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观察实验的设计要点

2020-12-08 07:53蒋增斌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20年16期
关键词:实验设计昆虫植物

◎蒋增斌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制定,小学科学也被纳入小学课程的必修课,学生和教师必须高度重视。但是现在学生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数学、语文和英语这三大学科上,没有太多的精力去学习科学。此外,缺乏观察能力是小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应该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为使学生能够顺利完成科学这门课程,为今后的科学研究铺平道路,为学生今后进入社会提供就业机会。传统教学方式不断变化,以适应新时代学生的要求,全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推动基础科学教学中观察与实验的改革。

一、实验设计要符合科学特点

科学是什么?来自于哪里?对于这个问题没有准确的概念。笔者认为,小学科学是从科学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的发现发展起来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到大自然中去,让大自然的丰富多彩深深印记在脑海里。学生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和爱好得到更好的培养,学生学习和运用科学的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理解科学从观察自然开始,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自然。以人类的生命之源“水”为例,设计实验时,教师应科学安排学生观察水在四季中的变化,冬天水会结冰,还会下雪,窗户上会结冰花;夏天会下雨,秋天会起雾;通过引导学生实验,可以总结出水循环的规律:水或冰加热时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冷却时变成水或冰。通过实验,学生了解到大自然到处充满了科学现象,总结科学规律,为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创造条件,增加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二、实验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在实验教学活动中,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是怎么进行的?就像我们的左右手一样维持身体平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以学生的主观状态为中心轴设计实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观察、反思和实验得出结论,从而达到了解周围自然现象的目的。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注意力难以集中,兴趣是他们感知世界的唯一途径,对周围事物的认识不完全。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相应实验时,通过观察、动手操作、仔细观察事物,采取相应措施。例如: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蔬菜,如土豆、胡萝卜、红薯等。教师可以根据生活中的这些话题设计实验,让学生观察这些食物的属性分类。学生只知道属于根系植物,但根系植物又分为直根和须根。学生可以了解到胡萝卜属于直根,而土豆和红薯属于须根。他们可以从实验观察中获得知识。由于年龄的不同,高年级学生已经逐渐形成了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可以尽量自己做一些实验。他们心中的自然是神秘的,对自然界的一切都充满好奇,对探索自然的科学奥秘充满信心。

三、实验设计要联系当地的自然条件

我国地大物博,土地资源丰富,动植物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这些从上到下、随手可得的天然资源,为科学教学实验提供了丰富素材。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自然优势来设计实验,通过多种形式,让原本生动的自然科学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好奇心是小学生天生具有的,神奇的自然科学对他们来说,一切事物都充满神秘感。他们渴望了解科学,学习科学,他们想知道苹果为什么会从树上掉下来,小鸟为什么会飞?雪花是怎么形成的?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还可以设计一项试验。例如,一提到昆虫小学生就特别兴奋,天上飞的蝴蝶,地上爬的蚂蚁,这是大自然中比较常见的。在设计实验时,教师带领学生们走进大自然,从大自然中去观察捕捉实验教学昆虫,并将捕捉到的昆虫带到课堂,教师去引导学生们仔细观察,看看这些昆虫有哪些共同特征,不仅使学生认识了昆虫,也使教师设计这次实验教学的目的达到。

全国各地的地形不同,相应的自然资源也不同。教师可以就地取材,对脚下的自然资源做一个全面的深入了解,就地设计实验并引导学生开展实验,使他们可以自由地使用来自大自然的天然教材。例如:以“万物的生长离不开土壤”为题材,结合周围的环境设计实验,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去观察大自然中不同的土壤,不同的土壤上是不是长着相同的植物,观察植物有什么不同的生长变化,做好观察记录。慢慢学生会发现:不同的植物选择不同土壤种植,植物生长取决于选择土壤的性质,为今后农业经济建设做好服务。在实验过程中不但让学生学习科学知识,还把学到的科学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

猜你喜欢
实验设计昆虫植物
RFID昆虫阅读放大镜
有趣的放大镜
有用的电池
哪个凉得快?
浑水变清
昆虫的冬天
哦,不怕,不怕
将植物穿身上
植物罢工啦?
植物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