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达唑仑联合瑞芬太尼在脊椎骨折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2020-12-09 00:46高艳华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15期
关键词:芬太尼组间麻醉

高艳华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医院,辽宁 建平 122400)

脊椎骨折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骨科疾病。相关研究表明,相较于青壮年老年人更易出现脊柱骨折[1]。在临床上,对于脊椎骨折的治疗多以手术治疗为主,但因脊椎骨折患者多存在脊髓损伤,手术治疗难度较大[2]。在手术前对患者使用麻醉,能够缓解患者在手术中的疼痛,减轻心理压力。在本研究中,选取2015年9月-2018年9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04例脊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组间比较的方式分析探究咪达唑仑联合瑞芬太尼在脊椎骨折手术患者麻醉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具体研究内容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9月-2018年9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04例脊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经临床影像学仪器检测确诊为脊椎骨折,且患者临床症状也均符合脊椎骨折的临床症状标准。根据所有研究对象入院时间的不同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选取52例研究对象。在对照组中,男33例,占比63.46%,女19例,占比36.54%;年龄22-78岁,平均年龄(50.14±13.58)岁;其中因交通事故导致骨折的患者27例、高处坠落15例、摔伤6例、其他原因4例。观察组中,男31例,占比59.62%,女21例,占比40.38%;年龄21-78岁,平均年龄(19.88±13.62)岁;其中因交通事故导致骨折的患者24例、高处坠落16例、摔伤8例、其他原因4例。2组研究对象在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且经统计学软件验证无显著意义(P﹥0.05),可以进行本研究中各项观察指标的比较。排除标准:(1)排除存在器官功能异常的患者。(2)排除合并其他重症疾病的患者。(3)排除存在精神疾病病史的患者。(4)排除治疗依从性较差或不遵医的患者。(5)排除不同意参与此项研究的患者。

2 方法:对照组予以患者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国药准字H20123422,2012-12-31,生产单位:国药集团工业有限公司廊坊分公司)2ug/kg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患者咪达唑仑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31037,2010-09-30,生产单位: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0.08mg/kg麻醉。

3 评定标准:根据所有患者麻醉后各项临床生命指标波动情况对所有研究对象的麻醉效果进行评定,该标准将麻醉效果分为优质(患者麻醉后无不良反应,未对临床手术造成延误)、良好(患者出现轻微不良反应,予以患者常规药物可以进行手术)和差(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有明显的痛感)3种指标。麻醉成功率=(优质+良好)/总例数×100%。记录所有患者麻醉后心率、平均动脉压和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波动情况数据,并在整理归纳后进行组间比较。记录所有患者术后自主呼吸时间、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数据,在整理归纳后进行组间比较。

5 结果

5.1 2组患者麻醉成功率比较:经整理归纳发现,观察组优质麻醉患者37例,占比71.15%,良好麻醉患者13例,占比25.00%,麻醉效果较差的患者2例,占比3.84%。对照组优质麻醉患者30例,占比57.70%,良好麻醉患者11例,占比21.15%,麻醉效果较差的患者11例,占比21.15%。经计算分析后的组间比较发现,观察组麻醉有效率为96.1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85%,组间差异较大,经统计学软件验证存在意义(x2=5.6264,P=0.0177)。

5.2 2组患者麻醉后各项生命体征波动情况比较:经整理归纳发现,观察组研究对象麻醉后心率为(105.71±2.33)次/min、平均动脉压为(91.82±3.46)mmHg、血氧饱和度为96.42%±0.97%。对照组研究对象麻醉后心率为(105.76±1.97)次/min、平均动脉压为(91.73±2.92)mmHg、血氧饱和度为96.58%±0.84%。经计算分析后的组间比较发现,2组患者麻醉后各项生命体征波动情况无显著差异,且经统计学软件验证无意义(t=0.1182、t=0.1433、t=0.8992,P=0.9062、P=0.8863、P=0.3707)。

5.3 2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比较:经整理归纳发现,观察组研究对象术后自主呼吸时间为(4.18±0.49)分钟、苏醒时间为(8.46±0.57)分钟、拔管时间为(12.93±0.82)分钟。对照组研究对象术后自主呼吸时间为(8.14±0.51)分钟、苏醒时间为(16.72±1.54)分钟、拔管时间为(20.63±1.41)分钟。经计算分析后的组间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各项术后恢复时间数据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研究对象,组间差异较大,经统计学软件验证存在意义(t=40.3762、t=36.2728、t=34.0417,P=0.0000、P=0.0000、P=0.0000)。

讨 论

脊椎骨折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骨科疾病。在临床上,脊椎骨折患者会出现脊髓损伤、腰背疼痛、四肢乏力和关节疼痛等临床症状,患者若不及时进行治疗便有可能导致高位截瘫的出现,严重者甚至会死亡,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3-4]。麻醉是一种临床治疗常见的辅助治疗手段。该技术是一种利用药物或其他方式对人体中枢神经或周围神经系统进行可逆性抑制,使患者处于痛觉丧失的无意识或半清醒状态[5-6]。麻醉技术常用于临床手术治疗过程中,通过临床麻醉不仅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使患者在睡眠中完成手术治疗,还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患者主观意识或自然反应对手术治疗过程中的不利影响,对于手术治疗的顺利完成有着重要的意义。现代医学中,可根据麻醉技术的应用方向,将麻醉分为4方面,分别为临床麻醉、重症监护、急救复苏和疼痛治疗4方面,活用麻醉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脱离痛苦,挽救患者的生命。

在本研究中,2组患者麻醉后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和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研究对象的麻醉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研究对象术后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研究对象,组间差异较大,经统计学软件验证存在意义,P﹤0.05。得出这一结果的原因在于,是一种临床常用的麻醉药物,属于芬太尼类ч型阿片受体激动剂,在进入人体后具有起效快、无蓄积的优点。但是,单一使用瑞芬太尼对脊椎骨折患者进行临床麻醉,因手术较难,且手术时间较长,单一药物麻醉方式无法有效的满足术中需求,这就需要寻找另一种麻醉药物与瑞芬太尼进行配合,以满足手术需要。而咪达唑仑则是一种苯二氮卓类药物,水溶性优异,在进入人体后具有起效速度快、代谢灭活速度快和对患者血液动力学影响较小等优点,该药物在进入人体后能够起到镇静、催眠、抗焦虑和抗惊厥等作用,还能够通过帮助患者松弛肌肉加快手术速度,从而有效的提高临床效果,缩短患者恢复时间。并且相关研究表明,2种药物经药代动力学和药理毒理验证,适当的剂量不会对患者生命体征造成影响,因此安全性也较高[7]。

综上所述,利用咪达唑仑联合瑞芬太尼对脊柱骨折手术患者进行临床麻醉,具有麻醉效果好的优点,且该麻醉药物不会对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造成太大的影响,安全性较高,且患者的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时间和拔管时间也均较短,有利于患者的呼吸功能的恢复,2种麻醉药物联合使用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芬太尼组间麻醉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瑞芬太尼、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淋巴结结核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疗效初探
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在老年腹部手术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七氟烷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麻醉中的效果研究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慢速训练法助力体弱人群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