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科研经费审计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0-12-09 05:27张艳平
审计与理财 2020年6期
关键词:放管服审计对策建议

张艳平

【摘 要】近年来,我国政府发布了一系列促进科研经费简政放权的政策,简政放权背景下,如何既能充分尊重科研人员财物自主支配权,又能避免违法违纪现象发生是目前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在深入剖析高校科研经费审计中的具体问题后,提出了提升高校科研经费审计质量的对策。

【关键词】审计;高校科研经费;放管服;对策建议

高校科研经费内部审计主要是学校审计处运用审计手段,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学校关于科研经费管理的各项制度对各类科研经费的管理与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本文通过对目前高校科研经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列举和分析,并对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对提高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和审计质量有借鉴意义。

一、高校科研经费审计的重要性

审计是科研经费监督管理中重要的“防火墙”。高校科研经费内部审计,作为防止科研腐败的第一道防线,可以降低科研经费的管理风险与审计风险。审计是国家反腐的利剑和尖兵。搜索网络资源发现,目前高校科研领域管理存在着诸多不规范的地方,暴露了许多违法问题。如利用虚假发票报销科研经费,用科研经费报销个人消费和旅游费、虚造名单发放劳务费、违规将课题结余经费转出、轻信他人违规报销、违规报销差旅费等。多名“高知”涉案,凸显了科研经费管理的积弊,也再次凸显了审计在科研经费监督管理中重要的“防火墙”作用。随着国家对科研工作的日益重视,科研经费的投入数量也逐年增加。因此,如何加强科研经费的审计和管理,既要提高经费使用效率又要避免违法违纪现象发生,成为目前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简政放权背景下,如何既能充分尊重科研人员财物自主支配权,又能避免违法违纪现象发生,通过高校内部审计监督提升科研资金使用绩效,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高校科研经费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内部科研经费审计制度欠缺。

为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教育部、财政部和科技部等科研管理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要求高校健全科研制度,规范科研经费的使用,加强科研经费的监督管理。

表1 目前科研经费管理和审计相关文件汇总

如上表所示这些文件分别对高校、科研院所等研究机构的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工作机制、资金监管和制度建设等方面做了明确规定和说明,对切实规范和加强高校等科研项目承担主体科研经费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网络检索,有些高校已经发布科研经费审计实施办法,但仍存在一些高校制度建设进度慢,没有及时根据政策变化修订完善本单位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当前我国现行《审计法》《国家审计准则》中只是笼统提到要开展绩效审计,但是如何开展、哪些项目应该开展并没有做出明确规定(周山,2019),目前高校制定的科研经费相关制度中对科研经费绩效审计标准不统一,影响科研经费绩效审计。

2.专业科研经費审计人才队伍缺乏。

目前大部分高等院校审计人员数量有限,审计处对学校及所属单位财务收支、经济业务活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实施独立客观的监督、评价和建议的职能。审计处具体职能包括:对学校贯彻落实中省重大政策措施情况进行审计;对学校及所属单位发展规划、战略决策、重大措施、年度业务计划、财务收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经济管理及效益等进行审计;依据组织人事部门的委托,对部门主要负责人经济责任等进行审计;对学校基本建设、维修改造、大宗设备材料采购的招投标及认质认价等事项的审计监督等,可见审计部门的职责范围比较广泛,科研经费审计只是他们的部分工作。所以目前高校很少设置有专职的科研经费审计员,遇到科研经费审计任务都是临时抽调人员进行。而且,每个科研项目又涉及不同的学科内容和研究方法,导致项目经费支出类型不统一,使得审计人员审计时难度较大,存在审计能力素质与科研经费审计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杨舒等,2019)。

3.科研经费新政宣传培训不到位。

目前许多老师反应科研项目报销、外出学术交流等过程中存在报账难,如何花钱已成为一个难题。层层领导签字,每笔账需要至少2次奔波财务处,时间过长的报销“把科研人员逼成了会计”(贺鹏皓等,2019),严重打击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在科研经费报账和审计中,对票据规定变化太快,部分财会审计人员不了解科研工作实际,简单按照预算和相关财务制度规定去“卡”的审计方法不符合科研实践规定。财物部门要尽快完善财物报销制度,并给全校职工开展专题培训,制度政策变化了就要及时传达给老师。国家出台了系列有关科研经费使用的便捷政策,简化了科研经费调剂流程,规定了间接费使用政策等重要内容,但实践中科研人员对科研经费法规政策不了解、不知道的情况屡见不鲜,不了解政策也是导致科研人员报账多跑趟的原因。

