粳稻新品种大粮306 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2020-12-13 04:33张瑞华金桂秀李相奎刘丽娟
北方水稻 2020年6期
关键词:主茎晚熟粳稻

张瑞华,金桂秀,李相奎,刘 伟,刘丽娟

(1 临沂市农业科学院,山东 临沂 276012;2 临沂市金秋大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山东 临沂 276000)

1 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

大粮306 是临沂市金秋大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2012 年在圣稻974 中提取早熟变异株, 经系统选育而成。 圣稻974 由山东省水稻研究所选育,亲本组合为圣稻14/圣06134。 圣稻974 于2015 年通过国审,审定名称为圣稻22。

圣稻974 选育过程:2006 年正季以圣稻14 为母本、圣06134 为父本杂交;2006 年冬南繁, 编号为NF006059;2007 年正季种植F2,编号为F20725;选择单株98 个,经条纹叶枯病分子标记辅助选择,28 个单株南繁加代扩繁(N30753-N30780),该品系南繁编号N30760;2008 年正季种植株系号S080974;2008 年南繁编号生2。 2009 年命名为圣稻974 参加山东省水稻中晚熟组区域试验,2010 年续试,2011 年参加山东省水稻生产试验。2012 年参加国家黄淮粳稻区域试验[1]。

圣稻974 品种在山东临沂种植表现生育期偏长。2012年夏, 从圣稻974 展示田中提取早熟单株20 个, 编号DL301~DL320;2013 年单株株系比较,DL306 株系表现比对照圣稻974 早熟4 d, 丰产性好;2014 年进行小区品比试验。 2016 年命名为大粮306, 参加山东省区域试验。2016~2017 年参加山东省水稻品种中晚熟组区域试验,2018 年参加山东省水稻品种中晚熟组生产试验,2019 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鲁审稻20190002。 2018~2019 年参加国家黄淮粳稻组区域试验,2019 年同时参加黄淮粳稻组生产试验,目前已完成国家水稻品种试验程序,正在申请国家品种审定。

2 品种特征特性

2.1 农艺性状

大粮306 属于中晚熟粳稻品种,全生育期159 d,生育期与对照临稻10 号相当。株高95.8 cm,分蘖力中等,主茎16~17 片叶,株型紧凑,茎秆粗硬抗倒,剑叶直立上挺,叶色淡绿。穗长15.9 cm,直立穗,平均总粒数142.8 粒/穗,结实率88.0%。 谷粒椭圆形,颖壳秆黄色,部分籽粒短芒,千粒重25.3 g。 该品种生育后期灌浆速度快,籽粒转色快,落黄好,叶片后期耐冷性强,活秆成熟,不早衰。

2.2 稻米品质

2016~2017 年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杭州)测试,稻谷出糙率84.6%、整精米率72.3%、长宽比1.7、 垩白粒率8.0%、 垩白度0.9%、 胶稠度77.0 mm、直链淀粉含量16.1%。 米质符合二等食用粳稻品种品质规定要求。

2018~2019 年经农业农村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测试,米质主要指标2 a 综合表现:糙米率84.4%、整精米率70.9%、垩白度2.5%、透明度1 级、直链淀粉含量14.9%、胶稠度71 mm、碱消值7.0 级,依据《食用稻品种品质》(NY/T 593—2013)达部标优质二级[2]。

2.3 抗病性

2017 年经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抗病性接种鉴定,抗稻瘟病。 2018~2019 年经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病性接种鉴定,稻瘟病综合指数2 a 分别为2.5 级和3.1 级,穗瘟损失率最高级3 级,中抗稻瘟病。 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条纹叶枯病抗性鉴定,条纹叶枯病5 级[2]。

3 产量表现

2016~2017 年山东省水稻品种中晚熟组区域试验,2 a平均产量677.7 kg/667 m2, 比对照临稻10 号增产6.8%;2018 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39.3 kg/667 m2, 比对照临稻10 号增产10.6%。

