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数字公民素养的现状研究

2020-12-09 05:43佟欣惠良虹卞少辉昝晓杰陈丹丹
成长 2020年12期
关键词:问卷调查青少年

佟欣 惠良虹 卞少辉 昝晓杰 陈丹丹

摘 要:本研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针对青少年数字公民素养进行了调查。调查内容具体包括数字技能、数字健康、数字权责、数字沟通、数字安全、数字礼仪、数字法律和数字商务八方面。并使用SPSS11.5对所收集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探索当代青少年的数字公民素养现状。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被调查对象的数字公民素养各个维度均值都处于较高水平,说明被调查的青少年群体数字公民素养整体较好。

关键词:青少年 数字公民素养 问卷调查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数字公民这一新兴话题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国际教育技术学会(ISTE)也给出了数字公民的标准。包括:提倡安全、合法、负责任地使用信息和技术;对支持协作、学习和生产力的技术使用展现积极的态度;个体具有终身学习的责任和能力;展示数字公民领导能力[1]。

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其数字公民素养水平将深刻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对此,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一些探索性的调查、分析和研究,从而开发相应的教育策略,引导青少年在网络环境下健康地成长。本研究主要通过调查问卷探索数字公民素养的结构,分析当代青少年的数字公民素养现状。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问题

本研究主要回答以下问题:我国青少年数字公民素养的现状如何?

2.2 研究对象和研究工具

本研究根据Ribble[2]提出的理论框架设计了青少年数字公民素养量表,最终问卷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了解被调查对象的人口统计学信息以及他们的父亲经济收入和受教育情况,同时设置一道题目了解他们的电脑自我效能。第二部分由28道题目构成,分别从数字

素养、数字健康、数字权责、数字沟通、数字安全、数字礼仪、数字法律和数字商务8个维度了解被试的数字公民素养,第三部分采用Teo[3]编制的数字土著调查问卷共包括21道题目,四个维度由于篇幅所限本研究仅报告本调查的部分研究结果。我们于2019年6月底到八月底通过方便样本的方式分别在河北省内一所初中和一所高中发放纸质版调查问卷,问卷通过课上时间发放并回收,共回收有效问卷194份,其中男生93人,占47.9%,女生101人,占52.1%, 高三学生97人,初二学生97人,各占50%。

2.3 数据分析

将全部数据输入SPSS11.5,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了解青少年数字公民素养的现状特征。

3 研究结果

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见表1),整体而言被调查对象的数字公民素养各个维度的均值都处于较高水平,说明被调查的青少年群体数字公民素养整体较好。其中被调查对象的数字安全因子均值最高为6.18,同时该因子的标准差最低为0.91,说明被调查对象整体上具有很强的数字安全意识,他们非常注意在网络使用中保护自己的隐私,更不会轻易点开陌生人发来的文件或者链接,也不会随意在不正规的网站下载文件,这一因子的结果让我们看到了当代青少年极强的数字安全意识,相信这一结果与信息技术课程中教师的教育以及生活中的网络使用经验有着密切的联系,这说明目前我国的数字安全教育是比较成功的。

紧随其后的是被调查对象的数字法律,该因子的均值为6.14,这一分值说明被调查的青少年群体整体具有很强的数字法律意识。他们对于主要的互联网犯罪形式,例如入侵重要部门的电脑盗取数据,互联网诈骗和互联网色情信息传播等具有很强的辨识度和自律性,他们会从事互联网犯罪的可能性很低。这一点也是非常让我们欣慰的,以往新闻报道中经常出现年轻的互联网高手由于法律意识淡薄,受到金钱的诱惑,缺乏必要的法律意识,认为互联网作为虚拟空间很少受到监管,因此通过黑客攻击等手段进行网络犯罪,他们往往有着极高的电脑天分,却将其“聪明才智”用在了错误的地方,最终锒铛入狱,葬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通过媒体报道能够给当代青少年敲响互联网犯罪的警钟,真实的案例和互联网法规的普及能够有效的防止青少年从事网络犯罪活动。

此外,被调查对象的数字商务均值也非常高,达到了5.94,说明被调查对象非常熟悉网络商务活动,例如网络购物,同时他们在从事数字商务的活动过程中也会注意维护自己的良好信用和账户安全。与实体购物相区别的是网络购物更需要买卖双方有较强的信用意识,未来社会中网络的虚拟性会在经济、法律这些涉及人们重要利益的方面变得更加薄弱,取而代之的是线上和线下的链接,因此被调查对象强烈的数字商务意识是他们未来线上、线下协同发展的必要保证。

不仅如此,令我们感到分外欣喜的是,被调查对象的数字礼仪因子的均值也非常高,达到了5.93,这说明他们已经意识到网络世界中彼此礼仪的重要性。近年来网络语言暴力逐渐引起了人民的关注,人们开始意识到由于网络具有更广阔的受众,网络语言暴力和生活中的肢体暴力一样会对人的身心造成巨大的伤害。特别是对于青少年而言,由于青少年时期处于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的阶段,青春期的他们在心理方面经常处于躁动不安的状态,他们对于外界的评价极其敏感,由于心理不够成熟,若受到网络欺凌青少年往往不会自我调适和寻求帮助,而采取极端的方式来面對,因此国内外经常看到青少年由于无法承受网络欺凌而自杀或者发生精神问题的报道。幸运的是我们的被调查对象,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他们能够明辨是非,具有很好的数字礼仪意识。