4.科研经费缺乏绩效审计。

当前高校对科研项目审计大部分包括:一是科研经费预算与执行情况。对预算批复情况、收支预算执行情况、预算调整情况等进行审计。二是科研经费内部控制情况。对科研项目申报、执行、验收等环节内部控制设计的健全性和执行的有效性等进行审计。三是科研经费管理责任情况。对项目负责人直接责任、院系管理责任、相关职能部门监管责任等进行审计。可以看出主要集中在经费支出真实性、合规性上,而对科研经费使用绩效普遍关注不足,造成科研经费使用绩效缺乏有效监管。

三、提升高校科研经费审计质量的对策

1.配备科研经费财务助理。

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16〕50号)中提出了项目承担单位要建立健全科研财务助理制度。但目前因科研财物助理在选用条件、选聘主体、聘用形式和监督等方面没有统一的规定,大部分高校还没有真正实施科研财物助理制度。科研项目在申报阶段除了对项目研究意义、研究进程、研究方法等进行阐述外,还需要编制项目科研经费总体支出预算和年度预算(周燕等,2019)。因为课题还没有真正开展,科研人员如果缺乏财物方面知识,只能根据自己的研究过程来想象着都有什么支出来做预算。课题申报阶段的预算是非常重要的,决定了后期科研项目开展的进程。如果在预算阶段,科研人员能得到专业财物人员的预算指导,将能避免研究经费开支不符合项目支出预算等问题。当然在项目研究过程中经费报销、课题结项阶段的经费决算等都需要配备合适的科研经费财务助理,既有助于规范科研经费使用,也有助于解放科研人员,实现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提高效率和效益。让科研财务助理帮助老师办理科研经费支付事项,切实使科研一线教师从繁琐的预算、决算、采购、报销事务中解脱出来。

2.健全科研经费审计制度建设,坚持依法审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指出:“深化改革创新,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要着力改革和创新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方式,让经费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服务,而不能让人的创造性活动为经费服务。”制度建设是规范管理的需要,强烈建议目前还没有出台科研经费审计实施办法的高校尽快出台制度。新时代审计工作要深刻理解中央关于科技创新总体部署和具体政策措施,领会精神实质,把握政策意图面对新形势,审计机关要转变思路、简化流程(贺鹏皓,2019)。

3.多部门协调工作,加强与科研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

2019年6月1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明确规定:有关主管部门和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单位要建立健全科研诚信审核、科研伦理审查等有关制度和信息公开、举报投诉、通报曝光等工作机制(贺鹏皓等,2019)。目前作者所在高校的科研部门在课题申报、科研项目获奖申报过程都让作者签署科研诚信承诺书,从源头上即从研究开始就让科研人员“心中有敬畏,自觉讲规矩”,但对严重失信行为的惩戒还需要加强普法宣传与警示教育,健全科研领域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共同营造诚实守信的科技创新环境。

4.采取多样化手段解决报账难。

“报账难”是目前許多高校广大师生员工希望及时解决的问题。建议高校科研处设立科研经费管理科,配备财务专业人员担任,主要职能就是从财务的角度服务于科研工作,主动对接经费管理,服务对象就是科研工作者,他们比财务处报销人员更加熟悉科研经费方面的法规政策,更加了解各类项目的资金管理办法,能更好地帮助、指导、服务老师们合理合规使用科研经费,目前河南中医药大学等高校已经采取此类措施。同时积极推行财务报销网上审批办法,目前许多高校已经采取此制度,通过财务软件,让报销审批告别人与人的见面,不再让老师们多次“奔波”,彻底解决在审批环节的等待和滞留,大大提高报账效率。让广大教师省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参考文献

[1]贺鹏皓,方平.从“羁绊”到“自觉”:国家审计如何治理科研经费腐败[J].现代审计与经济,2019,(6):7-12.

(作者单位:西安财经大学)

猜你喜欢
放管服审计对策建议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浅谈工程结算审计的方法与实践经验
国家发展改革委:多措并举强力推进“放管服”
从国家治理看审计反腐倡廉的作用
推进“放管服”改革释放更多制度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