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初中体育快乐教学法探微

2020-12-08 07:53陈忠华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20年16期
关键词:体育事业科目教学法

◎陈忠华

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现代中学体育的教学方式较传统体育教学方式有了极大地改变,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看法的改变,教师顺应教育改革后在教学方式上的改变,都推动着体育教学课程的变化与调整,尽管如此,体育课程总是存在着不被认可,学生缺乏兴趣等基本问题。尤其对于初中生来说,中考的压力不容他们在体育课程上花费多少精力,但体育课程存在的意义便是让学生能够从繁杂的学业中解脱出来,放松身心,并取得强身健体的效果。

一、快乐教学法实施的意义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在我国日益蓬勃的经济实力的推动下,我国的体育事业也迎来了发展热潮,各地都开始兴建体育馆,篮球场等体育设施,国家体育总局对各地教育事业的拨款也体现了国家对发展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视。体育事业的发展也对传统的中学体育教学方法和模式提出了挑战,显然老一套的方式已经不再适用,我国中学体育事业尤其是初中体育亟需一套完整系统的教学方案来应对当前的初中体育教学环境。

(一)有效培养更多体育人才

快乐体育教学法的初衷是让学生从体育课堂中感受到快乐,从而提高体育老师授课效率。但是快乐教学法实施的意义并不止于此,作为在心理和生理都没发展完全的群体,初中生的体育能力可塑性极强,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老师通过对学生具有针对性地培养和训练,提升学生体育素质,给予学生走上体育道路的可能性。

(二)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初中体育的教学在科目方面一般有篮球、排球、足球等球类科目,热身运动也比较局限,仅有跑步和做操两种。在快乐教学法之前,这些体育教学科目,由于老师的素质的差异以及学生个人素质的差异,学生往往对这些科目提不起兴趣,学生没有兴趣,教师的上课课堂效率也得不到保证,形成了恶循环。 而快乐教学法的实施能够有效激发初中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和动力,让学生在进步中感到快乐,让老师在课堂上实现寓教于乐的境界。

(三)拉近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

学生与老师的距离是个长久的话题,不管是在文化科目上还是体育科目上,老师总是在绝大部分情况下占据着主导地位,而学生只能根据老师的思路和引导被动地学习或者接受知识,快乐教学法的引入成了连接学生与老师的绝佳媒介,老师借由体育快乐教学法用情绪来感染学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一方面本着教学为本的理念在教学上将教学的主体从老师自身转移到学生身上来,让学生通过自身实践来感受到体育的魅力。

二、快乐体育教学方法具体措施

(一)精选体育授课内容

快乐体育教学法的引入是改善当前初中体育教学现状的一支强心剂,它的到来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增强教师对体育授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但是,仍然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授课内容的选择问题。男生女生由于性格习惯以及生理结构的不同,其在体育课程上所契合的内容也随之存在着差异。作为一名合格的初中体育教师,应当在授课上选择一些适合男生女生都可以胜任的体育运动,如跑步,羽毛球等或者在授课时将男生女生划分为两部分,根据各自的整体诉求来进行授课。

(二)改善教学方式

快乐体育教学的引入对于推动初中体育教学改革而言是个极大的助力,学生与老师带着饱满的情绪融入课堂能够有效提高体育教学效率,用先进的教学方式来改变传统教学状况。例如在篮球课上,老师可以特别安排几节体育观影课程,用一些国内外知名篮球明星的精彩集锦来激发学生学习篮球技术的兴趣,在实际授课时,安排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对抗性训练,例如将篮球比赛限制在半场,以三对三的形式进行比赛,在实际锻炼中,由老师总结学生的步法,手法问题。这种开放性的教学方式能够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运动欲望,也能够在汗水中增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联系。

(三)增加经费投入

经费问题一直是体育教学问题,缺乏经费,缺乏良好的体育器材,纵使老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如何快乐得起来。因此快乐教学法的实施离不开学校对体育方面经费的合理投入。学校应当视学校本身的体育器材状况来决定经费的投入大小,既可以用修缮代替买新,也可以用买新来代替旧物,一切都以给学生带来良好的体育体验为宗旨。

教学改革大潮下的初中体育教学倡导“寓教于乐,亦教亦乐”,同时提倡以学生为本,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作为教学目标。在此理念下,快乐教学法能够较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快乐教学。

猜你喜欢
体育事业科目教学法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北京冬奥会“备战办”模式对河北体育事业发展的启示
“十三五”成绩单
——示范区建设中的云南体育事业
多科目训练见招拆招练硬功
我国体育事业财政支出:规模、结构与空间效应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高考“新科目”
当前形势下的新发展理念与全民健身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
小学低年级原地转的“四拍”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