2018 年参加国家黄淮粳稻组区域试验, 平均产量624.54 kg/667 m2,比徐稻3 号(CK)增产4.55%,增产点比例100.0%;2019 年续试平均产量689.08 kg/667 m2, 比徐稻3 号(CK)增产6.21%,增产点比例100.0%。 2 a 区试平均产量656.81 kg/667 m2,比徐稻3 号(CK)增产5.41%,增产点比例100.0%。 2019 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04.35 kg/667 m2, 比徐稻3 号 (CK) 增产6.23%, 增产点比例100.0%。2019 年国家水稻品种试验年会审议意见:已完成试验程序[2]。

4 栽培技术要点

4.1 培育壮秧

通过近几年连续观察,大粮306 品种的分蘖具有明显的顶端优势,主茎生长快、生长量大,而分蘖虽然按照叶蘖同伸规律依次发生,但受主茎顶端生长优势抑制,生长量小,成穗时与主茎穗大小差异显著,导致穗层不齐,大小穗明显,影响水稻产量。因此要求其分蘖尽量在秧田发生,移栽后尽量控制分蘖。 栽培上要适期播种,旱育稀播培育带蘖壮秧。

秧田选择要求排灌方便,有机质含量高,土壤疏松肥沃[3]。5 月上旬播种,大田用种一般为40~50 kg/hm2,播种前晒种1~2 d, 再使用25%使百克2 g 兑水10 kg 浸种3~4 d,可有效防治种子带菌、土壤传播的真菌病害及水稻恶苗病、干尖线虫病等。 浸种后捞出控水至种子不粘连状态即可播种。播种灌水后,待田面无水时,用农思它(恶草酮)进行土壤喷雾封闭处理,随后覆膜可保证出苗快、整齐;苗后除草一般在稗草2~3 叶期用氰氟草酯进行茎叶喷雾[3]。 为了降低品种的顶端优势影响,促进分蘖,降低与主茎生长差异, 可在水稻秧苗2 叶1 心时喷施25%多效唑悬浮剂,用药70 g/667 m2,兑水60 kg/667 m2,争取插秧时带蘖2~3个/株。

4.2 合理密植

该品种分蘖力中等,叶片上举,株型紧凑,插秧适宜密度为行距20 cm、株距13~15 cm,穴数30 万穴/hm2左右,3~4 株/穴[4](带蘖2~3 个/株)。

4.3 肥水管理

灌水泡田后水耙之前撒施45%复合肥750.0 kg/hm2作基肥;返青后及时追施尿素75.0 kg/hm2促营养体生长;8 月下旬抽穗后追施尿素37.5 kg/hm2作穗肥;7 月底 (水稻由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时) 追施氯化钾90.0~112.5 kg/hm2。 水浆管理上做到深水保苗,浅水促分蘖生长,够苗晒田[5]。

4.4 预防病虫害

虫害主要为稻纵卷叶螟, 稻纵卷叶螟为迁飞性害虫,迁入蛾高峰期在7 月中旬和8 月下旬,主要危害期在8 月上旬、9 月上旬,宜在7 月30 日前后1~2 d、8 月30 日前后1~2 d 用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1 200 ml/hm2喷雾防治。 病害主要为稻曲病,应在水稻破口前3 d(8 月25 日左右)喷施75%拿敌稳150~225 g/hm2和35%稻曲清750 g/hm2防治,齐穗期再防治1 次。

5 适应区域

该品种适宜在鲁南、鲁西南及沿黄稻区种植利用。

猜你喜欢
主茎晚熟粳稻
不同来源小麦品种主要产量性状的比较分析
金荞麦收集系株型相关性状遗传变异分析
近10 年云南省育成的粳稻品种性状分析
我国双季早粳稻实现“零的突破”
晚熟
晚熟
晚熟
解读粳稻品种南方种植播期
种植密度对烟草主茎中化学成分运输与储存的影响
晚熟脐橙映峡江