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诗
——小学古典诗词教学新探

2020-12-08 07:53何苗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20年16期
关键词:古诗古诗词诗词

◎何苗

一、创设情境 自然渗透

音乐不同于其他的艺术门类,如绘画、摄影、雕塑等“空间艺术”那样,可以整体欣赏,也可以局部临摹。音乐是“时间艺术”,是看不到,摸不着,而又能最直接感染人的心灵的东西。它是人们抒发内心情感最直接、最玄妙、最淋漓尽致的手段。但任何音乐作品,都是通过教师的言语表达来传授给学生的,教学语言就是教师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再创造的过程。而千百年来一直闪烁着夺目光辉的诗词,以它简洁、凝炼、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化提炼,成为千古传唱,至今仍使人从中得到无穷无尽的艺术享受。

二、注重积累 分类整理

中国古诗读起来很有韵律,理解起来很有意境,无疑是人们学习古典知识的一大享受。首先发动学生收集语文教材中和教材外的古诗词歌曲,然后把收集来的古诗词歌曲进行分类,人手一册。从语文课的角度讲:音乐是一种手段,美化了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和运用;从音乐课的角度讲:语文是一种载体,深化了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掌握,所以它是介于语文和音乐课之间的综合学科。古诗学唱都是语文课本上选出来的诗歌,这样可以结合语文教学进行古诗新唱的教学,在充实学生语言积累,丰富学生文化底蕴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和成绩。

三、身势游戏 激发兴趣

在古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掌握古诗的节奏,然后在此基础上划出正确的停顿标记。一般来说,五言诗的节奏是“二二一”或“二一二”;七言诗的节奏是“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按照这样的节奏进行声势训练,同学们非常感兴趣。以《锄禾》为例,音乐课本中就有二声部节奏让学生一边朗读一边用拍手跺脚的身势来练习伴奏。通过这个教学内容使同学们不仅学会音乐也懂得了集体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不知不觉中更好地传承了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

四、再现诗意 激发情感

小学生学习积极性主要来源于兴趣,他们年龄小,注意力易分散,兴趣不稳定。在小学古诗词歌曲教学中,要把激发兴趣当作重中之重,贯穿于全过程,而一些形象生动的FLASH动画,就可以很好地勾画出诗情画意,并能吸引学生的注意,从而始终让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如:在教学《春夜喜雨》一诗时,动画展示了一段诗中描写的情景,这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诗中的一些词语,还能通过动画给学生带来一种诗情画意般美的享受,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一下子将学生投入诗境之中,更是一下子对整首诗有了大概的了解,更形象地理解诗的意境。在教学语言中,注重把音乐与诗词两者恰当的有机结合起来,在音乐中创造诗词的意境,把诗词的情感融入音乐中,达到一种可意会也可言传的艺术效果,这不失为一种珠联璧合的结合。

五、以演传情 感悟诗意

我们的唱诗是要学生在音乐中去感受古诗的意境,体验其中的美感。体验是现代美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们力求让古诗词自身的美感和音乐的美感融为一体,让学生在唱诗课中获得美的体验、美的感受。在这个美的历程中陶冶情操、培养人格、培养美的心灵。例如二年级课本上有一首《游子吟》, 描绘的是母子离别时的情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全诗的中心画面,表现了儿女们对父母的深情,是诗的精神所在。在学唱歌曲后,我让学生分小组来设计表演,他们分工合作,有人扮演儿子,有人扮演母亲,有人扮演一些场景,还有人在一边演唱歌曲。月光下儿子在母亲身边聆听着母亲的教诲,母亲在一针一线地给儿子缝着衣服,一针一线都是母亲对儿子的爱,整个情境设计得非常丰满,一边演唱一边深情地表演,其中的情感表现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

六、古诗新编 培养创新

作为一名小学音乐老师,应该对古诗教学给予充分的重视,这样我们的学生对于古诗的朗读,鉴赏能力都会有提高。由于古诗积淀在学生的脑海中,在教学一个主题的古诗后,对古诗进行分类比较:哪些是绝句?哪些是律诗?哪些用我们现有的旋律能直接吟唱,哪些不能吟唱,还可以做哪些修改?这样可以激励学生进行古诗改作,举一反三,进行归类吟诵、吟唱。记得有一次临近期末,我在班上组织了一次小组竞赛:每组每次派一名代表上台演唱古诗,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比如:当学生学会了《春晓》《春游》两首歌曲后,我就鼓励他们开动脑筋,想一想还学过哪些古诗词是描写春天的景色?能不能背诵一下,和大家进行交流。同学们不仅对古诗词有了更深的理解,对音乐的兴趣也大增。

猜你喜欢
古诗古诗词诗词
古诗词里的清明时节
踏青古诗词
我爱古诗词
“拟古诗”之我见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