同时,我们还看到被调查对象的整体数字技能较强,其均值为5.80,他们大多能够便捷的使用各种电子设备,同时具备通过互联网寻找自己需要信息的能力,也擅长下载各种应用程序,让自身的数字生活变得更加便捷。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青少年群体在数字技能方面的接受性和使用能力往往比他们的长辈要优异,作为数字土著的他们已经将网络生活视为其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他们的整体数字技能得分较高。

另一方面,被调查对象的数字健康均值也处于较高的分值,该因子均为为5.72,说明大多数青少年没有网络成瘾的现象,对于电子游戏也能够适可而止,不去沉迷,在使用电子产品的过程中能够适度使用。有少数同学存在过度依赖电子产品的问题,无法自我调节,对于这些青少年而言,需要家长和老师给予更多的关注,一方面耐心劝解使他们减少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另一方面通过体育运动等方式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帮助他们培养更多健康的兴趣爱好,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

此外,被调查对象的数字沟通均值也较高为5.17,这说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喜欢与他们进行网络沟通,擅长通过文字以外的视频、图片,音乐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同时他们不仅仅是网络文化的消费者,更是网络文化的缔造者。他们也都擅长在网上表达自己原创的视频、音频和文字作品,可见网络文化作为当代青少年业余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在他们的生活中起到了显而易见的作用,如何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空间,并积极利用各种数字手段加强对于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的积极引领应该成为各级各类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在我们调查的数字公民八个维度中,数字权责的均值最低,但是该因子的均值也处于较高水平,为5.03。以往研究认为这可能与他们在网络生活中的兴趣点相关[4],也有研究认为他们可能担心自己在网络生活中如果有不恰当的政治言论会给自己带来麻烦[5]。在本研究中,尽管大多数青少年将网络空间视为休闲娱乐的场所,但是通过网络来关注社会问题,参与政治活动仍旧是很多青少年比较乐意接受的方式,今后教育工作者需要更多的投入到通过网络方式引领青少年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对他们进行恰当的政治引导,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4 教育对策

首先,正确引导、规范青少年上网。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为青少年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和娱乐空间,然而“沉迷误学”、“网络信息安全”等问题也相继出现。为避免此类问题,应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合一机制,加强对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并规范青少年健康、安全上网。家长和老师应帮助青少年应树立数字健康意识,不沉迷于电子游戏,适度使用电子产品;同时还要加强数字法律、数字权责、数字安全意识,不实施身份盗用或侵犯他人隐私的行为,并注意保护好个人信息及隐私不受侵犯,促进青少年的网络行为“由他律转为自律”[6]。其次,充分利用大数据优势丰富教学资源。以往研究认为,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我们可以利用大数据对学生进行综合数据分析,了解其基本情况、学习动机、学习需要等,并以此为依据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及针对性的支持服务[7]。最后,教师需要培养青少年数字技能意识,研究发现新媒体素养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8],因此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字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灵活运用在线教学平台和资源,学习国内外优质在线课程,培养其终生学习能力。

5 结论

本研究主要分析了当代青少年的数字公民素养现状。结果显示,被调查的大部分青少年具有较好的数字公民素养,能够正确、安全、健康地使用网络,但少部分青少年存在数字健康意识薄弱问题,有沉溺网络的危险。青少年作为肩负时代未来重担的接班人,其数字公民教育更应该是重中之重。社会、学校、家庭应携手致力于提高青少年数字公民素养,积极采取措施来破解网络文化对青少年造成的负面影响,共同为青少年营造安全、健康的数字空间,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文系2020年度秦皇岛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秦皇岛市青少年数字土著影响机制研究”(课题编号2020-126)的部分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Hollandsworth,R.,Dowdy,L.,&Donovan,J.(2011).DigitalcitizenshipinK-12:Ittakesavillage.TechTrends,55(4),37-47.http://dx.doi.org/10.1007/s11528-011-0510-z

[2] Ribble,M.,Bailey,G.,&Ross,T.(2004).Digitalcitizenship:addressingappropriatetechnologybehavior.Learning&LeadingwithTechnology,32(1),6-9.

[3] Teo,T.Dodigitalnativesdifferbycomputerself-efficacy?Anempiricalstudy[J].InteractiveLearningEnvironments,2015,24(7):1725-1739.

[4] 惠良虹,阴艳.新媒体环境下大學生数字身份研究[J].新闻界,2017(1):96-101.

[5] Kara,N.Understandinguniversitystudentsthoughtsandpracticesaboutdigitalcitizenship:amixedmethodsstudy[J].EducationalTechnology&Society,2018,21(1):172-185.

[6] 惠良虹,张莹,程赟,李晓燕.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数字公民责任实证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9(11):27-32.

[7] 刘宁,惠良虹,张之怡,陈钊.大学生数字公民责任实证调查[J].高教学刊,2018(12):61-62+65.

[8] 惠良虹,程赟,李晓燕.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数字身份对外语学习的影响[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20(2):77-83.

猜你喜欢
问卷调查青少年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偶像崇拜 与青少年成长
幸福感强的青少年更健康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职校学生手机使用状况调查报告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众传播与受众反馈
高校“院任选课” 情况调查及问题解析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
第二单元 做自立自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