造

2020-12-08 07:53顾宇炜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20年16期
关键词:婺剧白素贞许仙

◎顾宇炜

一、解剖剧本,深入角色内心世界

婺剧演员和角色的首次接触就是通过剧本,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体会角色,演员需要对剧本进行深度解剖。所谓解剖,意味着不仅仅只是对剧本进行浏览,也不仅限于对唱词和动作的熟记。除以上基本掌握外,演员是否能够成功塑造角色,关键在于是否能够透过剧本进入角色的内心世界。

关于如何更好地了解继而塑造好角色,演员可以首先拉近和角色的距离,在熟悉剧本之后,从自我出发,寻找和发现自己和角色之间存在的共同之处。找到共同点之后不断将其深化,从而使自己更加贴近角色,为后续角色的成功塑造打下基础。需要注意的是,在对角色进行充分了解后,演员还需要也通过借助合适的肢体动作,达到让观众通过观看表演,对角色进行正确和深刻认识的目的。例如在剧目《磨豆腐》中,王小二这个角色的性格特点是好赌且懒惰,不仅将妻子用来买豆子磨豆腐的钱输光,还帮不上妻子一点忙,连磨也不会推。

为了刻画王小二这一角色的性格,演员可以在把握角色内心世界的同时,借助肢体动作进行角色性格强化。当一个懒惰且不会推磨的人被要求推磨干活时,内心一定是抗拒的,剧目中的角色也一样,王小二因为嫌推磨太费力,最后选择了添磨的活。可即便是简单的添磨,王小二也干得一塌糊涂,由于添磨时间掌握得不准,不是添得太早黄豆进不了磨孔,就是因为添得太迟而被磨杆撞了手。在对这一角色进行塑造时,演员可以对部分细节进行着重刻画,例如王小二被磨杆撞手后疼得龇牙咧嘴的形象,以此来体现角色四体不勤好逸恶劳的个性神态。

二、真情流露,塑造鲜活艺术形象

戏曲的表演包括唱和肢体表演两大部分,婺剧表演同样也是如此,对于婺剧演员来说,角色成功塑造最主要的一点在于,自己在表演时是否做到了真情流露。婺剧是一种艺术,而艺术来源于生活,从这一点来看,婺剧表演想要成功,就必须遵循艺术来源于生活这一点,在保证生活真实性的同时,略带夸张加入高于生活的表演精髓,继而成功塑造鲜活形象。情感是艺术感染力的源泉,因此,婺剧演员必须在表演时饱含真情实感,将自身带入角色,以角色的悲为悲,以角色的喜为喜,只有抒发真情实感,才能真正打动观众。

值得一提的是,演员想要打动观众,首先必须要做的就是打动自己,如果连自己都无法从中受到感染,这样的表演又怎么会引起观众的共鸣呢。婺剧表演有着强烈的粗犷、古朴和典雅风格,因此剧目角色通常会被做一些改变,例如小青不再只是白素贞身边无足轻重的丫头,而是与其一起共患难的姐妹,许仙也不再只是一个柔弱书生,而是带有商人气息的小生,即便是爱白素贞,同时也有患得患失和胆小自私的时候。

婺剧演员在进行角色塑造时,需要融合婺剧表演特点和优势的同时,将自身情感融入角色,例如在对小青这一角色进行塑造时,应当将角色性格和自身情绪进行融合。当小青认为许仙负了姐姐白素贞时,她义愤填膺、野性大发,愤怒的她完全展示出了蛇仙的本性。小青虽然并非人,但她却拥有人的情感,她无法接受自己善良的姐姐被人欺负,即便是姐姐深爱的许仙也不可以。这一角色复杂的内心世界和多变的情绪,对于演员的表演来说是一个极大挑战,如果没有真情流露,艺术形象将无法鲜活立体,角色的塑造整体就只能算失败。

三、提升自我,满足观众多重享受

婺剧演员在进行角色塑造时,需要通过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等多种肢体语言来进行,而在这一系列的要求中,唱的重要性无疑是最为关键的一点。想要通过唱来塑造角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想要成功塑造角色,演员就必须发挥不怕吃苦的精神,不断锻炼和扎实自身的基本功,提升专业能力和素养,将每一个领域都做到最高,最后的角色塑造才会更加自如,继而让观众的听觉和视觉等方面得到多重享受。包括婺剧演员在内的所有戏曲演员,都要经历艰苦的基本功训练,如果说唱是表达角色内心世界和情感的渠道,那么各种肢体技巧就是强化角色特征的有效手段。

四、结语

综合以上相关论述,婺剧演员想要成功塑造角色,首先需要将自身和角色进行融合,通过剧目对角色内心进行了解和感知,通过和角色之间建立联系,以此来加强对角色的把握和理解。另外,无论表演经验如何,学习和训练都是婺剧演员时刻需要坚持的事情,扎实的基本功和技巧是成功塑造角色的前提和基础。婺剧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有效对其进行传承和发扬,我们还必须与时俱进,让传统艺术紧跟时代,时刻散发傲人光辉。

猜你喜欢
婺剧白素贞许仙
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儿童婺剧创新发展探究
发胖也有好处
白素贞飞行时为什么要一只手伸向前
白素贞飞行时为什么要一只手伸向前
许仙人
Jinhua Opera in Our School
白素贞:风雨湖心醉一回
处暑
婺剧《穆桂英》海报
《白蛇传》新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