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游戏,搭建沟通桥梁
——关于幼儿园语言游戏化教学的探究

2020-12-08 07:53邱娇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20年16期
关键词:小朋友幼儿园游戏

◎邱娇

幼儿阶段的学生较为活泼,对新鲜事物、活动具有天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这一点对教师教学来说既有弊端也有优势,弊端是学生对新鲜事物过于好奇,难以在整堂课程中坚持学习;优势是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这一点,将新鲜事物与活动带入教学中,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语言游戏化教学就是将其有效结合的教学方式,该方式可以帮助教师进行高效语言教学活动,通过游戏化情境将语言知识传授给学生。

一、目前幼儿语言教学中的现状

在教学游戏中很容易出现教学效率不高的情况,一方面是因为学生本身认知能力与行为能力有限,学生难以主动、积极、正确参与其中,此时若缺少教师的指引,学生会慢慢脱离游戏,变成自由、无序的活动。另一方面是因为教师对游戏的创设较为忽视,难以为学生建立生活化场景,或建立的场景过于单一,无法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很多幼儿教师在教学时没有做好充分、创新的游戏准备,在很多环节中难以将游戏与语言知识有效融合;或者有些教师虽提前做了游戏准备,但在游戏进行中有些过于注重“流程”,反而忽视了原本游戏教学的目的。

二、幼儿园语言游戏化教学策略

(一)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

生活是学生最常见且最熟悉的场景,在这种场景中学生会不自主参与进去,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到知识。因此教师可以从生活场景教学入手,拉近学生与教学的距离,既可以方便学生理解,还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进行“角色扮演”的形式,将生活中见过的、听说过的各种场景搬到课堂中。如相信很多学生都经历过去医院看病的场景,可以邀请几名学生扮演医生、护士和患者,让学生思考自己的角色会说出什么话,会以什么样的口吻说话,等等,从而锻炼学生的语言技巧。或者从学生在幼儿园熟悉的场景入手,让学生自由挑选幼儿园里的角色,有的学生选择老师角色,有的学生选择当门卫角色,有的学生选择扮演自己,这样角色分配好之后就可以进行情景模拟了,可以引导学生模拟来学校时教师在门口接送学生的场景,引导学生模拟中午吃饭、午休时的场景,体验在场景中不听角色所说的话,从而逐渐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二)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游戏情境

语言游戏化教学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则主要起到主导作用。教师要注意一点,整个教学目标是要以学生主动、自觉、自愿去学习教学内容,而不是教师强行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基于这个目标,教师在教学中要及时改革教学形式,积极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语言学习的魅力。

例如,在学习诗歌《家》时,教师可以带领小朋友玩“找家”的游戏,首先为学生准备一些与诗歌内容相关的面具,让学生扮演河水、大树、幼儿园等静态事物,让学生扮演小鱼、小鸟、小朋友等动态生命。接着让学生戴好自己的面具站在固定的位置,等音乐响起时,让学生去寻找自己的“家”,当音乐停下后立马站好,看哪个小朋友准确找到了自己的“家”。在游戏完毕后再次带领小朋友学习朗读诗歌,这时小朋友自然会对其中的内容快速理解,再多练习几次朗读,势必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

(三)创建愉悦的教学环境

幼儿园的教育是学生在整个教育体系里“基础中的基础”,可以帮助幼儿身心、智力、心理得以健康发展。在入学前很多学生很少接触过集体活动和系统学习,若此时学生接触的教学是比较死板、枯燥的类型,不仅会降低学生目前阶段的学习兴趣,还会降低学生对未来学习的印象分。因此,教师教学中创建愉悦的教学环境尤为重要。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身心状况,及时调整教学难易度,设置无压力、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让学生降低对学习的排斥,从而全身心投入学习中。

例如,在教学寓言故事时,教师可以将一些简单的成语演绎成故事的形式,如夜郎自大、东施效颦等,将其中的起源故事以幽默风趣的口吻、丰富形象的肢体动作,为学生创建出生活的环境。除此之外,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象力,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要以幼儿的视角对待学生,让学生在参与中提高自身语言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语言游戏化教学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对学生来说,该教学模式给予了学生充分游戏、思考的空间,让学生一边玩耍一边学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从而在游戏中潜移默化提高语言能力;对教师来说,该教学模式可以提高教学水平与质量,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因此,该模式对促进幼儿园教学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小朋友幼儿园游戏
爱“上”幼儿园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找茬儿
爆笑游戏
海边玩一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Let’s DIY Poster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