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

2020-12-08 07:53李静霞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20年16期
关键词:生物学生物解题

◎李静霞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进一步扎实做好对学生的社会核心价值素养观的培养,已经成为了推动高中生物学教学发展的关键措施。从高中生物学科知识角度分析来看,其教学核心知识素养教育内容主要涉及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等多个知识方面,从而获得高中生物学科相关核心知识素养的有效培养。为了进一步实现对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培养,推动高中生物学教学水平进步,做好课堂教学研究至关重要,文章以此为切入点展开探讨。

一、形成生命观念的新课设计

新课程是指为了向学生具体介绍他们之前并未完全了解过的新科学知识与新科学概念,对生物学及本学科各知识模块中的核心科学概念的基本掌握情况应初步形成生物进化与适应观、物质与能量观、稳态与平衡观等科学观念的根本基础上一并设计以下的教学思路。

(一)展现生命本质

高中细胞生物学在本学科的教材中不仅对各种生物细胞表象过程进行详细介绍,还对生物细胞进化水平、分子进化机制等等进行深层次的揭示,学生难以快速深入理解。在我国高中教育生物学课程教学理论实践研究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的生理成长与人格发展过程规律,选择一种学生自己乐于参与接受的教学方式来进行生物教学。

(二)追问中构建生物新知

在新课程的设计中还需要重新引入一些问题进行探索,把以前传统的以教师讲授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方式重新转变成以引导学生自学为主。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问题中的难度一般呈一个阶梯型,让每个学生能够通过综合考虑这个问题从而形成一个相对较完整的知识体系结构。从简单知识结构到复杂知识结构,从抽象生物知识世界到虚拟现实中的生物知识世界。让学生在通过思考问题的过程同时它还可以通过联想和得到其他科学知识,增强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发现各种生命科学活动中的规律,用学生提到的其他知识方法去进行解释并帮助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二、发展科学思维的习题课设计

通过梳理经典考点例题与分析高考经典考点,引导广大学生准确找到高考解题正确思路,学会对高考问题难点进行梳理归纳与分析总结,不断强化提高学生解题应用技能,具体课程设计解题思路说明如下。

(一)重发散,从有限封闭到无限开放

传统的高考习题选择讲解方式特点之一是内容封闭单一、注重探究结果,教师应积极改变这种讲解方式,引导教育学生大胆尝试自由选用多种思维方式进行解题,引导学生在各种未知问题答案中自由搜寻找到解决问题思路,发散调动学生逻辑思维,为引导学生学习思维方式多元性强的选择习题留出思想空间。

(二)设变式,从千头万绪到有矩可循

生物学这个学科虽然内容繁杂,但各学科知识点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相互联系。在习题课中可以进行变式习题训练,便于引导学生更好地准确理解所学相关基础知识,发现相关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在正确处理问题中不断逐步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概括与综合归纳、演绎与分析推理问题能力。

三、关注社会责任的复习课设计

学生在基本掌握一些社会生物学科基础知识后,需要充分利用这些学科知识点来讨论有关社会上的事务。复习班在课程的设计上还需要更加注重切实解决人们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做到学有所用。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高中生物学考前复习专业课课堂教学活动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先进的课堂多媒体教学活动设备,为全体学生量身创设有趣的课堂教学活动情境,明确课堂教学活动目的。但同时应特别注意到在复习每节课中所涉及的教学问题时还需要密切联系实际社会生活,培养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点的迁移应用能力,促使学生对生物学等本学科知识的深入学习感兴趣。

(二)教材解构,知识重组

复习知识课堂的设计不同于日常正常课堂教学,不是根据以前教材上的知识顺序进行讲解新增的知识,而是把我们学到的基础知识充分运用理解到我们现实生活中。教师在研究创设教学情境时也就需要按照引导学生之前储备的这些知识点来唤醒激发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深刻记忆。教师不仅可以引导广大学生通过问题分析与案例类比等多种方式准确区分不同知识点,还在帮助引导学生更好地正确理解之前所学到的知识。

猜你喜欢
生物学生物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丁酸梭菌的筛选、鉴定及生物学功能分析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用“同样多”解题
第12话 完美生物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