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内固定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

2020-12-09 09:47祝洪君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褥疮股骨颈股骨头

李 锋 祝洪君

( 1 辽宁省大石桥市中心医院骨一科 , 辽宁 大石桥 115100 ; 2 辽宁省辽阳市陆军79集团军医院骨科 )

数据显示[1-2],中老年股骨颈骨折多发于80岁以上年龄组,治疗困难,并发症多,预后差,治疗不当易 对生活质量甚至患者的生活构成严重威胁。对于骨外科医生来说,股骨颈骨折一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闭合复位内固定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传统方法,但问题是骨折不愈合的风险高,股骨头坏死风险高。随着近10年人工关节技术的发展,一些学者报道,使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而全髋关节置换术比半髋关节置换术更有效。全髋关节置换术和传统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优势和劣势一直是骨外科医生关注的焦点。本研究分析了骨折内固定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3月-2018年1月10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全髋置换组50例,年龄61-81岁,中位(66.26±4.21)岁。体质量41-84kg,平均(62.22±2.79)kg。致伤原因:交通伤引起老年股骨颈骨折有11例,摔倒引起老年股骨颈骨折33例,其他因素引起老年股骨颈骨折 6例。患者合并高血压15例,合并骨质疏松30例,合并慢阻肺有14例。文化程度小学有10例、初中11例、高中14例、高中以上15例。男女分别有29例和21例。骨折内固定组50例,年龄61-81岁,中位(66.72±4.96)岁。体质量41-83kg,平均(62.24±2.11)kg。患者合并高血压15例,合并骨质疏松31例,合并慢阻肺有13例。致伤原因:交通伤引起老年股骨颈骨折有9例,摔倒引起老年股骨颈骨折35 例,其他因素引起老年股骨颈骨折 6例。文化程度小学有11例、初中10例、高中15例、高中以上14例。男女分别有30例和20例。2组一般资料可比。

2 手术方法:骨折内固定组选择内固定手术,给予抗生素注射预防感染。平卧,麻醉后垫高患肢,X线下做髋部切口,促使骨折部位暴露,复位骨折部位,后用3枚克氏针加压固定骨折部位,将切口逐层缝合关闭。全髋置换组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全髋关节置换术组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俯卧位,硬膜外麻醉。选择髋关节后侧切口,显露和切开关节囊,显露股骨头、基底部,探查股骨头胫骨处部位,用股骨头取出器取出股骨头,测量之后选择合适人工股骨头,若小粗隆处于游离状态,需要先复位固定。先进行人工股骨头试放,可自由活动,且拔除髋臼时存在一定负压为符合要求,之后固定,最后给予人工股骨头复位和负压引流放置。

3 观察指标: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平均用时、手术出血水平、住院时间、术后进行功能锻炼时间、术后负重时间、骨愈合时间;治疗前后患者VAS评分、Harrris评分、生活独立能力;下肢深静脉血栓、褥疮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4 统计学处理:SPSS16.0软件,t、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

5 结果

5.1 2组治疗前后VAS评分、Harrris评分、生活独立能力分析比对:治疗前2组VAS评分、Harrris评分、生活独立能力相似,P>0.05;治疗后全髋置换组VAS评分、Harrris评分、生活独立能力优于骨折内固定组,P<0.05。其中,骨折内固定组患者手术前VAS评分、Harrris评分、生活独立能力分别是(6.05±1.27)分、(61.11±5.72)分、(66.11±5.12)分,手术后VAS评分、Harrris评分、生活独立能力分别是(4.02±1.01)分、(82.11±1.21)分、(81.55±1.27)分;全髋置换组患者手术前VAS评分、Harrris评分、生活独立能力分别是(6.08±1.41)分、(61.26±5.42)分、(66.68±5.22)分,手术后VAS评分、Harrris评分、生活独立能力分别是(1.25±0.25)分、(96.21±2.11)分、(95.11±2.01)分。

