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全面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患者运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效果的影响

2020-12-09 08:24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19期
关键词:氧分压脑病阻塞性

江 花

(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重症医学科,江苏 常州 213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特征是呼吸道气流受限且不完全可逆,该病常因二氧化碳潴留和呼吸性酸中毒,而引起肺性脑病[1]。肺性脑病的主要症状为反应迟钝、烦躁不安以及间歇性抽搐,严重者可伴发意识障碍,乃至深度昏迷。临床针对已经发生肺性脑病者,应采取更加全面系统的护理措施。本文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患者6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有37例、女性有23例,年龄在50-83岁之间,平均年龄(62.47±6.33)岁;入选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并确诊合并肺性脑病。

1.2 方法

对本组患者均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具体干预措施如下:①心理护理:耐心详细地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的意义、必要性及呼吸机的工作原理,以消除他们对呼吸机的误解和疑虑;②加强规范操作:为了促使患者尽快与呼吸机实现人机同步,应当帮助其选择合适的体位、正确佩戴面罩,并先等患者适应一段时间后再接通呼吸机,以及指导患者用鼻吸气、用嘴呼气的呼吸技巧[2];③病情监测护理:打开呼吸机,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生命体征,还要严密监测氧流量情况,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对呼吸机参数进行合理调整;④气道护理:加强对患者的气道湿化干预,保持其气道畅通,定时帮助患者翻身拍背,必要时可以给其进行人工吸痰[3];⑤并发症护理:为防面部压伤或角膜炎,应注意将面罩与患者的鼻梁根部贴合好;为防腹胀,期间减少吞咽动作,以防吸入大量气体;对于不慎发生了腹胀者,则应给予其有效的腹部按摩以缓解症状,必要时还需采取肛管排气、胃肠减压等手段;⑥饮食护理:结合实际情况给患者制定个性化食谱,嘱咐其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还要多饮水以稀释痰液,并避免摄入过多糖分。

1.3 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临床疗效,并比较干预前后的呼吸频率、心率、pH值、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等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来分析统计,计量资料用“±s”表示,并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并行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经干预后神志转清55例(91.67%)。其中4h内神志转清的有7例(11.67%)、24h内神志转清的有44例(73.33%)、48h内神志转清的有4例(6.67%)。

2.2 干预前后的呼吸频率、心率、pH值、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

干预前呼吸频率(3 4.6 2±4.2 3)次/m i n、心率(128.79±11.13)次/min、pH值(7.12±0.23)、二氧化碳分压(117.18±15.43)mmHg、氧分压(47.32±4.56)mmHg;干预后4 8 h 呼吸频率(1 6.2 9±3.3 8)次/m i n、心率(88.58±5.41)次/min、pH值(7.41±0.26)、二氧化碳分压(57.22±9.05)mmHg、氧分压(92.35±10.36)mmHg。干预后均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乃是临床常见病,该病严重危害着患者的生命健康,且还经常合并一系列并发症,肺性脑病就是其中之一。临床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患者,常运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的方法。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的具体方法为:采用多功能无创呼吸机,经患者的口鼻面罩行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呼吸机设置为S/T模式,维持SpO290%~95%,吸气压力15~25 cmH2O,呼气压力4~6cmH2O,目标潮气量8~10 mL/kg,通气时间在20 min内[4]。

为了进一步促进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的效果,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应给予患者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具体来说,也就是通过心理护理、加强规范操作、病情监测护理、气道护理、并发症护理以及饮食护理等手段,来全方位地呵护患者,以充分发挥出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5]。

猜你喜欢
氧分压脑病阻塞性
发育性癫痫性脑病75型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研究综述
MRI,CT检查诊断酒依赖致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效果对比
肺功能检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CT检查与磁共振影像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价值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俯卧位通气在ARDS患者中应用的护理效果观察
基于《TiO2基阻变存储器件性能》的教学实践探索
载人航天器组合体氧分压控制仿真分析
肝硬化并发症:肝性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