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特有花卉植物与珍稀动物题材进行中国画创作实践

2020-12-08 07:53闫国庆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20年16期
关键词:花鸟画花卉中国画

◎闫国庆

广西特有花卉植物与珍稀动物的中国画创作实践,主要是以广西地域独有的动植物为创作题材。通过对广西花卉植物的研究,培育打造新的文化艺术符号,利用中国传统技画法,与广西特有花卉植物与珍稀动物结合,并运用中国画技法使其赋予并传达一定的含义。以往的中国画创作中,很少有以此为主要切入点,结合中国画传统经典图式画法来体现广西地域特色的艺术形象。

众所周知,广西地域具有该地区独有的动植物资源,境内河湖众多,山地丘陵区大多植被繁茂,郁郁葱葱,景色秀丽。在以往的中国画创作中是很少涉及的绘画题材,本项目主要以此为切入点,用中国画经典图式、画法与广西特有花卉植物及珍稀动物结合,创作出新的具有地方特色艺术形象,使这些根植于广西的花卉植物以及珍稀动物能够进行中国画艺术创作,形成新的艺术形象,丰富传统中国画的题材,为中国花鸟画找到新的突破路径。

通过这个研究,使我们找到一个广西花卉植物与珍稀动物结合的创作路径和选择,并且对广西地域性特征的花卉植物与珍稀动物进行了中国画转换,发掘出广西特有珍稀动物的崭新表现方式。

一、广西特有花卉植物与珍稀动物的“不可多得”

广西地处我国的南部地区,属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雨水丰沛,四季变化不明显,日照适中,冬天时间短,适合植物生长的夏季时间较长,这里的环境条件对各类植物生长比较有利。在广西花卉资源中常见的有马鞭草,薰衣草、黄菖蒲、柳穿鱼、耧斗菜、花毛茛、紫荆、菊花、木棉、桂花、紫薇、茶花、使君子、凤凰木、剑麻花、三角梅、香樟、苏铁、棕榈、芭蕉等常见绿乔木和灌木。由于广西特有的气候条件,花卉植物四季常青,各种植物枝繁叶茂,因此广西具有“植物王国”和“花卉宝库”的美称。

广西珍稀动物在2020年报总共记录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6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黑颈长尾雉、中华秋沙鸭、黑鹳。而列入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皮书易危级别及以上鸟类12种,其中极危的是勺嘴鹬,濒危的有中华秋沙鸭、大杓鹬、小青脚鹬、大滨鹬、黑脸琵鹭等。易危的是黄腹角雉、黑嘴鸥、黄嘴白鹭、乌雕、仙八色鸫、白颈鸦等。

由此可见,广西是候鸟迁徙途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中转站,越来越多的鸟类被发现,一方面反映出广西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且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吸引了更多鸟类前来觅食、栖息。由此抓住此文化路径,将广西特有花卉植物与珍稀动物题材进行中国画创作,通过对广西花卉植物和珍稀动物的观察与研究,从物象本身和特殊地域环境的结合,转换为自己的笔墨语言。通过画作表现出在南方冬季傍晚情景。利用特殊的中国画技法,展现地域性特色的文化符号和文化形象,并转换为自己的艺术形象,体现出南方花卉植物带来的特殊力量和富有活力的激情面貌。

二、广西特色花卉植物与珍稀动物在构建花鸟画风格的作用和意义

由于南北方植物差异较大,尤其是南方阔叶类型的植物更能体现出广西花卉的特点。例如棕榈科构成了热带植物部分特有的观赏景观,其生长特征受南亚热带气候条件的影响,使其养育的植物枝繁叶茂,花卉植物四季常青。丰富的地域性特征具备特有自然资源,具有充足的地方特色。广西花鸟画发展,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以本土地区特有的丰富土壤,经过长期的研究、探索、创新、发展,将广西花鸟画发展到了一个新的艺术高度。广西花鸟画地域风格从20世纪30年代期间,徐杰民、马万里、阳太阳等人对广西花鸟画的辛勤耕耘,为广西地域性花鸟画风格开始了艰难起步。到20世纪70年代,广西花鸟画地域风格化开始全面发展,有来自“海派”的马万里、留日归国的阳太阳、“岭南画派”的黄独峰、“津门画派”的萧朗等等。这时期出现了广西花鸟画各种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这个时期的广西花鸟画的地域风格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开拓出漓江画派这样的地域性流派。后期广西比较有成就的花鸟画家都出于这些画家的门下,如黄格胜、陈玉圃等,再到之后的陈再乾、余永健、伍小东、蔡智、姚震西等。广西画家开始立足本土,使得广西花鸟画的地域风格开始慢慢形成广西的“文化名片”。

三、结语

笔者一直以“中国画花鸟”创作为主,并研究广西地区特色花鸟画。这次我选择广西特有花卉植物与珍稀动物题材为主要研究对象,并表达出赋予植物特色和珍稀动物的人文化审美,再研究利用不同的绘画方式探索不同的表现方法,创作出南方地域特色的独特审美,借鉴中西方大师的绘画语言加以实践,打造出新的文化符号。

猜你喜欢
花鸟画花卉中国画
丰谷秋歌(中国画45cm×33cm 2022年)
中国画
浅析唐代壁画中的花鸟画
画学丛谈·花鸟画(下)
工笔花鸟画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远方》中国画
《花卉之二》
《静物花卉》
卓尔不群——顾光明花鸟画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