5.2 2组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平均用时、手术出血水平、住院时间、术后进行功能锻炼时间、术后负重时间、骨愈合时间分析比对:全髋置换组出院时间、术后进行功能锻炼时间、术后负重时间、骨愈合时间优于骨折内固定组,P<0.05。而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平均用时、手术出血水平则均高于骨折内固定组,P<0.05。全髋置换组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平均用时(82.24±10.26)分钟、手术出血水平(343.15±10.21)ml、住院时间(11.14±0.17)天、术后进行功能锻炼时间(2.44±0.21)天、术后负重时间(15.25±0.21)天、骨愈合时间(14.14±0.52)周。骨折内固定组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平均用时(63.14±12.26)分钟、手术出血水平(228.16±10.68)ml、住院时间(18.21±0.52)天、术后进行功能锻炼时间(10.14±0.1)天、术后负重时间(17.67±0.57)天、骨愈合时间(17.12±0.71)周。

5.3 2组下肢深静脉血栓、褥疮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分析比对:全髋置换组下肢深静脉血栓、褥疮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低于骨折内固定组,P<0.05,骨折内固定组下肢深静脉血栓、褥疮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总比例是11(22.00%),全髋置换组下肢深静脉血栓、褥疮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总比例是3(6.00%)。

讨 论

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中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数量仍然很高,坏死和不愈合率高达30%。中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有以下原因:(1)老年人骨密度下降,导致骨质疏松,导致股骨颈结构脆弱;老年人反应迟缓,抵抗外部侵袭的能力降低,因此股骨颈骨折的可能性增加。社会老龄化导致老年骨折患者数量增加,其中一些是股骨颈骨折。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骨不连和股骨头坏死率一直很高。降低股骨颈骨折不愈合率和股骨头坏死率一直是骨外科医生难以解决的问题。由于难以减少,血液供应不足和高剪切力,较老的股骨颈骨折难以治疗。各种内固定具有20%-50%的不愈合或股骨头坏死的高发生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骨外科医生选择使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来治疗老年人的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具有较短的卧床时间,可用于早期功能性更换,全髋关节置换术可改善髋关节功能。大量研究表明,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恢复快,卧床休息时间短,可以在短时间内恢复患者的正常生活。中老年患者合并症较多,身体功能较差,卧床休息时间缩短可有效降低肺部感染,褥疮,深静脉血栓,尿路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3],由此可见,全髋关节置换术可降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由此可见,与骨折内固定相比,髋关节置换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较好选择,可明显缩短术后卧床休息时间,临床疗效,并发症少,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应尽可能优先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PFNA具有操作简单,机械稳定性好,损伤小,出血少,操作时间短等优点。但PFNA内固定治疗容易出现骨折不愈合。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不稳定的股骨粗隆间骨折可以避免骨质疏松引起的下内固定缺陷。由于骨水泥可以立即凝固,它可以立即稳定,患者可以提早下移,避免长期卧床不起的并发症,同时避免髋内翻等问题,可更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水平[4-7]。由于全髋关节置换术,髋臼和假体匹配,可以实现更好的整合,减少术后髋关节疼痛的发生率,因此可以在早期实现康复锻炼,促使髋关节功能可以更好地康复。

本研究中,骨折内固定组选择内固定手术,全髋置换组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结果显示,全髋置换组VAS评分、Harrris评分、生活独立能力、住院时间、术后进行功能锻炼时间、术后负重时间、骨愈合时间、下肢深静脉血栓、褥疮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和骨折内固定组比较有优势,P<0.05。而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平均用时、手术出血水平则均高于骨折内固定组,P<0.05。

综上所述,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可获得较好效果。

猜你喜欢
褥疮股骨颈股骨头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潜在失调基因的鉴定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3枚空心加压螺钉在股骨颈截面的位置分布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症研究进展
预保温防止老年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中低体温发生的效果分析
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应用MRI、CT诊断的价值差异研究
股骨头坏死可不手术治疗吗
选用褥疮垫,视病情而定
治疗褥疮小偏方
中药外用防治褥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