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故事”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的必要性研究

2020-12-08 07:53朱冬琦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20年16期
关键词:中国故事思政课内涵

◎朱冬琦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融入“中国故事”,是党和国家的明确要求和殷切希望。目前,高职院校思政课仍存在到课率低、抬头率低等问题。以“中国故事”丰富思政课内涵,不仅有利于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吸引力、针对性,而且对于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不断激发爱国热情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职思政课融入“中国故事”教育的内涵

高职院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教育目标。其教育对象、教学目标等决定了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课程的教学导向和教学方式都具有其特殊性。紧扣新发展阶段、学习新发展理念、体悟新发展格局,要求思政课教育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方向,坚持以学生为本,推动思政课堂成为具有时代感和吸引力的课程,让学生产生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高职思政课必须坚持以讲好用好“中国故事”为抓手,将自觉贯彻落实党中央重要讲话精神贯穿于课程全过程、各方面。把“中国传统故事”“中国改革开放故事”“中国红色故事”等“中国故事”搬上思政课堂,创新课堂形式、丰富课程内容,通过中外故事对比、改革前后中国对比、全方位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让学生能够理解、感悟、认同,引导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二、“中国故事”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实践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

当代高职学生在思维模式、表达方式等方面,表现出思想独立、求新求变、不拘一格等特点,如果依然以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方式为主,往往难以充分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要求思政教师必须遵循学生的性格特点,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理论与鲜活的人物事例结合起来,让思政贴近生活实际、更加简单易懂,无疑是当代高职思政课教学实践改革的方向。

(二)有助于引导学生充分了解中国实践

脱离实际的思政课一定是空洞乏味、苍白无力的。讲好“中国故事”,将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实际案例引入思政课堂,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融入到“中国故事”中,理论结合实际,引导学生们正确看待世界和中国形势,使同学们发自内心地增强对中国道路的认同感,激励学生们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比如在讲解中国梦的内涵时,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深情阐述“中国梦”思想故事,让学生能认识到“中国梦”思想的历史演进和内涵,使得思政课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三)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

学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有的教师过多地强调理论输入,忽视了故事存在的重要性,不利于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要求教师必须将思政课与辉煌的历史贯通起来、与曲折的改革联系起来,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方法分析社会现实,以理论引导实践,帮助学生重塑价值观。比如在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可以举例讲解杨靖宇东北抗联故事、赵尚志转战白山黑水故事等具有东北特色的“中国故事”。以此引导学生爱国精神,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中国故事”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实践的原则

(一)针对性原则

在方法上要注意从学生的兴趣点和接受度上做文章,在形式上要注意新颖、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在内容上要注意筛选符合时代发展的故事。创新讲故事的方式,应学会借用多媒体技术,改善讲课形式,改平铺直叙为设疑引思,改无趣呆板为生动灵活。

(二)适用性原则

优先将时下热门话题、时代楷模引入课堂,在合适的时期引入合适的故事,把符合学生基本情感的故事展现,才能保证在思政课中把“中国故事”讲得深入和透彻,让“中国故事”在思政课程体系中变得更为精彩,进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

(三)先进性原则

鼓励学生参“中国故事”视频和情景剧的创作,将校园生活结合故事展现,发挥时代气息,挖掘身边好人好事,展示“中国故事”的魅力和内涵。也可以通过校园访谈、演讲比赛、案例评析等形式,实现从课堂的主体角色转变。

猜你喜欢
中国故事思政课内涵
夏粮丰收:内涵丰富 意义重大
“新美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探索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内涵漫画
世界最大童书展,“中国故事”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