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的有效路径

2020-12-08 07:53张留兵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20年16期
关键词:特色群众融合

◎张留兵

群众文化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部分,更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前提与基础,新时期的乡村经济建设工作,更应结合实际情况,做好群众文化与乡村旅游业融合发展,不断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创新的想法,继而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解决乡村固化的旅游发展思维,提升我国乡村振兴建设工作。

一、群众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的重要意义

将群众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在一起,可以不断丰富乡村文化建设工作,从而推动乡村各项文化建设的发展。同时,基于乡村文化建设的开展,可以改进乡村整体的村貌、村容环境,完善乡村生态景观的建设工作,从而使乡村旅游更加贴近群众的日常生活,为两者相互融合的多元化态势奠定基础。将群众文化建设与乡村旅游相融合,可以从文化、生态等内容出发,制定不同的主题项目,借助信息技术将信息内容广泛传播出去,使当地的生态发展、群众文化建设、乡村旅游等内容相统一,满足乡村振兴建设的战略。

二、群众文化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实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的生活方式逐步发生变化,传统文化逐步丧失,一些地道的文化特色逐渐被淡忘,而群众文化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挥发展,刚好可以将上述的遗憾逐步填补回来。群众文化建设与旅游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特别是近些年,人们对于文化消费的理念逐步提升,通过群众文化建设刺激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工作,让更多人涌入到乡村中,感悟当地的风俗民情,为旅游增添更多看点,这也是乡村旅游建设的重点。

这样的创新并不是让当地的群众简单地完成乡村旅游的接待工作,更是将该地域的文化内容与群众自身对乡村的感情相融合,并将这一内容渗透在言语、行为等内容中,将两者更好的融合。通过群众文化的发展,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每一个乡村旅游的发展,都应具备自身的文化特色,若没有将自身的文化特色突显出来,就会失去特色,甚至被其他地方的旅游建设所取代。如:乡村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小吃、传统手工艺品、红色革命历史文化等,都可以作为地域特色文化,并在发展乡村旅游中对其特色文化内容进行创新开发,提升旅游文化的吸引力,并依靠本地群众的大力支持,不断探索乡村的地域文化特色,追溯生活本源,将地域文化特色不断传承发展,为乡村旅游发展奠定基础。

三、群众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的有效路径

(一)完善乡村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发展群众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的有效路径应做好乡村旅游公共服务。首先,可以做好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既要满足乡村旅游建设,还要注重对群众文化建设的引导,防止在乡村旅游中出现宰客、欺诈等不文明的行为发生,为乡村旅游赢得更好的口碑,给游客更多的审美享受与感官刺激。其次,要全面优化服务质量,通过为乡村群众进行系统的培训,让所有群众都能意识到乡村服务质量与乡村经济发展间的重要关系,提升群众整体的素质,改善村民对于乡村旅游的认知与态度,提升乡村整体的文化建设工作。

通过旅游公共服务与群众文化建设相结合,才能做好后续乡村旅游服务建设工作,让更多的城市居民了解乡村,并走入乡村中感知当地的风俗、民情、当地的特色文化,并在享受公共服务体系中对乡村有着更深层次的认知,推动乡村旅游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工作。

(二)依靠群众完善乡村旅游的宣传工作

旅游在一定的基础上是地域文化输出,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所以说通过内容渗透,才能完成初步的旅游宣传工作。不同地区的人文特色与自然环境各不相同,当地有关部门可以针对乡村旅游特色进行探索与创新,并将群众文化作为乡村旅游的基础,通过群众开展乡村旅游宣传工作。特别是当前信息技术与网络的融合,乡村群众可以在各种社交平台完成文化内容的输出工作,结合当地旅游特色,为乡村旅游增添多元化的选择,将自身作为乡村文化品牌,不断输出更多新颖、有趣的内容,通过这样的形式吸引更多游客,以最为经济有效的方式完成乡村旅游的宣传工作,促进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

(三)精准把握市场的变化趋势

有关政府部门可以依托自身的号召力帮助乡村进行旅游的宣传工作,甚至可以对当前的市场趋势进行调研,给予群众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的方案并提供参考意见。如:政府部门可以通过自身的宣传手法,对乡村旅游进行内容的输出,甚至可以将群众文化与乡村旅游相融合,将乡村中的乐事、好事用自己的平台宣传出去,从而为乡村缔造出符合自身特色的文化输出项目,从而增添乡村的对外的知名度。更可以将乡村中的展览会、纪念馆、某某活动进行宣传与推广工作,使该乡村符号走入大众的视野,通过内容的输出与渗透,带动乡村经济文化建设工作。政府的帮扶对于乡村旅游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政府部门给予的宣传工作,结合上述群众自身的宣传工作,形成以点带面的效果,并将该趋势不断渗透,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建设。通过内容的宣传与把控,对整体市场情况进行初步的了解,还要针对大众旅游的反馈进行输出内容的调控工作,以灵敏的嗅觉洞察先机,精准把握市场的变化趋势,才能为乡村旅游建设发展做好全面的准备工作。

(四)提升群众文化与乡村旅游的可塑性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精神需求越发增加,而单一的乡村旅游项目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可以通过群众文化的渗透,激发大众对乡村旅游的新鲜感。特别是乡村相较于城市,有很多旅游项目可以开展,如:采摘、垂钓等,这些内容在城市中是无法完成的,而这样的内容需要依托于群众,才能完成。将群众文化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充分发挥乡村旅游的多种可行性,将生态资源、群众文化转化为可行性强的旅游产品,构建成为有活力、有动感、有文化、有品位的美丽乡村,既保留乡村文化的淳朴清新又避免庸俗低级,对外提供更好的服务,保障和维护群众的文化权益,组织群众去参加更多的建设活动,形成乡村旅游多元化的态势,吸引更多的游客,推动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使群众文化和乡村旅游融合更为全面。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精神层面的追求也在不断增加,通过群众文化与乡村旅游相互融合,极大地促进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工作,而这样的趋势,也将为旅游发展提供新的方向,在后续旅游开发中,要注重将自身资源与文化特色相融合,设计出符合当地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才能通过群众的渗透、政府的帮扶极大推动乡村旅游建设,为乡村经济的振兴贡献一份力。

猜你喜欢
特色群众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特色种植促增收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多让群众咧嘴笑
《融合》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